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軍 皮 斌 王 艷*
(1河南省駐馬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駐馬店 463000;2河南省正陽縣獸藥飼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河南駐馬店 463600)
近年來,養(yǎng)豬業(yè)的飼養(yǎng)模式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在散養(yǎng)戶逐漸退出市場的同時,出現了飼養(yǎng)母豬出售仔豬和外購仔豬進行育肥兩種模式。這兩種飼養(yǎng)模式有效地阻斷了母豬與育肥豬之間的疾病傳播,降低了豬群的發(fā)病率。因外購仔豬受到運輸、飼養(yǎng)環(huán)境、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應激,可能出現發(fā)病率升高的情況,給育肥豬場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為此,筆者從育肥場的準備、仔豬的挑選、應激預防、飼養(yǎng)管理和免疫等方面詳細介紹一些注意細節(jié),以期將外購仔豬的應激反應降至最低,保證豬場的經濟效益。
針對全進全出的育肥豬場,在外購仔豬的前1周應把豬舍所有可移動設備搬出,徹底清掃、沖洗干凈,空舍使用高錳酸鉀、甲醛熏蒸消毒或2%~3%燒堿水噴灑消毒,然后清水沖洗晾干。這一過程必須做到清洗要徹底、消毒要到位,消毒后空舍3天以上方可進豬。豬舍要保持清潔衛(wèi)生,干燥通風,冬暖夏涼,最適宜溫度為18~26℃,相對濕度為60%~70%[1]。提前準備好飼料、飲水,預防性藥物,如替米考星、阿莫西林、黃芪多糖等。盡量采取全進全出的模式,原則上不要同時飼養(yǎng)不同階段的仔豬,這樣有利于豬場的管理、消毒和防疫。
仔豬的選購要考慮增重的速度、飼料報酬、胴體瘦肉率和適應性(包括抗寒、耐熱、抗應激、抗病性、耐低營養(yǎng)和適應粗纖維飼料的能力)等綜合性能。國內地方品種適應性強、對飼養(yǎng)要求不高、肉質口味上表現優(yōu)異,但生產性能較差;國外品種如杜長大或杜約長等三元仔豬,在生長速度、飼料報酬及胴體瘦肉率等生長性能方面表現優(yōu)異,但對飼養(yǎng)條件的要求相對較嚴格;而國內地方品種與國外品種雜交所產良雜仔豬表現居中。豬場要根據自身飼養(yǎng)條件、所處位置和市場需求的實際情況選購仔豬。選購的仔豬最好從同一個豬場、同一批次仔豬中挑選,禁止從多家豬場及仔豬市場購豬,否則因豬只來源復雜,易造成疫病交叉感染,還可能造成重大疫病暴發(fā)。此外,應了解購買仔豬當地疫病流行情況,詢問豬場的免疫保健程序及仔豬以往的防疫信息,索取有關資料。
應激因素對外購仔豬影響較大,如異常溫度、濕度、高密度、混群、換料、飼喂方式、長途運輸、飼養(yǎng)環(huán)境等的變化。很多仔豬在轉群運輸中處于高度應激狀態(tài),如果對仔豬應激處理不當,可能導致仔豬代謝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最終誘發(fā)疾病。因此在仔豬進場以后,最好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如頭孢類、四環(huán)素類等)、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中草藥及電解多維等,連用5天,以增強豬群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注意豬舍環(huán)境溫度的控制,春季要防賊風、夏季要防暑熱燥濕、秋季要防燥及氣候突變、冬季要防寒保暖及注意通風。
仔豬進豬場后要合理分群,防止高密度飼養(yǎng),飼養(yǎng)員應盡職盡責。在分群方面,在仔豬進場后依仔豬的大小、公母、強弱合理分群,同一群豬要求小豬階段體重差異不宜超過4~5 kg,中豬階段體重差異不宜超過7~10 kg,在豬舍的最后一欄空出,留裝弱殘豬[2]。如果一直飼養(yǎng)到出欄仍在原欄,按每頭豬占0.9 m2的面積計算每欄飼養(yǎng)頭數。在飼喂仔豬方面,剛進場的豬吃到七八成飽為宜,待豬適應新的喂養(yǎng)方式后,再讓其自由采食。每天早、中、晚都要仔細觀察仔豬精神狀態(tài)、呼吸、吃食、糞尿、皮膚等情況,發(fā)現異常豬或者病豬要及時隔離,必要時隔離整圈豬,防止大群感染發(fā)病,并盡快診斷檢測,及時采取相應的緊急控制措施。每日至少清掃2~3次豬圈,保持欄舍內干凈衛(wèi)生。夏天應在上午9點左右沖刷豬舍。仔豬進場后每周可消毒2~3次,消毒時應選擇新型、廣譜、刺激性較小的藥物,如過氧乙酸、聚維酮碘等消毒藥進行帶豬消毒。當仔豬穩(wěn)定后,每周消毒1~2次。
外購豬易發(fā)病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基礎免疫不好。要及時做好疫苗免疫工作,提高疫病防控能力,杜絕疾病隱患,減少發(fā)病誘因[3]。若了解所購仔豬的防疫情況,可根據仔豬曾經的免疫情況,結合本地、本場疾病流行實際情況,制定一個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并及時免疫。若對于購進仔豬的免疫情況不清楚、本地豬病流行情況不了解,所購仔豬怎么免疫、疫苗毒株如何選擇就是一個難題。筆者根據近年當地豬病流行情況及多年對外購仔豬的流行病學調查情況,總結如下:外購豬場必須抓住以豬瘟、口蹄疫、豬偽狂犬病三種疫病為核心的基礎免疫,做扎實,做到位,其他可根據豬場實際情況酌情增減。豬瘟、口蹄疫、豬偽狂犬病的免疫程序可參考表1(免疫的條件是保證豬群穩(wěn)定,最佳的免疫時間是在進場后的第3天,偽狂犬活疫苗可選用Bartha-K61株或HB-98株,口蹄疫疫苗選用O、A多價苗)。
表1 外購仔豬豬瘟、偽狂犬病、口蹄疫的免疫程序(僅供參考)
對于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細菌性疾病,外購育肥場一般不建議免疫,主要是加強飼養(yǎng)管理,使用藥物預防控制。
外購仔豬的驅蟲時間可安排到進場第15天。要選用新型、廣譜、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時驅除豬體內外寄生蟲的驅蟲藥物??稍陲暳现刑砑右辆S菌素、芬苯達唑等驅蟲藥連用1周,間隔7~10天再連用1周,也可使用輝瑞“通滅”(主要成分為多拉菌素)。投藥的同時使用“敵百蟲”或“螨凈”對豬場欄舍、排污溝、器械用具、飼喂及運輸工具進行噴灑消毒,定期做好滅鼠、滅蠅、滅蟑、滅蟲等工作,并將驅蟲后的糞便清掃干凈堆積發(fā)酵,利用生物熱殺死蟲卵和幼蟲。
[1]馬林風,楊家民.預防外購育肥豬發(fā)生疫病的措施 [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1,27(4):91.
[2]徐寧.淺談外購仔豬育肥應注意事項 [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7(8):77.
[3]張曉陽,王秀峰,李志鵬,等.提高斷奶仔豬成活率以及活力的措施[J].中國豬業(yè),2017,12(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