金娟 劉怡
(云陽縣人民醫(yī)院 骨科二病區(qū) 重慶 404500)
本次研分95例患者為2組,一組展開早期康復護理,一組未開展,現將研究過程與結果呈現如下。
本次研究納入的對象共有95例,都是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間在我院接受干預的腦血管病老年患者,為便于研究,隨機分組:教育組(49例),一般組(46例),選患者相關疾病都在相關臨床檢查下明確確診,已將機體有其他嚴重疾病合并存在、意識與精神有障礙者排除,客觀性對照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不突出,P>0.05,下文的對照研究可開展。
一般組46例展開常規(guī)護理,如病情觀察、病房環(huán)境護理、體位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指導等。基于此,49例的教育組展開早期康復護理:(1)心理情緒。腦血管病大多發(fā)病有一定緊急性,病情突然發(fā)生,患者會有嚴重的精神與心理壓力產生,使患者出現嚴重的負性心理情緒[2]。對此,需給予患者心理情緒與病情恢復相關性方面的早期康復護理。(2)生活行為。介紹定時翻身、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的重要性,指導、幫助家屬定時對患者進行翻身,一般2小時進行1次[3]。(3)飲食營養(yǎng)。介紹病情恢復中的飲食營養(yǎng)知識與飲食注意事項,依據患者疾病、體質、飲食喜好,指導飲食。(4)康復鍛煉。腦血管病經急性期的搶救后,病情得了緩解,但部分患者會有一些后遺癥出現,如偏癱、失語等,需進行康復鍛煉。對此,詳細介紹康復鍛煉的意義與實施方法,并對相關功能最佳的康復時機進行介紹,使患者積極對康復鍛煉進行配合,指導、幫助患者早期對康復鍛煉進行開展,以促進患者康復。
(1)調查患者疾病知識知曉度,調查表參照文獻自制,主要包括疾病知識、情緒控制、飲食控制、用藥管理幾個的方面,各維度滿分都是100分,得分越高,知識知曉度越高[6]。(2)調查兩組患者對接受干預過程中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自制調查表,共不滿意、尚可、滿意幾個等級,通過尚可率+滿意率對滿意度進行計算。
本次研究數據統(tǒng)計分析應用的軟件是SPSS 21.0,健康知識知曉情況研究以(±s)進行,檢驗以t進行,滿意度的研究以“(n/%)”進行,檢驗以卡方進行,客觀對比相關數據,取P<0.05作為顯著性差異水平。
干預前,兩組各維度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后,兩組各維度評分都有提升,兩組對照,教育組明顯較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對照(±s,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對照(±s,分)
分組 疾病知識 情緒控制 飲食控制 用藥管理教育組(n=49)干預前 67.5±3.1 65.3±2.2 69.8±4.1 68.9±2.7干預后 92.1±3.5 90.6±3.8 93.3±2.1 90.6±3.2一般組(n=46)干預前 67.6±3.2 65.2±2.5 69.7±3.8 69.0±2.9干預后 75.3±2.7 72.3±2.6 75.6±2.8 74.5±2.2
教育組滿意度是98.0%,一般組是80.4%,兩組對比,教育組顯著較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對照[%(n)]
對于腦血管疾病的干預,除了臨床干預外,更重要的是患者及其家屬的自主干預,但目前看來,部分患者及家屬對此類疾病的認知度不夠,加之患者負性心理情緒的影響,導致患者自主護理難以實現,進而使理想的康復效果無法實現[7]。因此,對此類患者實施干預時,臨床上需提升對護理干預的重視程度,而在護理干預中,早期康復護理屬于必不可少的內容[8]。從疾病知識、心理情緒、飲食、康復鍛煉等多個方面對早期康復護理工作進行開展,可使患者對此類疾病的發(fā)生、康復知識有準確認識,積極對各項干預進行配合,并自主進行干預,從而對身體的早期康復進行促進。
本次研究中,接受早期康復護理的教育組干預后各維度健康知識知曉度評分都明顯比未接受早期康復護理的一般組高,且教育組護理滿意度是98.0%,與一般組的80.4%對照明顯較高,P<0.05。綜上,對腦血管病患者實施干預時,臨床上需注重早期康復護理工作的開展,使患者對相關知識的知曉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提升,進而促進患者早期康復。
[1]鄭美玲.護理干預對老年腦血管病患者家庭護理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5):131-132.
[2]王利榮.老年腦血管病人跌倒預防的早期康復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4,24(3):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