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紫娟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403)
線是視覺藝術形象最基本的造型要素,在一切造型藝術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瓷器的線型是指正立面上的輪廓線。家具的線型除了造型的輪廓線外,還有家具部件所體現(xiàn)的線,它既是線,又是形。宋瓷的美學特征屬于典雅含蓄,強調(diào)自然的韻律,所以造型多為曲線。在家具設計中,而以線條為主的造型是則明式家具優(yōu)美形體的靈魂。兩種不同種類的工藝美術,在造型上卻一致尋求線的巧妙運用,這不僅在于線是造型設計的基本要素,更體現(xiàn)了這兩個時代背后的造物思想的相似性。
宋代是我國陶瓷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宋瓷以其簡約淡雅的美學特征著稱于世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其輪廓線條流暢,造型端莊,法度嚴謹,做工精細,優(yōu)美的形象體現(xiàn)著宋人典雅樸素的氣質(zhì)風度。宋瓷不管是整體造型還是細部處理多采用方圓結合,方中欲圓,圓中又有方。
明初期思想領域為了標榜漢族文化的正統(tǒng)性,采取棄元復古。對待藝術態(tài)度同樣希望區(qū)別與元代風格,宋代作為與其最近的一個朝代,其工藝美術的審美情趣與造物思想成了明代借鑒的對象。明式家具最顯著的特征是造型簡潔質(zhì)樸,線條流暢挺拔,結構堅固穩(wěn)定。在造型中多采用曲線與直線的對比與變化,柔中帶剛,虛實結合。
圖1 定窯白釉刻花荷蓮紋梅瓶
器物的造型不僅決定其基本的形態(tài)、功能,還是形成作品風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更是其形式美的先決條件。瓷器的造型主要是由器壁線型的改變來完成的。宋瓷的造型整體上是方圓結合,在造型上也追求一種恢復古質(zhì)的傾向,追求典雅清逸之美。局部輪廓線流暢,多采用長曲線,則器物整體呈現(xiàn)出俊美修長的美。如梅瓶的造型,采用曲中有直的線條使形體趨于秀麗。如(圖1)中的梅瓶上部采用長曲線,猶如一婀娜多姿的少女,而腹部以下則逐漸直線化,將重心穩(wěn)住。有些造型以直線為主,但多以短直線,同時在細部用曲線加以弱化整體的硬朗感。使得器形方中寓圓形成端莊而又嫵媚之態(tài)。如宋汝窯天青釉弦紋樽(圖2)釉色青翠,造型挺拔莊重,其輪廓線在垂直線的基礎上又添加了幾組曲線打破其單調(diào)的垂直線。
圖2 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圖3 黃花梨插肩榫翹頭案
圖4 黃花梨螭紋圈椅
在家具造型設計中,只用一種線條組合,對比較弱,常常會顯得單調(diào)乏味。只用直線組成會使人感到生硬呆板,而僅用曲線組成又會使人感到軟弱無力。明式家具的曲直線搭配得當,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從而獲得既變化又統(tǒng)一的完美藝術效果。如圖3中的案面,直線條雖占據(jù)視覺的主體,但在細節(jié)之處又加了一些曲線打破單調(diào),增加了層次感,使得整體造型穩(wěn)重不失靈動。在椅類家具中靠背,扶手和搭腦部分會采用曲線形,一方面與腿部與案面的直線形成方圓對比,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符合人體的弧度,滿足使用的舒適度(如圖4)。
家具與瓷器造型在線型上有很多相通之處,如瓷器肩口的處理與家具的束腰。在瓷器造型中為了避免口部過大,降低口部的變形率,常常采用收口。明式家具中束腰的作用與瓷器收口有相同的效果。在兩者的造型中多用一種線條來占據(jù)視覺中心,同時點綴其他不同性質(zhì)的線條打破單調(diào),增加層次,做到方圓結合。
圖5 耀州窯印花
陶瓷的裝飾手法有多種,彩繪,釉料裝飾,坯體裝飾,綜合裝飾等。宋瓷的裝飾除素面外更多的是采用劃刻剔減類和模具印紋類,因此線在器物裝飾中的使用比較廣。圖(5、6)中刻花、劃花、印花都是用相對較細的線完成,從而使裝飾獨立呈現(xiàn),同時能夠與整體造型統(tǒng)一、做到不喧賓奪主。
家具中的裝飾除了一般意義上的畫面裝飾,如椅背上的面部鑲嵌。還包括部件裝飾,如裝飾線腳、花紋、牙板等。明式家具中的線腳和雕刻是其裝飾的主要方式如圖(7、8)。明式家具線腳裝飾是在繼承了傳統(tǒng)建筑線腳裝飾手法的同時,在家具的各部件上利用線和面的變化更加細致地裝飾,但對家具的結構、承重等不產(chǎn)生任何影響,用剛柔相繼的線腳來豐富家具形態(tài)。明式家具中的雕刻裝飾,雖然相對而言比較少,但卻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
圖6 定窯白釉刻劃花瓣紋溫碗
圖7 紫檀書案
圖8 黃花梨云頭紋方桌
通過對宋代瓷器與明式家具整體風格的探究,以及線在造型與裝飾的運用比較與分析,得出其設計美學的共通性。探究原因是其造物思想的相似以及文化的傳承。作為現(xiàn)代計師我們在設計產(chǎn)品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外在,更要體現(xiàn)文化的傳承。
[1] 楊永善.陶瓷造型藝術[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三聯(lián)出版社,2008
[3] 劉意.宋代陶瓷造型藝術中“線”[J].大眾文藝,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