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琴
摘要:“氣韻生動”這一詞是南北朝時期齊朝的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所提出的,并將其作為《古畫品錄》的最高標準,由此可見,氣韻生動的重要性。氣韻生動是指繪畫的內在神氣和韻味,以此賦予繪畫作品生命的活力。氣韻生動是繪畫“六法”的靈魂所在,繪畫六法主要包括: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筆者主要針對氣韻生動的內涵以及油畫“氣韻”中的“生”與“動”進行了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油畫? ?“氣韻”? ?“生”? ?“動”
中圖分類號:J213?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24-0042-03
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氣韻生動具有著美學的觀念,與油畫之間具有著同工異曲之處,并且對油畫的創(chuàng)作具有著美學理論指導的重要作用,能夠促使油畫更加具有民族性。在繪畫藝術中,油畫是一種獨立的門類,無論是在西方美術藝術中,還是在東方美術藝術都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對于中國的油畫來說,其源自于西方,在起初的學習中,僅僅是對油畫的繪畫技巧和材料進行了研究與學習,隨著油畫藝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油畫藝術也更加注重作品的氣韻和意境。因此,針對油畫“氣韻”的“生”與“動”進行探討十分有必要。
一、“氣韻生動”的內涵
“氣韻生動”僅從字面的角度來看,其包含了“氣韻”和“生動”兩個部分,可以被看作是油畫整體所呈現(xiàn)的最終效果。如果將其逐字拆分開來進行理解,那么就是“氣”“韻”“生”“動”四個方面,每一個字都代表著油畫效果的一個重要構成元素,通過各個元素的巧妙運用,最終油畫呈現(xiàn)的效果一定具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和藝術性。中國畫與寫意油畫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于繪畫的材質。目前,“氣韻生動”在寫意油畫中的外延得到了明確的擴充,“氣韻生動”能夠將油畫作品內在的生命韻律充分的呈現(xiàn)出來。在我國,寫意油畫是傳統(tǒng)文化不斷發(fā)展的具有民族性特點的油畫,發(fā)展至今,它已經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西方畫種,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渲染下,已經逐漸的具有了民族性的個性化?!皻忭嵣鷦印痹谥袊嬌暇褪峭ㄟ^繪畫將所描繪的對象人格化,包括人物、花鳥、山水等,以此充分的呈現(xiàn)出油畫作品具有靈動性的情感和富有生命力的意境。
二、油畫“氣韻”的“生”
油畫中的筆觸就是指畫筆接觸到畫面時所形成的線條、色彩以及圖像。法國一名著名畫家曾說“自然形態(tài)之中當然是不存在筆觸這東西的”,由此可見,在自然形態(tài)下是不會產生筆觸的。筆觸是通過人類的主觀意識與行動而產生的,油畫“氣韻”的“生”也是油畫筆觸的“生”,將畫家的個人藝術修養(yǎng)以及自身對社會的情緒與美學目的和美學意識相互融合。在印象派出現(xiàn)之前,油畫的筆觸均是以隱形的形式存在的,這是由于油畫當時所處的社會形態(tài)所決定的。在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中,油畫都是以對客觀事物的具體形描繪為重要基礎,較為關注油畫所描繪實物的形而壓抑個人的思想情感,畫家都有意識的將自身的情感在油畫中含蓄起來,因此,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下的油畫筆觸就是隱形的。隨著油畫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價值關注點以及油畫的重心都從以往的形體上轉移到了情感的渲染上來,油畫成為了人們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對于筆觸來說,不同的筆觸所呈現(xiàn)的情感有所不同,筆觸具有著一定的生命力,這就是之所以其為“氣韻”中“生”的原因。畫家的繪畫創(chuàng)作激情和欲望經過筆觸的處理與加工將畫家的情緒展現(xiàn)在油畫上,并以此與欣賞者之間進行有效的傳遞,由此可見,筆觸是畫家與欣賞者之間情感傳達的有效途徑。例如:在《打完道德星期天》中,運用了點彩的繪畫方法,呈現(xiàn)出了當時社會形態(tài)下望門貴族在閑暇時間的輕松愉悅的生活氛圍,而著名畫家梵高通過較為急促并變化多端的筆觸呈現(xiàn)出了一種具有較高亢奮情緒的精神世界,正是因為梵高繪畫的筆觸包含激情,賦予了油畫作品“氣韻”的“生”從而使得其繪畫的作品具有著強大的感染力。對于杰克遜·波洛克的形式滴色畫來說,其筆觸極具個性化,并且富有即興感。突破了常規(guī),具有偶然性的色彩流淌使得整個油畫作品的“氣韻”的“生”具有著不可復制性,在欣賞該畫家的作品時,很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
三、油畫“氣韻”的“動”
油畫“氣韻”的“動”是相對于靜來說,又可以稱之為油畫意境的“動”,不可以將油畫的呈現(xiàn)停留在具象上,應該注重油畫意境富有靈動性。中國近代杰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先生曾說: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境界,詩的境界,就叫做意境。對于油畫作品來說,其所呈現(xiàn)出的空間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為客觀存在的實物,也就是切實存在于真實空間里的實物;另一方面則是通過繪畫者獨特的繪畫思維,將構圖、色彩相互碰撞,或者是通過點線面繪畫元素的組合,觀賞者在觀賞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情感因素以及藝術修養(yǎng)的加工而構建的一個虛化的空間,這個空間也就是所謂的意境。觀賞者在觀賞時可能會將油畫中的真實事物的存在所淡化,通過自身的想象力和對油畫意境的幻想,流連于油畫的虛化空間里,這也正是油畫“氣韻”中“動”的價值呈現(xiàn)。同時,這一空間也是繪畫者與觀賞者之間在意識形態(tài)下的一種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的空間,強化了油畫作品“氣韻”的“動”,并擴大了油畫作品的空間容量。
在“氣韻生動”的“動”中,我國古代畫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再加上古代畫家自身的美學觀點已經將意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例如:《匡廬圖》《溪山行旅圖》,畫家通過對山水的生動描繪,很容易將觀賞者帶入到畫中,將繪畫作品中的山水賦予了人格化的特點,畫家將自身對山水的情感融于繪畫中,而觀賞者通過觀賞充分的體會繪畫作品的意境,感知到畫家所要表達的情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以此喚起觀賞者對自身生活中的真實經歷或者激發(fā)觀賞者的想象,促使其猶如在繪畫作品的環(huán)境之中。
在近代中國,中國美術學院的首任院長林風眠先生的油畫創(chuàng)作中,其將自身主觀的對民族的情感融于了繪畫中。在林風眠先生的油畫作品中既包含了我國傳統(tǒng)的美學元素,又包含了林風眠先生的個人觀點。在他的《松林暮色》作品中,采用了我國傳統(tǒng)的寫意的筆法描繪了遠處的山與樹木,通過遠處山的質感表現(xiàn)以及樹木的具體化給觀賞者帶來了一個充滿無限遐想的超長藝術空間。在這種空間中呈現(xiàn)了畫家的深情以及對山水的觸動,促使整個繪畫作品的畫面更加具有靈動性,令人尋味,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受。這一作品也給我國的油畫帶來了更加獨特的文化元素。
進入新時代,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以民族文化為重要切入點對藝術展開了探究,在他的作品中既講究油畫色彩的韻律,同時也講究油畫意境的靈動性。在他的作品《魯迅故鄉(xiāng)》中,運用了較多的黑色來呈現(xiàn)江南水鄉(xiāng)的黑色瓦片,運用富有生命力的淡綠色來呈現(xiàn)“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藝術效果與情懷。除此之外,吳冠中先生認為,對于沒有畫面意境存在的筆墨,其是不具有任何價值的,也就是“筆墨等于零”的觀點。在我國傳統(tǒng)的筆墨繪畫技法上應該對其進行批判式的繼承,以此促使其創(chuàng)新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氣韻生動”是從我國傳統(tǒng)美學觀點上進行抽取而得來的?!皻忭嵣鷦印本褪侵咐L畫作品畫面中的所有事物的形態(tài),都需要達到一個鮮活并具有靈動性的程度。在謝赫提出的繪畫“六法”中,“氣韻生動”是其中的靈活,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畫繪畫中所遵循的繪畫技法。油畫“氣韻”的“生”與“動”,促使中國的油畫以民族文化為切入點,呈現(xiàn)出具有我國民族特點的個性化油畫,以此推動油畫在我國個性的發(fā)展,并在發(fā)展中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陳琦.試論閆平的油畫藝術風格與演變[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王靜.牡丹亭下女兒香閆平·劉曼文談話錄[J].東方藝術,2006,(19).
[3]亨利·貝禮耶.閆平:柔情的繪畫[J].藝術界,2004,(05).
[4]陳欽權.論色彩的音樂性表現(xiàn)——色與音的同構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4,(01).
[5]胡林輝.由“氣韻生動”解讀當代中國風景油畫中的山水精神[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0,10(02):73-76.
[6]李俊佑.由氣韻生動研究當代中國風景油畫中的山水精神[J].美術教育研究,2015,(23).
[7]劉棟.寫實油畫中“氣韻生動”的視覺美感[J].大眾文藝,2011,(14):50.
[8]徐強.氣與質——論中國具象油畫發(fā)展中的寫意性精神[D].廈門:廈門大學,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