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陸軍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超聲科 重慶 400037)
乳腺癌為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對女性的健康威脅極大,患者死亡率極高。有研究指出,乳腺癌發(fā)病,與患者的乳腺密度有關。隨乳腺密度的增加,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顯著提升。本文于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隨機選取34例作為觀察組,觀察了乳腺超聲分型與乳腺密度及乳腺癌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于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隨機選取34例作為觀察組,患者資料如下:年齡(33~64)歲,平均(46.84±3.50)歲。選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良性病變患者34例作為對照組,患者資料如下:年齡(35~60)歲,平均(46.88±3.60)歲。選取同時期來本院健康檢查的健康女性34例作為空白組,樣本資料如下:年齡(29~65)歲,平均(46.70±3.59)歲。
1.2 方法
1.2.1 超聲分型檢查方法
(1)囑患者取仰臥位,兩臂上舉,暴露雙側乳腺及腋窩。(2)使探頭與肋骨垂直,于乳腺部位由外向內掃描。(3)使探頭與肋骨平行,于乳腺部位由下向上掃描。(4)掃描乳腺導管。
1.2.2 乳腺密度檢查方法
(1)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儀診斷,設置線陣探頭及探頭頻率。(2)取全彈性成像模式,將探頭置于右側乳房外上象限距頭15mm處,囑患者屏息,測量SWV值,評估患者的乳腺密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樣本的乳腺超聲分型情況。觀察不同超聲分型者腺體SWV值的對比情況。
1.4 超聲分型依據(jù)
(1)導管型:導管數(shù)量多,管徑粗,管道呈低回聲改變。(2)混合型:導管與纖維組織比例基本一致,組織呈高及低回聲改變。(3)致密型:乳腺實質以纖維組織居多,無導管,或導管細小。(4)不均型:乳腺實質以脂肪居多,可見少量導管及纖維組織。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以(%)表示,計量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0.05代表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樣本的乳腺超聲分型情況,見表1。
表1 三組樣本的乳腺超聲分型情況
結果顯示,乳腺癌患者乳腺超聲分型以致密型居多,占比85.30%。乳腺良性病變乳腺超聲分型以混合型居多,占比52.94%。健康女性乳腺超聲分型,混合型占比67.65%。三組樣本資料對比,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不同超聲分型者腺體SWV值的對比情況,見表2。
表2 不同超聲分型者腺體SWV值的對比情況
乳腺癌患者臨床癥狀以乳房腫塊及乳頭凹陷等為主,病因尚不明確,判斷與雌激素的長期刺激等有關[1]。及時確診并治療,可有效延長患者的壽命。病理檢查為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但屬侵入性操作,對患者帶來的痛苦較大。因此目前,影像學檢查已經成為了乳腺癌診斷的主要方法。
目前,乳腺癌發(fā)病率與乳腺密度間的關系已得到了證實,分析乳腺超聲分型與上述兩種間的相關性,成為了臨床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癌患者乳腺超聲分型以致密型居多,占比85.30%。乳腺良性病變乳腺超聲分型以混合型居多,占比52.94%。健康女性乳腺超聲分型,混合型占比67.65%。三組對比,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致密型為乳腺癌發(fā)病的高危因素。通過對乳腺超聲分型與乳腺密度間的關系的觀察發(fā)現(xiàn),超聲分型為致密型者,SWV最高,為(3.00±0.12)m/s,與其他幾種超聲分型者相比,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WV為乳腺密度的影像學表現(xiàn),代表乳腺腺體的剪切波速度,與機體組織的彈性有關。隨機體組織彈性系數(shù)的增大,SWV值同樣增大,組織硬度明顯提升。硬度較大的組織,通常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乳腺間質纖維化嚴重,腺體密度較高。反之,如SWV值較小,則表明乳腺硬度較低,組織多由脂肪構成,腺體密度低??偨Y可見,SWV值越高,乳腺密度越高。結合本文研究成果可以認為,乳腺超聲分型為致密型者,乳腺密度較高,乳腺癌發(fā)病率同樣較高。表明,乳腺超聲分型與乳腺密度及乳腺癌之間顯著相關。
綜上所述,臨床可將彩色多普勒超聲應用到乳腺癌的診斷及風險評估中,以為女性健康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1]陳熹微,侯新燕,劉璐.不同年齡組乳腺超聲分型與乳腺癌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腫瘤,2016,25(11):910-914.
[2]奚群,侯新燕,崔麗麗.不同乳腺超聲分型導管管徑及腺體厚徑變化趨勢及其發(fā)生乳腺癌的危險性[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5(09):1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