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通化 134000)
腹股溝疝在臨床發(fā)病率相對較高,是指因為腹壁肌肉強度出現衰退導致腹內壓力明顯提升而引發(fā)的系列臨床癥狀,在老年人群體中腹股溝疝患者也占據一定比例,該群體的腹壁肌肉強度相對較弱,且身體機能以及感覺衰退,發(fā)現明顯癥狀時需要盡快采取外科手術治療,確保能夠對病情有所控制以免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降低老年人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1]。本院近年用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效果令人滿意?,F報道如下。
選本院普外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年齡在65歲以上腹股溝疝患者98例為分析資料,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齡66-84歲,平均(73.4±6.5)歲;病程 3 個月至 5年,平均(2.3±0.6)年。入組標準:均經臨床癥狀體征檢查、超聲探查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符合腹外疝的臨床診斷標準;入選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有心臟疾病者;惡性腫瘤者;不積極配合治療者?;颊呷朐簳r間為準將其以各組49例分為傳統(tǒng)組與腹腔鏡組,患者組間上述相關數據在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后提示無明顯差異,可做對比(P>0.05)。
1.2.1 常規(guī)組
采取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協助患者取平臥位,在腹股溝處做一斜切口,長度約為6cm,逐層剝離皮膚及皮下組織,直至腹外斜肌腱膜,解剖腹股溝管,高位游離疝囊,剪短疝囊遠端,隨后將其回納入腹腔,在疝環(huán)內置入充填物,固定,避免疝囊拖出;于腹股溝管后壁位置入補片,固定縫合,最后術后常規(guī)消毒后,縫合切口。
1.2.2 腹腔鏡組
采取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患者選仰臥姿勢,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完成麻醉后對腹股溝進行消毒,完成術前準備工作后在腹股溝位置做一個斜切口,對皮下組織分離,切開腹直肌并用手指分離,在患者肚臍下方大約2cm位置做一切口并完成氣腹針穿刺操作,置入腹腔鏡套管并在腹腔鏡輔助下游離疝囊,將疝歸位,在套管下將補片放置在恥骨肌孔并確保完整覆蓋,拔出套管后解除氣腹,固定補片,置入引流管后縫合切口[2]。
對傳統(tǒng)開放無張力疝修補術和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以下指標進行記錄和對比: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術后疼痛時間、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
術后對患者進行平均1個月時間隨訪并記錄期間出現手術相關并發(fā)癥情況:尿潴留、切口感染、血腫。
研究涉及數據均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且予以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且予以t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腹腔鏡組各項手術相關指標各數據均與常規(guī)組有差異,更具優(yōu)越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請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數據分析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數據分析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肛門排氣時間(h) 疼痛持續(xù)時間(d) 住院費用(元) 住院時間(d)常規(guī)組 49 49.87±1.42 31.87±2.68 2.69±0.84 6535.28±342.81 7.18±1.25腹腔鏡組 49 40.19±0.63 24.26±1.21 1.32±0.43 4281.24±165.25 4.21±0.53
術后隨訪期間腹腔鏡組發(fā)生手術相關并發(fā)癥概率與常規(guī)組有差異,相對更低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請見表2。
表2 兩種手術治療方式術后并發(fā)癥情況分析[n(%)]
腹外疝以腹股溝疝最為多見。目前臨床對本病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傳統(tǒng)疝修補術是通過對疝囊進行高位游離處理,對腹股溝管壁進行修復,隨后對腹橫肌、腹內斜肌縫合,可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3]。但該手術對患者機體可能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對較高,術后恢復緩慢,這對于年齡偏高或者機體功能較弱的群體而言應用存在較大的局限性[4]。
從本文相關數據可知相對于傳統(tǒng)開放性疝修補術治療,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手術時間相對較短,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有效縮短,這對于術后康復有積極意義,平均住院時間更短,而此環(huán)境下住院所需費用也更少,對患者生理和經濟負擔緩解均有重要意義。在腹腔鏡直視下,對腹股溝三角及內環(huán)進行處理,因其手術視野清晰,并不會受患者腹壁肥厚或肥胖體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手術能順利進行[5]。
綜上所述,對老年腹股溝疝患者制定外科治療方案時,選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各項指標均更為優(yōu)秀且術后安全性高。
[1] 楊棟,吳曉明,劉豐,等.腹股溝疝腹腔鏡下修補術與無張力修補術應用于老年患者的綜合療效研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6,16(18):3492-3495.
[2] 秦宏興,劉慶文,吳愛華.開放式無張力修補術和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補片植入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優(yōu)劣差異[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5,9(17):127-129.
[3] 朱松,侯克柱,劉偉,等.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使用免釘合3D補片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6,21(2):102-104.
[4] 畢曉晨,周偉.開放與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2015,36(3):797-798.
[5] 廖小卒,程周,凌泉,等.腹橫肌平面阻滯對老年患者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術后鎮(zhèn)痛效果的影響[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 ,2015,36(8):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