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
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去擺攤賣魚!
最近,一位蘇州賣魚姑娘的視頻在網(wǎng)上走紅,姑娘叫娟子,96年出生,長得特別漂亮,網(wǎng)友說,氣質(zhì)堪比劉亦菲!
這么漂亮的一個姑娘,每天5點起床,和丈夫已經(jīng)一起賣魚兩年多,殺魚嫻熟老練,十幾斤的魚一下子就提起來。
長年累月,她的手傷痕累累,但姑娘說很開心,“一家人在一起,多好呀”!
來看視頻:
大家都說,這個姑娘人長得好看,又樂觀勤勞,他老公娶了她,上輩子一定拯救了全宇宙!
但也有人問:“人長得那么好看,干什么不好,為什么非要跑去賣魚?”
我就說,賣魚怎么了,首先,賣魚也是靠自己,不偷不搶,有什么丟人?
最重要的是,你以為賣魚不賺錢嗎?
賣菜年賺40萬
賣雞日賺過萬
在很多人眼里,菜市場賣菜、街邊擺攤,都是一些又苦又累還不賺錢的生意,實在找不到工作才會做這些。
像這個姑娘,年紀輕輕,人又長得漂亮,干什么不好,非要賣魚?
這些工作,又苦又累是真的,但賺不到錢是假的。你自己去菜市場逛逛,有多少賣菜、賣肉的攤主,一做就是20年,如果不賺錢,他們早轉(zhuǎn)行了,能做這么久?
事實就是,這些“小生意”不僅賺錢,而且能賺大錢!
粉絲300多萬的微博大V@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就說:
“很多盆友是不是對菜市場賣菜有什么誤解?只要不是人流量不夠的新菜場或者周邊有惡性競爭(無證攤販無人管或菜場過密),攤販的實際收入遠超城市普通白領(lǐng)、大學(xué)生。
即便算上早出晚歸的加班,單位時間收入依然不低,無論城市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村。城里一家老小上陣的社區(qū)菜店價格薄利多銷照樣利潤驚人。若適當損失收入,連假期都可以自己說了算。
是故攤販多數(shù)是家族生意,即便孩子讀書特別好轉(zhuǎn)行,也會拉其他親友入行……發(fā)現(xiàn)幾個帥哥美女還只是面上的,買房落戶定居也強過其他基礎(chǔ)工作……
無非是起早貪黑辛苦,工作環(huán)境相對臟亂以及一般人瞧不上(職業(yè)歧視無處不在)……當初下崗風潮中無特殊技能的那一批,夫妻轉(zhuǎn)行賣菜還堅持下來的,普遍比打零工開出租開小店的好過太多……”
這個帖子,現(xiàn)在已有600多轉(zhuǎn)發(fā),600多評論,不少網(wǎng)友都說:沒錯,這是事實!
貝克街姑姑:
哈哈 想起我們大學(xué)邊一個雞蛋灌餅攤位,夫妻倆帶一個女兒三口人輪班,早晨四五點到夜里十二點,一天賣九百多個,總是一臉悲憫的看著我們這些窮學(xué)生和老師。
辛巴醬醬:
和我們工程,審計一樣,都以為是搬磚,其實這行業(yè)你要是知識水平高收入遠超普通白領(lǐng)。
萬能的大熊:
很多白領(lǐng)都覺得勞動人民可憐,辛苦,勞動人民則覺得白領(lǐng)可憐,收入低。。
F_YiRu:
一線城市一些生意好點的快餐小吃店一年幾十萬沒壓力,但是確實很辛苦。
匆匆那些年年年年:
每次看到某某地果蔬滯銷,網(wǎng)上一群白領(lǐng)、學(xué)生可憐農(nóng)民就想笑,人家是老板,你TM沒房沒車去可憐人家?
菲特狗:
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錯覺,比如說覺得乞丐收入比自己低。
那么,我們再看看開頭說的“96年賣魚西施”,賣魚能賺多少錢?
那姑娘是在蘇州,在蘇州不遠的杭州,前幾年曾經(jīng)對市內(nèi)及周邊數(shù)十個菜市場、數(shù)百個攤位的經(jīng)營狀況做過一次調(diào)查。
這些攤位,賣魚賣肉賣菜賣雞的都有,一般是夫妻檔,一家兩個人一個檔口,扣去各項成本,得出的數(shù)據(jù)是,中位數(shù)年凈收入40萬。
蘇州和杭州相距不遠,經(jīng)濟水平也差不多,那賣魚姑娘家的收入,自然可想而知。
@開水族館的生物男也說:“城里的話中等收入,一年人均十多萬起步。鄉(xiāng)鎮(zhèn)一年大幾萬,中產(chǎn)無壓力?!?/p>
所以,有什么好為她不值的?
我也通過關(guān)系,詢問了一個在菜市場擺攤的大叔,不過他不是賣魚,而是賣雞。
他的雞是在農(nóng)村收回來的,每只20元一斤,而他在菜市場賣,每斤賣25元。
一般農(nóng)村的土雞4到5斤,所以他賣一只土雞能賺20來塊,一天能賣50、60只,扣去其他成本,一天就能賺上千元。
如果到了春節(jié)或者其他節(jié)日,一天甚至能賣幾百只雞,一天就能賺上萬元。
賺錢的活很多
問題是你能做嗎?
大家都想賺錢,其實賺錢的活很多,問題是,你愿意去做嗎?
就像那個96年的賣魚姑娘,兩年多來,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下午6點才能收攤。每天不戴手套宰魚,雙手都傷痕累累。
賣雞的大叔,要在不到15平米的攤位待一天,殺雞、拔毛都要自己做,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雞食雞糞的味道很重,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買雞的人都要屏住呼吸遠遠等著。
這樣的生活,你能承受嗎?最重要的是,你能拋下所謂的“面子”,被人說是“市場賣魚的”、“市場賣雞的”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可以,那我再給你多介紹幾種賺錢的生意。
中山“馬幫”日入4000元!一年掙下一套房!
據(jù)《中山日報》報道,廣東中山市活躍著數(shù)十支廣西馬幫,專做山林運輸工作,不少在山上的工程,譬如觀測站、森林工程,都要靠他們運送設(shè)備和建筑材料。
廣西百色人楊勝輝就喂養(yǎng)了7匹馬騾,來中山10年,除了供孩子上學(xué),還花去200萬元,蓋了一棟天地樓(樓下是商鋪,樓上是私人住宅)。
用他的話來說:“除掉成本,一天能賺4000元,干嘛不去呢?”
另一個知情人透露,馬幫夫妻管理七八匹馬,一年賺七八十萬在業(yè)內(nèi)已經(jīng)不是新聞。
不過,這一行雖然賺錢,但是又臟又累,身體確實吃不消。endprint
山林的路都很難走,又窄又陡峭,馬騾們馱著沉重的砂子和水泥,一不小心就會打滑。所以楊勝輝不敢用力抽打馬騾,只能大聲吆喝。
到了半山腰,無論人還是馬都渾身是汗,到了目的地,楊勝輝還要獨自把貨物一一卸下,然后再指揮馬騾下山。
職業(yè)挖藕人月賺兩萬
臨近春節(jié),市場對蓮藕的需求很大,冬季又是采藕的最佳時期,大家想吃上蓮藕,還得拜托“職業(yè)挖藕人”。
這些挖藕人,要在冬天最冷的日子里,每天站在藕塘的冰水里5小時,只為挖出最新鮮的蓮藕。
寒冬挖藕,先要切割藕塘結(jié)起的厚達十多厘米的冰面,然后用水槍沖掉塘底的泥,然后才能挖藕。
蓮藕一般都會埋得很深,挖藕人被冰水和泥巴埋去大半個身子,才觸及到藕莖,然后才能挖出來。
每次下水,挖藕人要戴上一層毛線手套,再套上兩層橡膠手套,最后穿上重達十多公斤的防水服。
即使這樣,下到冰冷刺骨的荷塘里,不久也會被凍透。
挖藕人每挖一斤藕的報酬是6角,基本每人每天可挖出600斤左右,如果力氣大、技巧熟、經(jīng)驗足,一個月收入甚至能達兩萬余元。
只是,大冬天里在站在冰水里5個小時,這樣的辛苦有多少人能承受?
還有之前很火的“煎餅大媽月入3萬”,大媽月入3萬確實不假,只是工作辛苦,每天4點多就要起床,一刻不停地做三四百個煎餅,一年就休息兩三天,還可能被城管趕。
不付出就想賺大錢,可能嗎?
很多人都想賺大錢,但他們口中的賺大錢,不是辛辛苦苦靠勞力打拼,而是“衣著光鮮,名聲響亮,啥都不做就能年賺幾十萬”。
一點不想付出,就想賺大錢,有這個可能嗎?別做夢了,還沒到時間上床睡覺。
即便是現(xiàn)在功成名就的大佬們,也是從艱難困苦中熬過來的。
劉強東:京東面臨倒閉危機,一夜白頭
2008年,京東的第一輪融資用光,正值金融危機,沒誰愿意再注資給一個不知何時才能盈利的企業(yè)。
劉強東急得一夜白頭,額前那一小撮白發(fā)就此留了下來,幸虧當時劉強東咬牙挺了過去,才有今天京東的千億帝國。
任正非: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常常哭醒
“我無力控制,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半夜常??扌选?、“研發(fā)失敗我就跳樓”,這是任正非在華為創(chuàng)業(yè)維艱期決絕說出的話。
2000年到2002年,應(yīng)該是華為和任正非最艱難的時刻:愛將李一男叛逃,母親車禍去世,產(chǎn)品在美國被思科訴訟...
任正非別無他法,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但依然感覺力不從心,后來他得了抑郁癥,還因癌癥做了兩次手術(shù)。
馬斯克:“一邊嚼著玻璃,一邊凝視死亡的深淵”
特斯拉、space X 的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最困難時,曾面臨資金短缺、員工離職、美國次貸危機、全世界與之為敵的四重打擊,以至于他一度精神崩潰。
多年以后,馬斯克把這段經(jīng)歷形容為“一邊嚼著玻璃,一邊凝視死亡的深淵”。
他的女友萊莉則稱,馬斯克當時“看起來就像個行走的僵尸”,好像隨時會突發(fā)心臟病死去。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想賺大錢,請拿出有價值的東西來交換,智慧、人脈、資源,甚至勞力,都可以。
最可笑的,就是一邊得過且過混日子,一邊憤憤不平:“憑什么他們都賺大錢了,我那么窮?”
你那么窮,全都是你自找的,你付出了什么?你努力過嗎?你不窮誰窮?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秘密,聽起來普通,所以很多人才不把它當一回事,直到年華逝去、一事無成才猛然醒悟。
最簡單的道理,也是人生最實在的道理,你想成功,就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和汗水,在狂風中拼搏,在困難面前咬牙堅持。
賺大錢并不難,難的是你不努力、怕吃苦,卻還想賺大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