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楊維楨與陸居仁的詩文倡和

        2018-03-08 07:09:28黃仁生
        武陵學刊 2018年2期

        黃仁生

        (復旦大學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在現(xiàn)存文獻中,大多都記載華亭陸居仁(1300?—1387)①與諸暨楊維楨(1296—1370)作為詩書兼擅的同道好友,生前曾相惜互賞,死后又同葬松江干山而被并稱為“高士”,但明末清初松江人吳履震所撰《五茸志逸》卷二卻有一條記載說:

        楊廉夫與陸宅之結(jié)詩社。一日,楊詣陸,陸出揖,坐定,問楊有新篇否?楊曰:“有《美人》一絕?!绷钫b之,云:“清溪水清不可唾,小鳥飛來玉個個。美人倦舞春風前,桃花面皮吹不破?!标憜枺骸案兴鞣?”曰:“有《楊花》一絕:‘風卷楊花上繡鞋……’”陸艴然入內(nèi),出片紙云:“孔子沒二百年而有楊墨,杜少陵沒二百年,為楊墨者乃君者?!彼炫c絕交。[1]

        這段話的核心是說,楊維楨曾在松江與陸居仁結(jié)詩社唱和,但因楊作艷詩,陸遂與之絕交。且不說現(xiàn)存鐵崖詩集中皆未見《美人》《楊花》二絕,即以所引五句詩來看,也談不上有何出格。這種傳說似為抬陸而貶楊,實際效果卻顯出陸氏有點冬烘無趣。實事求是地說,無論就生前的實際表現(xiàn)還是死后的影響而言,楊、陸都是元末明初松江文壇的重要人物,只是由于各自作品傳世的多寡,導致其在當代學界的冷熱懸殊,但從現(xiàn)存楊、陸倡和之作中,仍然可以看出二人當年的交情與思想性格。

        一、現(xiàn)存楊維楨、陸居仁倡和詩文系年

        雖然早在泰定三年(1326)八月,陸居仁就與楊維楨一起在杭州參加過浙江行省的鄉(xiāng)試,并由此而成為了同年舉人;雖然現(xiàn)存陸居仁《題馬遠四皓圖》②《苕之水》③分別與《鐵崖先生古樂府》(編成于至正六年春)中的《紫芝曲》《苕山水歌》題材相同,很可能是有意呼應(yīng)而作;但真正可以確信二人開始以詩文倡和的時間則是至正九年(1349),楊維楨于三月十三日先在蘇州為弟子殷奎(昆山人)作《木齋記》,稍后陸居仁也為之作《木齋說》,且開篇即云:“會稽楊鐵崖號其吳下生殷奎讀書之齋曰木,既志其故,又令生持以求長語于云間陸子?!盵2]可證此前陸氏已有文名,且與楊氏早有交往。稍后不久,楊維楨即應(yīng)松江呂良佐(字輔之)邀請,赴璜溪義塾授學,與陸氏交往唱和的機會大為增加。是年秋,楊、陸還到昆山參加過顧瑛主持的玉山草堂雅集,各題詩一首④,今皆見于《玉山名勝集》卷一。明年七月,呂良佐在松江舉辦應(yīng)奎文會,聘請楊維楨主文評,楊即推薦陸居仁為同評⑤。此次“東南之士以文投者上百余卷,中程者四十卷。蓋楊公蚤登高科,其文脫略腐陋,方追西漢、盛唐之作,而山林學者無不欲收名定價于其門,故視他會為獨盛”[3]。這種格局的形成固然與陸居仁為舉人、楊維楨為進士的出身相關(guān),但實際上是對于陸已執(zhí)本地文壇牛耳、楊已成為東南文人領(lǐng)袖的一種確認。自至正九年三月末至翌年十一月末,是楊維楨第一次寓松時期,凡二十個月,他始終甚受禮遇,尤其是在授學之余,可常與詩友弟子游山玩水,飲酒作樂,賦詩撰文,過得非常愜意。而陸居仁正值創(chuàng)作旺盛期,按理曾有大量詩文問世,其中包括與楊氏的倡和詩文當也不少,然而除了上述兩篇,今皆未見。

        當楊維楨再度出山,在杭州四務(wù)提舉、建德路總管府推官任上蹭蹬數(shù)年,最終獲得江西等處儒學提舉一紙任命,卻因四海兵亂無法履任而棄官后,竟于至正十九年(1359)十月應(yīng)松江同知顧逖的邀請,毅然合家徙淞,在松江府學教授諸生,直至終老,凡一百二十八個月,將近十一年。其間現(xiàn)存與陸居仁的倡和之作稍多,如至正十九年七月八日楊氏尚在錢塘時先為昆山朱珪撰《方寸鐵志》,翌年陸居仁為之作《方寸鐵詩》⑥(朱珪《名跡錄》卷六)。大約在至正二十年(1360)到二十三年(1363),楊氏先作《贈姚子華筆工》七律一首,陸氏隨后步其韻連作七律四首⑦(詳后文)。至正二十四年(1364)二月一日,楊氏先為云間陸蒙撰《友聞錄序》,稍后至立夏日,陸氏也為之撰《友聞錄文》(汪砢玉《珊瑚網(wǎng)》卷九);是年十二月一日,楊氏先為弟子劉易(大名人)作《破窗風雨記》,稍后蘇州畫家王叔明據(jù)其文意繪《破窗風雨圖》,陸氏則作《題王叔明破窗風雨圖》詩⑧。此外,《東維子文集》卷二十九有《十月六日,席上與同座客陸宅之、夏士文及主人呂希尚、希遠聯(lián)句》,《鐵崖先生詩集》己集有《云山圖,為鳳凰山人題。是日偕陸宅之會于德彰千戶水竹居,山人時年八十二》,二事皆應(yīng)發(fā)生在這一時期,陸氏也定有和作,但已不傳于世。又光緒《青浦縣志》卷二十八錄有陸居仁《招鐵笛道人游泖寺》一詩曰:“三吳多勝跡,此地有龍宮。缽貯溫涼水,帆開上下風。雪眉僧欲定,松徑谷相通。未識天隨子,相攜鐵笛翁。滄茫煙樹里,明發(fā)任西東?!辫F崖當有和作,今亦未見。入明以后,陸氏曾先作《華陽巾歌》贈鐵崖,楊氏隨即以《用韻復云松老人華陽巾歌》作答,是為目前可知的二人最后一次唱和(詳后文)。

        細讀上述倡和文字,以“心尚孩”之歌和“華陽巾歌”的唱和最富于活力與深意,試結(jié)合其生平加以剖析,藉以窺見二人情誼深厚和思想默契之一斑,以及在詩歌交流方面曾經(jīng)達到過的境界。

        二、“心尚孩”詩意精神

        所謂“心尚孩”的詩意表達,首見于杜甫《百憂集行》,詩曰:“憶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溟T東?!痹撛娮饔谏显辏鸥r寓成都而年屆半百,憶年少十五時雖體健如牛而猶有童心,與晚年“四壁空”“百憂集”的悲涼境況形成鮮明對比。元至正五年(1345)三月,楊維楨攜妓踏青,有《又湖州作四首》,其二曰:“五十狂夫心尚孩,不容俗物相填豗。興來自控玉蹄馬,醉后不辭金當杯。海燕來時芹葉小,野鶯啼處菜花開。春衫已備紅油蓋,不怕城南小雨催?!贝嗽娨彩悄陮冒氚儆懈卸l(fā),顯然為效杜之作。不過,杜詩是以回憶方式表達“十五心尚孩”,作為少年尚存有孩提時之童心,相隔的歲月并不太久,而鐵崖卻是在休官狀態(tài)度過五十歲的當時而標舉“心尚孩”,且以“狂夫”自詡,實際揭示了其返歸山林后那種曠放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因而與杜甫原詩嘆老嗟貧的情調(diào)大不相同。

        過了十多年后,楊維楨在松江又作《贈姚子華筆工》詩曰:

        虎頭將軍⑨能愛客,水西為架⑩草玄臺。鵝囊送酒五斗大,羯鼓催花頃刻開。書約麻姑憑鶴去,簫吹太乙抱蟾來。道人行年七十近,醉舞顛歌心尚孩。[4]

        此詩雖題為《贈姚子華筆工》,實是有感于松江府同知顧逖為其筑草玄閣于迎仙橋河西?,并且還贈以花酒助興,使其產(chǎn)生了一種如杜甫《得舍弟消息》中“亂后誰歸得,他鄉(xiāng)勝故鄉(xiāng)”一樣的欣喜,年近古稀的鐵笛道人竟然返老還童,異想天開,欲以簫聲招帝星抱月呈祥送福?,以書信邀仙女麻姑駕鶴與會,一同醉舞顛歌于東海之濱。這首詩可以說是鐵崖對其寄居于松江生活的最熱烈的禮贊,所謂年近七十“心尚孩”的心態(tài),與十多年前的“五十狂夫心尚孩”相比,又有了新的內(nèi)涵:時值大亂不死,且在他鄉(xiāng)獲此禮遇,豈能不“醉舞顛歌”?因而隨后依韻賡和的友人或諸生有張經(jīng)、陸居仁、魯淵、呂恒、龔顯忠、沈欽、張宰、林靜、貝闕、陳元善、張程、陳璧、沈雍、張稷、陳善、林世濟、呂恂等17人之眾[5],其中同在松江府學授業(yè)的陸居仁竟然詩興大發(fā),先作《次韻贈鐵崖二首》:

        校書星動天祿閣?,作賦神遇楚陽臺。波濤入筆滄海倒,霹靂嘯火昆侖開。求文巨室持金獻,問字諸生載酒來。矍鑠是翁?誰畫得,心如鐵石貌如孩。

        禽虎將軍勞筑室,焚魚學士懶登臺。盡道蓬萊謫仙出,爛將桃李向人開。高歌夜半鬼神泣,長嘯一天風雨來。雄文任索千金價,高馬還輸十歲孩。[6]

        又作《自述疊前韻二首》:

        年少洋洋過閭里,諸生袞袞登省臺。雕蟲末技筆徒禿,射虎良弓石為開。道在未應(yīng)隨世變,身強不得眩時來。君看塞上翁家馬,造物戲人如小孩。

        能賦《子虛》有司馬,不見邑宰無澹臺?。綠嗔草力隨風偃,丹愛葵心向日開。稻過閑田鴻盡去,芹香舊壘燕還來。丈夫能受孤遺托,唯有公程活趙孩。[6]

        前二首著重刻畫了楊維楨作為進士、辭賦家、詩人、隱士、業(yè)師的形象,“矍鑠是翁”用光武帝贊馬援典,謂鐵崖雖年近古稀而精神健旺,誰能描畫出其心如鐵石卻面容如孩的形神呢?“禽虎將軍”句是以隋將韓禽虎比擬顧逖為筑草玄閣事,“焚魚學士”句是以焚毀魚袋指代鐵崖棄官歸隱,其詩文雖如謫仙人李白一樣泣鬼神、驚風雨,以致千金難索,但饒有意味的是,騎高頭大馬的富人前來求文,卻竟然會輸給十歲的小孩——其精神實質(zhì),與宋濂為楊維楨所撰《墓志銘》中所描述的“賤而賢,禮之如師傅;貴而不肖,雖王公亦蔑視之”是一致的。

        后二首感時述志,“射虎”句用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熬佑冶逼缴浠?,虎騰傷廣”[7]之典,與“諸生袞袞”應(yīng)世撰文徒然寫禿千管筆相對照,意謂身處亂世,“造物戲人如小孩”,正如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不見邑宰”句用澹臺明滅“非公事不見邑宰”之典,與司馬相如獻《子虛賦》受到重用相對照?!罢煞蚰苁芄逻z托,唯有公程活趙孩”二句用公孫杵臼與程嬰受托救趙朔遺孤之典,或具體有所指,今已難詳。但二詩的主旨為“道在未應(yīng)隨世變,身強不得眩時來”“綠嗔草力隨風偃,丹愛葵心向日開”,意謂作為士子,身處亂世,本應(yīng)“葵心向日”,守住正道的底線,不為時勢所眩目,不像弱草“隨風偃”,不必急功近利“隨世變”。這種處世態(tài)度,正是后來明人稱其為“高士”的基本前提。

        作為七律這種詩歌體式,楊維楨為首唱,且僅作一首,自然可以自由揮灑,寫出新意,但隨后步其原韻而和者,除了受到用韻的限制,更要避免意象與主旨的重復,往往很難超過原唱,更何況陸居仁是連作四首呢?不過,他的四首和作在構(gòu)思時是有意做了區(qū)分的。前二首是從鐵崖的角度著筆,意脈清晰而形象生動,但第一首的“求文巨室持金獻”,與第二首的“雄文任索千金價”,就明顯重復。后二首從自己的角度著筆,既感世又述志,亦自成境界,但在主旨表達上,第三首的“道在未應(yīng)隨世變,身強不得眩時來”,與第四首的“綠嗔草力隨風偃,丹愛葵心向日開”,也比較接近。此外,就原唱的“心尚孩”詩意精神而言,陸氏四首和作中,除第一首“心如鐵石貌如孩”有所呼應(yīng)以外,其他三首僅是押“孩”字韻而已。

        三、“華陽巾歌”的互賞共鳴

        《華陽巾歌》為陸居仁首唱,楊維楨隨即以《用韻復云松老人華陽巾歌》作答,二詩皆見于明正德嘉靖間刻本《東維子文集》(楊詩編入卷三十,陸詩以附錄編入卷三十一,陸詩后還收有徐章《次華陽巾歌》一首),乍看陸、楊唱和的詩題,讀者一般會作為詠物詩來審視,但二詩皆由冠服而及著冠服之人,實際兼具感時諷世之義。

        陸氏詩題下有小序:“鐵崖老仙冠華陽巾,制作奇古,喜而為之歌?!痹娫唬?/p>

        鐵崖頭骨如鐵堅,高冠不肯著進賢。華陽新巾制作古,倒垂一幅披兩肩,醉來箕踞松下眠。白眼不受天子宣,自稱臣是詩中仙。掉頭乘風頂忽露,墊角?得兩人爭傳。有時錦袍淋墨涴鶴氅,冷看兜鍪帶血污貂蟬。賦歸來占叢竹下,索笑長岸梅花邊??窀钃艄?jié)自有鐵如意,何須白羽指使三軍前?老夫緇撮?上戴天,與爾老仙相周旋。[8]

        所謂“華陽巾”,是指道士或隱士佩戴的一種帽子,相傳最初為陶弘景所制[9],后世也有所改變;而“進賢”則是一種官帽,有品級之分。楊維楨新制的華陽巾,從陸詩看,有兩個墊角,再結(jié)合徐章《次華陽巾歌》中“烏紗新制華陽傳,七客?聯(lián)翩冠似蟬”二句來看,則是用黑紗制成,冠薄似蟬翼,因此,遭遇風吹會忽然露出頭頂。陸詩開篇就稱“鐵崖頭骨如鐵堅”,表層的理由是不肯戴官帽而受束縛,而深層的實質(zhì)是“白眼不受天子宣,自稱臣是詩中仙”,此二句雖是化用了杜甫《飲中八仙歌》描寫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文字,且與鐵崖至正初休官時所作《大人詞》中“天子不能子,王公不能儔”的思想一脈相承,但如聯(lián)系楊維楨曾應(yīng)明太祖之召而參與纂修禮樂書,所纂敘例略定,即乞骸骨回松江之事,所謂“白眼不受天子宣”,應(yīng)是不受新朝的天子宣,也即此詩可能為入明后所作?!坝袝r”二句互文見義,皆由冠服宕開寫人世爭斗,意謂即使有時著錦袍(用彩色絲線織成)的權(quán)貴潑墨弄臟了隱士的鶴氅(用鳥羽制成的外套,又稱羽衣),戴兜鍪(頭盔)的武將濺血污染了朝中侍臣的貂蟬冠,也不妨冷眼相看。后文所謂“賦歸來占叢竹下,索笑長岸梅花邊??窀钃艄?jié)自有鐵如意”,正是詩中老仙隱居松江時自由與快樂生活的寫照,何須以“白羽指使三軍前”的所謂功業(yè)來衡量詩仙呢?最后作者表示,我愿戴著緇布帽陪伴你在詩的自由王國里徜徉到老。

        陸居仁帶著這首詩去鐵崖寓所看望同年老友,楊維楨為其發(fā)自肺腑的肯定、贊賞與聲援而被深深地打動與感染,立即用原韻賦詩一首回贈。詩曰:

        君不見獬豸不識字,高柱削鐵堅,白簡孰辨賢不賢。又不見鵕義鳥偏尚武,高屋壓虎肩,五兵不理長酣眠。鐵崖老狂者,強項如董宣?。小巾制子夏?,正要江東傳。人間緋紫?揎,已蛻風中蟬,脫巾漉酒東籬邊?。吳淞老褐來賀我,倒冠共醉春風前。我歌此歌君拍手,東壺西閬開洞天,洞天之鶴為我雙回旋。[10]

        全詩可分為三個層次:前二長句(六短句)為第一層。鑒于原唱除正面描寫華陽巾外,還涉及進賢冠、兜鍪、貂蟬觀、緇布冠,以及錦袍、鶴氅等服飾,楊維楨的和詩不能不繼續(xù)詠冠巾,卻又不能落窠臼,就像面對面飲酒聊天一樣,他開篇就用“君不見”“又不見”作領(lǐng)詞,而一連舉出陸詩中未及的幾種冠巾:獬豸冠(又名柱后惠文冠)、鵕義鳥冠、高屋冠,既順接原唱話題往下說,又另辟蹊徑注入新內(nèi)容。其中“獬豸”是一個包含多重內(nèi)涵的意象,尤為鐵崖所喜愛,他的《神羊賦》《柱后惠文冠賦》都是鋪寫“獬豸”的內(nèi)容與意義?!渡裱蛸x》題下有小序:“按《異物志》:東北之荒,有獸名獬豸,狀如羊而一角。性至忠,見人斗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古以任法吏比之。”所謂“神羊”,就是指“獬豸”。相傳最初為楚王捕獲于云夢澤,制為冠,“秦滅楚,獲其君冠,賜御史,以纟麗為展筒,鐵為柱卷,執(zhí)法者服之”[11],謂之“法冠”,亦名“獬豸冠”。后世因之,又稱為“柱后惠文冠”。而首句中所謂“獬豸不識字”,則是用唐人侯思止典故?;接下兩短句中所謂“高柱”“白簡”,則分別指“獬豸冠”上的鐵柱(以象豸角之形)與彈劾官員的奏章。全句意謂,你難道沒有看見嗎?唐代有位戴獬豸冠的侍御史侯思止本來不識字,怎能辨別奏章彈劾的官員誰賢誰奸呢?但他憑借頭上所戴那根堅可削鐵的豸角(高柱)觸擊,就能整肅奸臣與貪官!第二長句中的“鵕義鳥”也是一種神鳥,似鳳,或稱錦雞,羽毛艷麗,飛光竟天,長嘴利距而善斗,戰(zhàn)國時曾以其羽毛飾為武士冠,至漢惠帝時郎官與侍中等佞幸亦“皆冠鵕義鳥”[12],所謂“偏尚武”,實寓有譏諷;“高屋帽”又稱“高頂帽”“白紗高屋帽”,為南朝天子與權(quán)貴之首服,“虎肩”本指周文王,這里借指南朝天子與權(quán)貴柔軟的肩膀;“五兵”指五種兵器,車之五兵為戈、殳、戟、酋矛、夷矛,步兵之五兵為矛、戟、弓、劍、戈。全句意謂,你難道沒有看見嗎?那些號稱尚武而冠鵕義鳥的佞幸與戴高帽的君臣,在干戈四起之際,還在酣眠未醒呢!“鐵崖老狂者”以下三長句(七短句)為第二層,是從不同角度自述心志及其制作華陽新巾的意圖。首先如談心一般對老友自稱,我本是一個像東漢董宣一樣強項的狂人;接著引西漢杜欽(字子夏)制小冠事,而謂其正與我制華陽新巾一樣,要讓它在江東流傳;然后說明原因,因天下擾攘,那些衣緋著紫的高官都在揎拳爭斗,我已像風中蛻蟬一樣完全解脫了,更何況我的華陽新巾也可以像陶淵明那樣摘下來漉酒呢?最后二長句(五短句)為第三層,直接描寫與老友相見而飲酒唱詩的情境與愿望。陸居仁終生未仕,因號云松野褐,或作吳東野褐,此時年事已高,還攜詩來訪,鐵崖感其盛情,而尊稱為“老褐”,且以飲酒與歌詩相待;下句“倒冠共醉春風前”,既緊承前句“脫巾漉酒”而寫飲酒,又進一步寫冠而點題。不過,這里不是“脫冠”,而是“倒冠”,極寫在春風吹拂下,一對老友歡歌共醉,竟把頭上的帽子都弄得顛倒了。又“我歌此歌君拍手”之句,本可放在“倒冠共醉”之前,但作者將其置后,除了押韻的需要以外,更是為了引出“東壺西閬開洞天,洞天之鶴為我雙回旋”兩句以收束全詩。所謂“東壺西閬”,指仙道圣境蓬萊、閬苑;“洞天”指位于句容的茅山華陽洞天,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稱;“洞天之鶴”又稱“茅山鶴”,早有盛名。以這種境界作結(jié),既是對于陸氏原唱的回應(yīng),卻因富于想象而更具有浪漫色彩,這與鐵笛道人的思維、鐵雅詩體的風格是一致的。

        上述陸、楊的這兩首唱和之作,無疑都應(yīng)歸入楊維楨所倡導的古樂府之列,二詩緊扣“華陽巾”以及相關(guān)的冠服而展開詠嘆,從構(gòu)思到措辭都精心對待,各具特色。我們不妨將同時徐章所和《次華陽巾歌》抄錄于下作為參照,或許有助于認識陸、楊二詩之不易。徐章是鐵崖門生,其詩曰:

        鐵史文章金石堅,鐵史賢書草圣賢。談遷父子未可稱,筆削枋頭直筆當齊肩。草玄亭上枕書眠,不貴世間玉堂供奉之皇宣。世人識不識,盡呼鐵笛仙。烏紗新制華陽傳,七客聯(lián)翩冠似蟬?;驍y妓東山下,或駕大舫西湖邊。百年三萬六千日,日日玉山醉倒春風前。不知鶴書在青天,黃麻一道昨夜天東旋。[8]

        除了用韻同陸、楊二詩,以及“烏紗新制華陽傳,七客聯(lián)翩冠似蟬”二句寫到“華陽巾”以外,嚴格地說,此詩不能題為“華陽巾歌”,而是對乃師晚年隱居生活的歌唱。陸、楊二詩的妙處與難處,就在于全詩始終都圍繞“華陽巾”以及與“華陽巾”相關(guān)的冠服來構(gòu)思和行文,而重點卻都是在詠嘆著冠服之人,并且也包括陸、楊本人在內(nèi)。徐詩則全為歌頌?zāi)藥熤o,基本上沒有涉及自我。古代雖也有詩作詠嘆過“華陽巾”,但陸居仁以古樂府體針對楊維楨制作的華陽新巾而撰《華陽巾歌》為首唱,堪稱對于楊維楨晚年生活、思想、精神揭示得最為深刻的作品之一,加之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意脈連貫,氣勢恢弘,一韻到底,語句流暢而有力度,不僅在以“華陽巾”為題材的歷代詩作中別具一格,而且是其現(xiàn)在所見詩歌中優(yōu)秀作品之一。楊維楨的和作稱得上是煞費苦心,雖然因用典稍多而不易把握詩人寄托的深意,卻因采用與朋友對談的方式行文,且善于想象而思維跳躍,意脈收放自如,既具有現(xiàn)實針對性,又富于浪漫色彩,其主體意識與奇詭境界,則更勝一籌,以和作而論,可謂旗鼓相當,在現(xiàn)存的一千多首鐵崖詩歌中,亦屬于優(yōu)秀作品之一。

        余 論

        在元末明初的東南一帶,楊維楨以倡導古樂府體為旗幟而崛起于詩壇,并且形成了頗具規(guī)模的鐵雅詩派[13]與頗有聲勢的古樂府運動[14],但他在至正初年休官期間與晚年隱居松江時期,為了教學與授徒,曾創(chuàng)作了一些近體詩,尤其是七律以學杜甫、李商隱而取法乎上,也頗有影響。上述楊、陸唱和之作,正好典型地體現(xiàn)了當時松江詩壇寫作的現(xiàn)狀,以鐵崖為首唱的一首《草玄閣》(即《贈姚子華筆工》)七律,竟有17人步原韻作和詩,且書寫成卷而傳于后世,陸居仁作為本地詩人,連和四首,也體現(xiàn)了他執(zhí)松江詩壇牛耳的地位以及對于楊維楨的聲援。由陸居仁首唱的“華陽巾歌”,尚存于世者僅有楊維楨、徐章的和作各一首,原因在于以七律體式參與唱和快捷而易成,而像“華陽巾歌”這樣的古樂府體,既受到用韻與題材的雙重限制,規(guī)模也大于律詩,以之作和詩是頗有難度的,徐章的和作顯然與陸、楊二詩不是一個檔次,但他作為鐵門弟子,敢于嘗試參與賡和,是有積極意義的,這也反過來證明他們以長短句式的古樂府體進行唱和難能可貴。陸居仁首唱“華陽巾歌”,且在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表現(xiàn)上達到相當高度,楊維楨如此重視并精心撰寫和詩作答,緊密呼應(yīng)原唱而又有所出新。這兩首各具特色的“華陽巾歌”,既成為以唱和方式書寫這一題材的雙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證明陸居仁在元末古樂府運動中與松江詩壇上曾發(fā)揮積極作用,只是因為其作品大多散佚,今人已無法衡量其實際貢獻。

        最后還有必要附帶提一下,天臺賴良曾輯錄吳越詩人的作品兩千余首,編成《大雅集》一書,楊維楨于至正二十一年為之刪定為八卷(存150余人的388首詩),并評點作序,其中錄有陸居仁詩作四首,即卷一收《楚人弓》《國馬足》兩首,皆為古樂府體,且有鐵崖評語,卷三收《古意二首》,皆為五律,無評語。茲僅錄前二首如下:

        楚人弓,懸兩石,五十萬矢陷強敵。絳人弓,箭三只,長歌入關(guān)成偉績,多箭不如少箭力。制敵若在弓矢間,鳴條牧野高如山。(《楚人弓》)

        國馬足,吉行五十轡如沃。天馬足,一日千里更神速。國馬天閑飽芻粟,太行鹽車天馬哭。(《國馬足》)[15]

        第一首詠史,分別以李陵軍“一日五十萬矢皆盡”[16]而敗于匈奴與絳州人薛仁貴“三箭定天山”[17]相對照,發(fā)制敵不在箭多少之感嘆,故鐵雅評曰:“史斷入詩,箴警多矣。”第二首借寫國馬(官馬)與天馬(千里馬)的不同遭遇,而抒發(fā)用人不公之憤慨,故鐵雅評曰:“自托可悲,句短而意無窮?!彪m然楊維楨未作和詩,其評點也惜墨如金,但都深中肯綮。

        注釋:

        ①關(guān)于陸居仁的生卒年,參見拙文《陸居仁卒年考》,載《武陵學刊》2012年第5期。

        ②《石渠寶笈》卷十四“宋馬遠四皓圖一卷”條下,依次有楊維禎題云:“商山巍巍,上有紫芝采芝可療饑,何獨西山薇?西伯養(yǎng)老去古遠,而獨夫殺士吾將疇依?卯金之子海內(nèi)威,羅絡(luò)齮龁將奚為?平生不識下邳兒,肯隨漢邸同兒戲?甪里綺里無人知。抱遺老人會稽楊維禎在云間草玄閣書?!保üP者按:此詩見于

        《鐵崖先生古樂府》卷一,題作《紫芝曲》)又陸居仁題云:“清風漢羽翼,橫截四海垠。茹芝不食祿,千載高其人。展圖見龐眉,一笑忘主賓。邈矣藍田山,凄兮松水濱。逶迤商山谷,云深不知垠。中有采芝叟,名高種桃人。一出正漢綱,天子不得賓。卻笑洗耳翁,空老箕之濱。漢宮人作彘,雉雊驪山垠。誰能滅此禍,云是藍田人。義應(yīng)璧帛招,計出帷幄賓。展卷三太息,清風起江濱。秦徭猛于虎,避地猶有垠。今徭徧山澤,靡有遺孑人。世無魯仲連,東海誰吾賓?去去尋狎鷗,同住滄浪濱。云間陸居仁。”不過,楊鐮《全元詩》據(jù)《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所錄陸居仁詩題為《題宋馬遠四皓圖奉次仲弘翰林韻,共四首》,即將上錄陸詩分為四首,每首八句。

        ③《苕之水》詩卷藏故宮博物院,詩曰:“苕溪之水天目來,月華倒浸瓊瑤臺。士龍云孫住溪穴,生禽玉兔出明月。玉兔秋毫勁如鐵,昆侖嶰竹昆刀截。束毫管竹齊且堅,脫穎不數(shù)毛錐铦。來供云窗才一執(zhí),逸興橫生風雨意。波濤洶涌滄海立,驅(qū)毫入波飲玄湆。山澤龍蛇曾敢蟄,飛走云煙鬼神泣??贫肪脧U篆籀構(gòu),撥橙隔匾何盤紆。躍龍臥虎便且舒,鐘王草圣人爭趣。眵瞳晚年方著書,心畫每愛鶴骨癯。良林遒健鐵不如,眾材翕茸來墨豬。遂良擇材人未識,妙趣難施渾綿力。琉璃象管徒爾飾,到手胡能供一擲。苕東此藝比屋攻,幾人如俊稱良工。補天須奪造化功,何時可入明光功。麒麟涓涓瀉寒淥,目光隱見流鴝鵒。洴藤澼繭三百幅,一拂春膏凈于玉。辭宏氣壯意神速,頃刻珠璣千萬斛。浩然文思河東傾,傭書恥作細若蠅。會縛虎須作椽筆,一畫天地咸清寧。傅巖更肖旁求形,岐山鼓文燕然銘。浯溪磨崖書頌聲,殷周漢唐相中興。此時名遂功業(yè)就,貢爾中書封管城。”末署“歲在重光大淵獻冬日至后十有二日,云松老人在城東寄軒書”。所謂“重光大淵獻”即辛亥,是為洪武四年。

        ④楊維禎詩曰:“愛汝玉山草堂好,草堂最好是西枝。浣花杜陵錦官里,載酒山簡高陽池。花間燕語春長在,竹里清尊晚更移。無奈道人狂太甚,時攜紅袖寫烏絲?!标懢尤试娫唬骸巴谌肼宸Q三俊,累世留吳尚幾家。谷水千秋書有種,昆山一片玉無瑕。內(nèi)臺應(yīng)笑金釵筍,羽灶當攜石鼎茶?!?/p>

        ⑤呂良佐《應(yīng)奎文會自敘》曰:“良佐草澤人也,生文明時,竊慕鄉(xiāng)舉里選之盛,輒于大比之隙,創(chuàng)立應(yīng)奎文會。邑大夫唐公世英、張公彥英明勸于上,移以公牒,聘海內(nèi)如名士主文評者會稽楊公廉夫,公又舉同評者云間陸公宅之?!?/p>

        ⑥陸居仁《方寸鐵詩》曰:“袖里昆吾一寸鐵,江南碑碣萬家文。玉符金印云臺將,大篆煩君為勒名?!?/p>

        ⑦孫小力《楊維禎年譜》認為顧逖為楊氏筑草玄閣在至正二十年春,而《石渠寶笈》卷二十八所錄張樞和詩署為“癸卯清眀后五日”,陸居仁和詩四首排在張樞和作之后,當也為同時所書。由此可知,從楊氏首倡到陸氏賡和,其創(chuàng)作與書寫的時間應(yīng)在至正二十年春到二十三年夏之間。

        ⑧陸詩曰:“環(huán)堵篝燈夜寂寥,欺人風雨更蕭蕭。詩成驚落雞窗筆,夢破須來馬鬛瓢。萬里浪開看異日,連床屋漏耿今宵。丈夫莫袖為霖手,欲沃人間九土焦。”

        ⑨“虎頭將軍”本指東晉顧愷之(一謂其小字虎頭,一謂其曾任虎頭將軍),此借指松江同知顧逖。

        ⑩“架”,清印溪草堂抄本《東維子集》作“筑”。

        ?此詩見于《鐵崖先生詩集》甲集,題為《贈姚子華筆工》,清初印溪草堂抄本《東維子集》錄有此詩,篇尾有注首次提出懷疑:“此詩與題未合?!苯癫椤妒汅拧肪矶恕霸嗽娞粌浴睏l曰:“素箋本,行楷書《和楊維楨〈草玄閣〉詩》,俱七言律,凡二十一幅。第一幅款署張經(jīng),第二幅款識云:‘癸卯清眀后五日書,巢生張樞再拜?!谌钤疲骸畷采鷱垬性侔萆?。’第四幅、第五幅俱陸居仁,前二首署‘右贈鐵厓’,后二首署‘右自述’,款云:‘巢松翁陸居仁?!笨芍獥罹S禎原唱詩題應(yīng)為《草玄閣》,后抄錄以贈筆工姚子華,故亦題《贈姚子華筆工》,其詩內(nèi)容實與筆工姚子華無關(guān)。

        ?“太乙”指帝星,又名孛;“蟾”指月亮,又名太陰。詩中所謂“太乙抱蟾”乃星象家術(shù)語,屬吉祥送福之象。據(jù)《星命溯源》卷五曰:“太乙抱蟾,常人見孛與月同行,便謂之太乙抱蟾,非也。須是上弦及望前、既望,下弦在未上見之,及生于戌、亥、子、丑,夜生者方合此格?!?/p>

        ?“天祿閣”為漢宮中藏書閣名,楊雄曾校書于此,此指楊維禎曾入京應(yīng)試,進士及第。

        ?《后漢書·馬援傳》:“(建武)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尚擊武陵五溪蠻夷,深入軍沒。援因復請行,時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許之。援自請曰:‘臣尚能被甲上馬,帝令試之。’援據(jù)鞍顧盼,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

        ?《論語·雍也第六》:“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敝祆渥⒃唬骸拔涑牵斚乱?。澹臺,姓;滅明,名;字子羽。徑,路之小而捷者。公事,如飲射讀法之類。不由徑,則動必以正,而無見小欲速之意??芍枪虏灰娨卦?,則其有以自守,而無枉己徇人之私可見矣。”

        ?“墊角”這里指“墊角巾”,又稱“墊巾”“林宗巾”。典出《后漢書·郭太傳》:“郭太,字林宗,……身長八尺,容貌魁偉,褒衣博帶,周游郡國,嘗于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其見慕皆如此?;騿柸昴戏朵柙唬骸肿诤稳缛?’滂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p>

        ?“緇撮”即緇布帽。

        ?所謂“七客”,詳見楊維禎《七客者志》,收入明弘治刻本《鐵崖文集》卷一。

        ?據(jù)《后漢書·董宣傳》記載,董宣“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shù)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殺之。宣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墼唬骸窝??’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棰,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因敕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栗,京師號為臥虎。歌之曰:‘枹鼔不鳴董少平?!诳h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詔遣使者臨視,唯見布被覆尸,妻子對哭。有大麥數(shù)斛,敝車一乘。帝傷之曰:‘董宣廉潔,死乃知之?!?/p>

        ?“小巾制子夏”,指西漢杜欽(字子夏)制小冠,高廣才二寸,有“小冠杜子夏”之稱,事見《漢書》卷六十。

        ?“緋紫”,本指級別較高的官服,這里指衣緋著紫之高官。

        ?《南史·陶潛傳》:“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shè)。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湔媛嗜绱???⒑驖?,逢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著之。”

        ?朱勝非《紺珠集》卷三 :“武后時,侍御史侯思止本賣餅人,以羅告授五品官,乞作御史。后曰:‘卿不識字。’思止曰:‘獬豸不識字,但能為國觸奸人而已?!髳偅焓谥??!?/p>

        參考文獻:

        [1]四庫未收書輯刊:子部第10輯第12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2]殷奎.強齋集:卷十[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2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9.

        [3]呂良佐.應(yīng)奎文會自敘[M]//明正德松江府志:卷十三.

        [4]楊維楨.鐵崖先生詩集[M].甲集.

        [5]張照,梁詩正.石渠寶笈:卷二十八[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24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9.

        [6]姚弘緒.松風余韻:卷三[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37冊.濟南:齊魯書社,2001.

        [7]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 [M].北京:中華書局,1959:2871-2872.

        [8]楊維楨.東維子文集[M].明正德嘉靖間刻本,卷三十一.

        [10]楊維楨.東維子文集[M].明正德嘉靖間刻本,卷三十.

        [11]杜佑.通典:卷五十七[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03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9.

        [12]司馬遷.史記:佞幸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59:3191.

        [13]黃仁生.論鐵雅詩派的形成[J].文學遺產(chǎn),1998(5):75-82.

        [14]黃仁生.試論元末古樂府運動 [J].文學評論,2002(6):148-159.

        [15]賴良.大雅集:卷一[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9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9.

        [16]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十一[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04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9.

        [17]劉煦,等.舊唐書:薛仁貴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2781.

        国产成人精品蜜芽视频|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人妖| 视频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如狼似虎富婆找强壮黑人| 亚洲无码一二专区| 国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h|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av|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 波多野结衣aⅴ在线| 少妇av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av一卡二卡日韩av|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果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麻豆精品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久久伊人精品只有这里有|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日本无吗一区二区视频|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 91视频爱爱| 亚洲av成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熟女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 国产精品黑丝美腿美臀|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色婷婷综合激情| 饥渴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人与人性恔配视频免费|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av五月天一区二区| 欧美另类高清zo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