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1】爸爸感到我在發(fā)抖,大聲說:“快!把手插進我的衣兜,抱緊我!”
【診治】“感到……”屬于心理描寫。在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文章里,只能描寫“我”的心理,而對方的心理不宜直接描寫??梢詫Ψ降纳駪B(tài)、動作等方面的描寫來間接地表現(xiàn),也可以通過“我”的猜測、判斷來反映,一般要用上“大概”“可能”“肯定”“一定”等詞語。
【康復語句1】爸爸似乎感到我在發(fā)抖,大聲說:“快!把手插進我的衣兜,抱緊我!”
【病例2】聽到這話,我羞得小臉蛋“唰”地紅了,幸虧是晚上沒被發(fā)現(xiàn)。
【診治】在一般情況下,人是很難看到自己的臉變紅的,更不用說是在晚上了?!拔摇钡故悄芨杏X到自己的臉在發(fā)熱發(fā)燒。如果說“我”的臉紅了,那也一定是猜測出來的。
【康復語句2】聽到這話,我羞得小臉蛋“唰”地熱了上來,一定是紅了,幸虧是晚上沒被發(fā)現(xiàn)。
【病例3】田野里,吐絮的棉花雪白雪白的,像團團的棉花糖。
【診治】有一種糖,形狀、顏色等像棉花,就叫棉花糖。但是,不能說棉花像棉花糖,這種“循環(huán)比喻”不符合生活常理,違背了說話準則。
【康復語句3】田野里,吐絮的棉花雪白雪白的,像團團白云。
【病例4】……老虎更加憤怒了!縱身跳上了樹,想把猴子拽下來!見狀,猴子敏捷地跳到地上,飛快地跑哇跑,跑哇跑,看到了一個窄小的山洞口,猴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費力地擠到了山洞里,老虎追上來了,也想鉆到山洞里抓住猴子,可是想盡了辦法,就是進不去,看看洞里的猴子,只好干瞪眼。
【診治】有一則傳說故事,說的是老虎拜貓為師學本領,學到了很多本領,后來卻忘恩負義,想吃掉它的師傅,而那只貓在緊急關頭敏捷地爬上了樹,那只老虎只好干瞪眼。原來,上樹的技能,貓師傅還沒來得及教給老虎呢。
上面這個病例,就是對老虎的生活習性不夠了解造成的。通過實際觀察,可以直接獲得這方面的知識;通過讀書、聽故事等方式,也可以間接獲得這方面的知識。
【康復語句4】……老虎更加憤怒了!想把縱身跳上了樹的猴子拽下來,卻無能為力!只見猴子敏捷地從這棵樹上跳到那棵樹上,老虎實在沒辦法抓住猴子,只能干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