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墨
之前還念叨著三年長,三年短,三年過不完。轉(zhuǎn)眼我已經(jīng)中學畢業(yè)半年。
濱蘭在我眼中是一位小巧精致、婀娜多姿的女子。不只因為校名中的“蘭”字,更因為她把本身不大的校園打理得很充實。初春的花瓣不知不覺掉落,初秋的茉莉又傳來陣陣芬芳。春天有體育節(jié)、美食節(jié),秋天有運動節(jié),冬天有迎新晚會、冬至餐。每周三我們四處去上選修課,每層樓的圖書隨意借閱……
在班里我是個鳳尾,摸底考三門,沒有一門超過八十,最差的只有半百。到了濱蘭,有了排名,有了晚自習,有了晚讀,有了熄燈后不能再說話的寢室,一切都是新的。
我會為了成績下滑,排名降低而苦惱。我會為了在晚自習結(jié)束后能多學一會兒而開心。我會先放下手中的籃球,擠出半小時復習。也許她是個仙女,讓我變得愛學習,讓一個吊兒郎當?shù)男∨肿訙p下二十斤肉。
日子一天天過著,學習在不斷地輪回,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燈,又一天悄然而逝。在濱蘭卻不至于如此乏味,因為幾乎每個周末外地的學生都會被學校領(lǐng)著去杭城各處游玩,更別說春游秋游,節(jié)日慶典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冬至了。
忘不了杭州的冬天對一個溫州孩子來說有多冷。十二月的濱蘭,總能在眉梢結(jié)一層薄霜?;▋褐x了,鳥兒不叫了,校園寂靜了許多,卻并不冷清。因為十二月有雙節(jié):冬至和圣誕。起初還不知道冬至有怎樣的習俗,原本以為二十三號只是個尋常的夜晚。食堂里卻盛滿了各色佳肴,大家吃累了,就開始玩真心話大冒險,玩猜拳。晚自習下課也會提早,回到寢室一陣喧鬧,便安然入睡。
再過上一兩天就是平安夜,圣誕文藝匯演、平安果、圣誕樹。全班人聚在一起吃水果,聽音樂。
送走節(jié)日的歡樂當然不得不經(jīng)歷學校的“本業(yè)”—考試。濱蘭的考試也毫不馬虎,年級錯開,學籍錯開,我們在中考前還去江南實驗進行模擬考。
這一切都那么真切,那么美好。
但我回不去。
以前總抱怨學校小,原來她很大,她充實著我們的四季,我們的花季、雨季。她很大,她充實了我們一半的青春。
以前覺得三年很長,現(xiàn)在三年過完了,那三年回不去了,遠在千里之外,那里已物是人非。
杭州的冬天很冷,人心卻很暖。濱蘭的一草一木雖然不再像從前那般真實,但我仍然記得早跑時努力驅(qū)散困倦的吼聲,早讀的瑯瑯書聲,灰色的坐椅,淡黃的桌板,散發(fā)著木香的教室,還有回不去的畢業(yè)典禮。
【主持人語】
一墨的文章以回憶開啟,以回憶結(jié)尾,回憶性極強的意向讓文章戀戀不舍的氛圍更加濃厚了,首尾呼應(yīng)的寫法也使得文章前后照應(yīng),同時又使文章主題回環(huán)復沓,感染力極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