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國 張仙仙
摘 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從授課教師的基本情況、學生對武術的認知情況、開班的選課人數、選課動機、教學內容、課余時間練習情況、場地器材等方面,對安順學院武術選項課的開設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發(fā)現其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較合理對策,以期為今后武術選項課更好地開展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關鍵詞:公共體育 武術選項課 分析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c)-0-04
為更好地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安順學院結合學校實際,按照《安順學院大學體育課程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安順學院通[2014]46號)總要求,特制定《2015—2016學年2014級非體育類專業(yè)<公共體育>課程選課方案》。開設了籃球、足球、健美操、武術、網球等11門專項體育項目,每學期每選項課為36學時,本文主要針對武術選項課,試圖分析其開展的現狀,探求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對策,從而為安順學院武術選項課更好的開展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安順學院武術選項課的師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安順學院圖書館、中國知網等查閱有關武術課的法規(guī)文件、書籍等文獻資料,了解現在關于地方高校公共體育-武術選項課的開展現狀、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各種教學手段,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支撐。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首先設計制作出調查問卷,并對其效度、信度進行檢驗后,才開始采用親自現場發(fā)放,向2014級選擇公共體育-武術選項課的學生,發(fā)放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5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140份,有效率為93.33%。
1.2.3 訪談法
通過與授課教師的交談和訪問,了解到授課教師的基本情況;學校武術選項課的開展情況及學生的開班情況。
1.2.4 數理統(tǒng)計法
對調查結果和收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授課教師的基本情況
人數的66.67%,其他占33.33%,研究生學歷的老師占總人數的66.67%,本科學歷的老師占33.33%,從老師的職稱和學歷結構上來看對于學生的學習方面,教師的師資力量是足夠的。
2.2 學生對武術的認知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在對武術的認知途徑中占第一比例的還是武打影片,眾所周知,現在是信息時代,任何事物的影響速度都不及網絡,武術也不例外,所以占的比例較大。武術表演占調查總人數的7.86%,武俠小說占調查總人數的15.12%等途徑。從后兩項調查中可以看出武俠小說所占比例是大過武術表演的,這說明學生只是從虛幻的世界了解武術,沒有從現實的世界去尋找和了解,也可以說公益的武術表演較少,以至于對它的認知很少。從中小學生武術課這一項分析,有94.29%的學生都是半路“出家”,根本沒有一點基礎的了解,只有8名學生在中小學有一定的武術基礎和認識??梢娢湫g在我國中小學普及范圍較小。
2.3 武術選項課的相關情況
2.3.1 武術選項課的開班及人數分析
從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學校對武術選項課的老師和學生的安排較為合理,人數都控制在40人以下,這樣的情況下,課堂的紀律和氣氛相對較好,老師的精力也能照顧到每個學生。
2.3.2 學生選課動機
由表5可以得出,在所有選修武術課的學生中,其中由于好奇才選擇這項課的人占到相當大的比例;在不同的選項中覺得對武術有好奇,不知道會有什么高深東西能學到,抱著好奇心就選了;受同學影響占總人數總數的24.29%,作為學生愛搭伙的習慣是肯定的,同學選什么就跟著選什么,特別是一個宿舍的,更能突出這一現象;隨便選和其他占總人數的19.28%;而真正興趣愛好只占總人數的14.29%。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武術運動普及不是很廣泛,沒有從小對武術的愛好,缺乏對武術運動的理解和體會。
2.3.3 授課內容
從表6可以看出,我校武術選項課的授課內容為基本功、五步拳、三路長拳和24式太極拳等套路型拳術。在授課內容中,三路長拳是最受歡迎的,而學生對基本功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總覺得基本功練習枯燥無味,而且感覺沒有多大用處。教師應該從重視武術功的基本理念給學生以引導與講解,武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之以恒地堅持,是一個不斷重復、練習、提高的過程,因此更應加強基本功的練習。強身健體是學習武術的初衷,同時也是開設武術選項課的目的所在。
2.3.4 學生對教學內容滿意度
由表7可以得出,學生中選擇滿意的有83人,占總人數的 59.29%;選擇一般的有36人,占總人數的25.71%;選擇非常滿意的學生有20名,占總人數的14.29%;只有1人選擇不滿意,占總人數的0.71%,因此學生對武術課授課的內容大多在滿意和一般。通過訪談得知,教師在面對學生的時候大多都是按教學計劃進行,授課內容是安排好的,五步拳、長拳、24式太極拳等僅限于拳術的練習,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學習的內容不是自己感興趣的,他們想學一些刀、槍、劍、棍等器械或散打的內容,從而導致他們沒有學習的激情。建議再加入一些器械或散打的內容,這樣可以使這部分學生主動加入其中,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得淋漓盡致。
2.4 學生課余時間練習武術情況
2.4.1 學生課余參與武術練習情況
通過表8可以得出:在調查“是否在課余時間參與武術的練習”上,55%的學生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武術的練習,45%的學生在課余時間則沒有進行武術的練習;在對增加課余練習武術的運動時間的態(tài)度上,只有26.43%希望增加武術練習的運動時間,而有73.57%的學生在這個問題上并不贊同。
2.4.2 學生課余自主練習的頻率分析
從表9中看到,參與每周武術運動的學生還不到總人數的1/3,而且在參與的學生中只有7個同學參與3次以上,只占總數的5.01%,有78.57%的學生課余時間基本上不參與,其中,參與的學生又多只是在1~3次。在與學生的溝通中了解到,主要是時間上不能滿足體育運動的需求,或者就是認為武術只在武術課上了解一下就可以,沒有必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及練習,所以只有在體育課上有時間參與其中。
2.5 學校場地與器材情況
一般來說,武術對教學與練習場地的要求較簡單,一片空地且地面平整不容易讓學生受傷。但對于較為危險的滾翻、騰空等一些動作,必須有安全的場地和保護,因此我校需要一個能給學生安全保障的場地。通過調查得知:武術中的刀、劍、棍等器械在器材室里面很多,主要用于體育專業(yè)的武術課教學,而公共體育武術選項課中不涉及武術器械教學。
3 安順學院公共體育-武術選項課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3.1 學生對武術的認識欠缺及選課的盲目性
從表5中可以看出,選擇武術選項課的學生只是通過電視或者是自己自以為的武術,在選擇這門課之前對于武術的認識過于片面,只看到影片中英雄的絕招,沒有契合實際地想過武術的精髓;在公共課的選擇上顯得很盲目,在對武術沒有真正認識下選擇了這門課,讓學生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被動地接受,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甚至讓學生有些抗拒。這樣下去的情況只有一種——老師沒有教學的激情,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3.2 學生課余時間參與武術運動時間少,積極性不高
武術是考驗一個人自制能力的一項運動,它需要堅持不斷的練習,特別是基本功的鍛煉,要從始至終,扎實的基本功是一個習武者武術素養(yǎng)的根本體現。而從表7中可以看出我校學生在每周課余時間參與武術運動的次數太少,參與的人數也太少,究其原因是武術的影響力不夠,沒有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學生更喜歡籃球;足球等對抗性較大的運動項目。
3.3 學校沒有專業(yè)的武術場地或地毯
雖然學生在學習武術過程中都是對套路的學習,但經過長時間的練習,他能完成好套路的動作,就想學習更高層面的動作,同時還有滾翻、騰空等一些難度動作的練習,這就必然有一定的危險性,那就需要專業(yè)的場地設施,以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證安全,只有消除學生的后顧之憂,他才能更好地去學習,提升武術造詣,還能帶動周圍同學學習武術。
4 對策
4.1 開辦相關的武術講座及選課指導
武術講座上在專業(y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加大學生對于武術的認識,從而對武術有一定的了解,能更好的明白武術真正的含義及精神,選課指導必須在學生選課之前,對于選課盲目的學生,有一定的心理引導,對于即將選擇的選項科目有一定的了解,以至于能選到自己感興趣并會為它認真學習的課程。
4.2 定期舉辦武術比賽或表演,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性
定期舉辦武術交流會,在校、院、班級的武術比賽或表演中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武術的魅力,可以激發(fā)女同學對武術的喜愛,積極參與到有關武術的教學及課余體育活動中來;同時也要加強男同學對武術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武術在校園中的影響力,創(chuàng)造濃厚的武術學習、練習氛圍。
4.3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武術設施場地
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學校室內場館建設的步伐,增建室內武術場地,購買專業(yè)的武術地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同時讓更多的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和現有的場地,多多地參與到武術的練習、鍛煉中來。
參考文獻
[1] 林葉微.大學生武術選項課現狀調查分析[J].宜春學院學報,2012,34(4):139-141.
[2] 朱廣正.傳播學視角下高校公共體育武術教學改革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4,11(1):82-83,118.
[3] 馮霞.高校公共體育課武術教學現狀分析和可行性研究[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6(3):122-124.
[4] 朱利潔.高校公體課武術教學評價之我見[J].搏擊·武術科學,2014(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