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順
(西山煤電有限責任公司 屯蘭選煤廠,山西 古交030206)
中國是世界產煤和用煤大國,高硫煤大量使用所帶來的嚴重環(huán)境危害問題已引起極大關注。同時,硫分高也是制約煤炭潔凈高效轉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別是煉焦煤,硫分高會影響其在配煤煉焦時的摻混比例,甚至導致其降級作為動力煤來利用,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價值[1]。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煤中的硫分,特別是降低稀缺煉焦煤種的硫分,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開發(fā)先進的煤炭脫硫技術已成為我國潔凈煤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于合理利用煤炭資源意義重大[2]。
浮選法是煤炭燃前脫硫的主要方法之一[3]。李少章等[4]基于煤和黃鐵礦浮選速率常數(shù)的差異,分析了藥劑制度、浮選工藝條件和抑制劑等對浮選脫硫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浮選藥劑在提高煤可浮性的同時,往往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黃鐵礦的可浮性,使浮選脫硫的難度加大;在攪拌強度適中的條件下,適當縮短刮泡的時間可以獲得較好的脫硫效果??滴臐傻萚5]研究了超聲波對煤泥浮選的影響,結果表明:超聲波對煤粒有破碎、解離、清洗作用,可改變煤泥表面性質,使煤泥的可浮性增強;同時,超聲波也改變了礦漿的性質,進而提高了煤泥浮選脫硫效果[6]。
煤中硫可分為無機硫和有機硫。在一般情況下,有機硫(So,d)嵌布在煤的內部結構中難以脫除,而無機硫中硫酸鹽硫(Ss,d)含量較少,大多為黃鐵礦硫(Sp,d)[7]。煤系黃鐵礦與煤的可浮性相近,因此導致浮選脫硫選擇性較低。在浮選過程中,對黃鐵礦進行有效抑制是浮選脫硫必不可少的一步。此外,對煤樣進行預處理,使黃鐵礦與有機質充分解離,也是浮選脫硫的關鍵[8]。
為了探索高硫煤的脫硫降灰途徑,試驗以富縣高硫煤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了浮選脫硫降灰研究。
首先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陜西富縣高硫煤制取原煤樣和浮煤樣(<1.4 g/cm3),并對其進行化驗與分析,以為后續(xù)浮選試驗研究提供依據(jù)。
兩煤樣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富縣浮煤的碳元素含量為71.679%,氫元素含量為5.648%,氧元素含量為11.027%。由此判定該煤屬于中等變質程度的煙煤,理論可浮性較好[9]。
表1 富縣煤元素分析結果
根據(jù)GB/T397—2009《煉焦用煤技術條件》判定,富縣原煤中磷含量(0.355%)明顯偏高;浮煤中磷含量為0.026%,已達到前述國標中磷含量二級指標(0.01%~0.05%)的要求。原煤的磷含量顯著大于浮煤的磷含量,說明富縣煤中的磷主要以無機磷形式存在,經過重選或浮選可以較好地脫除。
對兩種煤樣中硫的存在形態(tài)進行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富縣煤中硫存在形態(tài)分析結果
由表2可知:原煤干燥基全硫(St,d)含量為3.169%,屬于高硫煤;浮煤干燥基全硫(St,d)含量為1.928%,根據(jù)GB/T15224.2─2010《煤炭質量分級標準》,如將之用作動力煤使用則屬中高硫煤,作煉焦煤或其他使用時也屬中高硫煤;原煤和浮煤中的硫以硫化鐵硫為主,其中浮煤中硫化鐵硫含量為1.389%,仍然較高。由煤巖光片(圖1)可見,煤中硫鐵礦硫主要是星散狀分布的黃鐵礦結核,嵌布粒度很細。
圖1 富縣原煤500倍顯微煤巖光片
浮選法是利用礦物表面潤濕性差異進行脫硫降灰的,主要應用于細粒和微細粒煤炭的脫硫降灰[10]。由圖1可以看出,煤中硫的賦存狀態(tài)主要為散星狀分布的黃鐵礦結核,嵌布粒度很細,采用浮選法進行脫硫降灰,適當?shù)念A處理是非常必要的。
兩煤樣工業(yè)分析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原煤全水分(Mt)較低;干燥基灰分達到34.064%,屬于中高灰煤。浮煤灰分為9.224%,若用作煉焦煤使用,屬中灰煤;揮發(fā)分為36.337%,屬于中等偏高揮發(fā)分;固定碳含量為57.573%,含碳量中等。
表3 富縣煤工業(yè)分析結果
2.1.1 煤樣制備
由原煤顯微光片分析可知,富縣原煤中硫分分布均勻,用常規(guī)方法較難脫除,為此對其進行了深度解離浮選試驗研究。首先采用顎式破碎機將原煤破碎到6 mm以下,再用圓盤粉碎機粉碎,用0.5 mm篩子過篩,取篩下物作為后續(xù)試驗用煤樣。經測定,煤樣灰分(Ad) 為33.32%,硫分(St,d)為3.31%。
2.1.2 試驗儀器和設備
試驗用到的儀器設備主要有RK/FDⅢ型1.5 L單槽浮選機、ST-Q200型行星球磨機、超聲波KH5200型超聲波清洗器、DL-5C真空過濾機、DGF-4AB型立式電熱鼓風干燥箱、箱式電阻爐等。
2.1.3 試驗藥劑及條件
試驗用捕收劑為:煤油、 0#柴油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BET);起泡劑采用仲辛醇,藥劑用量為100 g/t;抑制劑采用CaO,藥劑用量為2 000 g/t。試驗時,浮選機充氣量為0.25 m3/(m2·min),葉輪轉速為1 800 r/min。
2.1.4 煤樣粒度組成分析
對圓盤粉碎機粉碎后的0.5 mm篩下煤樣進行篩分分析,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煤樣中0.5~0.25、0.25~0.074 mm粒級含量較高,<0.074mm粒級含量少,如直接浮選有可能出現(xiàn)跑粗現(xiàn)象。
表4 煤樣粒度組成
試驗步驟如下:稱量制備好的原煤樣若干克,預先攪拌潤濕后,采用超聲波預處理一定時間;稱取處理后的煤樣,加入浮選機,配制成一定濃度的礦漿,攪拌3 min;加入一定量的抑制劑、捕收劑和起泡劑,浮選刮泡;將浮選精煤、尾煤分別過濾脫水、烘干、稱重,并化驗灰分和全硫,其中煤樣全硫測定采用艾氏卡法。試驗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浮選試驗流程圖
對前述制備的<0.5 mm煤樣進行球磨對比試驗。試驗條件:浮選礦漿濃度為100 g/L,柴油用量為1 000 g/t,鄰苯二甲酸二乙酯(BET)用量為200 g/t,仲辛醇用量為100 g/t,CaO用量2 000 g/t,刮泡時間3min。浮選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磨礦對浮選脫硫降灰效果的影響
由圖3可知:
(1)未球磨的試樣可浮性較好,降灰率不高,降硫率反而出現(xiàn)負值,即精煤中硫分反而高于尾煤中硫分。分析此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為:未球磨煤泥中含有大量未解離的煤-黃鐵礦共生粒子,加入柴油等捕收劑后,黃鐵礦的可浮性變好,也進入精煤,從而引起精煤硫分升高[11]。此外,在同等條件下,加抑制劑后,捕收劑BET對未球磨煤樣的降硫效果并不明顯。
(2)球磨20 min后,降硫效果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比未球磨時的效果要好;球磨后,降灰效果明顯,降灰率均在43%以上,這說明球磨使矸石和煤得到有效解離。在藥劑作用方面,捕收劑BET比柴油效果稍好,但脫硫降灰效果并不明顯。由此可知,球磨對浮選效果有一定影響,球磨可使煤與黃鐵礦、矸石等充分解離,有利于浮選。
超聲波在清洗液中能產生數(shù)以萬計的微小氣泡,這些氣泡在超聲波縱向傳播中沖擊物件表面,可使物件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清洗效果。超聲波預處理可改變煤粒表面組成與性質,從而提高高硫煤浮選脫硫降灰效率[12]。
浮選試驗條件為:礦漿濃度為100 g/L,BET用量為200 g/t,仲辛醇用量為100 g /t,CaO用量為2 000 g/t,刮泡時間為3min。浮選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超聲波預處理對浮選脫硫降灰效果的影響
由表4可知:經超聲波預處理后,未球磨煤樣的降硫率有了明顯變化,說明超聲波預處理對脫硫有一定的影響;球磨后的煤泥,降硫率變化更加明顯,降硫率由10.87%提高到29.01%,降灰率也有了顯著提高,這說明球磨+超聲波預處理對于高硫煤脫硫降灰具有顯著效果[13]。
為進一步探索超聲波預處理對浮選效果的影響,對球磨20min的煤樣分別進行5、10、15min的超聲波預處理,并在礦漿濃度為50 g/L、BET用量為200 g/t、仲辛醇用量為100 g/t、CaO用量為2 000 g/t、刮泡為3min的條件下進行浮選試驗。浮選試驗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超聲波預處理時間對浮選脫硫降灰效果的影響
由圖5可知:超聲波預處理時間越長,降灰率越大。試驗數(shù)據(jù)顯示,當超聲波預處理時間為15 min時,精煤灰分由33.32%降到14.41%,說明超聲波預處理對降灰影響較大;在降硫方面,超聲波預處理10 min時的降硫效果最好。隨著超聲波預處理時間的增加,精煤產率和降硫率均逐漸降低。
為探索煤漿濃度對浮選脫硫降灰的影響,分別考察了煤漿濃度為50、75、100 g/L時球磨20 min、超聲波預處理10 min的煤樣的浮選效果。試驗條件為:BET用量為200 g/t,仲辛醇用量為100 g/t,CaO用量為2 000 g/t,刮泡時間為3 min。浮選試驗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煤漿濃度對浮選脫硫降灰效果的影響
由圖6可知,礦漿濃度為75g/L時的降灰效果好于礦漿濃度為100g/L和50g/L時,而礦漿濃度為50 g/L的降硫效果明顯好于礦漿濃度為100 g/L和75g/L時。綜合考慮脫硫和降灰效果認為,在礦漿濃度為50 g/L時,可通過調整藥劑用量獲得較好的浮選效果。
為探索不同捕收劑對浮選脫硫降灰效果的影響,分別考察了捕收劑BET(用量200 g/t)、柴油(用量1 000 g/t)、煤油(用量1 000 g/t)、煤油+柴油(煤油用量500 g/t+柴油用量500 g/t)對球磨20 min、超聲波預處理10min的煤樣的浮選效果。試驗條件為:礦漿濃度為100g/L,仲辛醇用量為100 g/t,CaO用量為2 000 g/t,刮泡時間為3 min。浮選試驗結果如圖7所示。
由圖7可知,煤油+柴油混合使用時降灰效果明顯,說明二者聯(lián)合使用可以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但是捕收性能過好會使黃鐵礦更易浮起,因此二者聯(lián)合使用時降硫效果不明顯。由圖7還可看出,對于浮選脫硫,采用柴油作為捕收劑效果更佳[14];捕收劑BET的浮選效果略低于柴油,但BET的用量明顯小于柴油,從藥劑使用的經濟性方面考慮,工業(yè)生產中宜采用BET作為捕收劑。
圖7 不同捕收劑對浮選脫硫降灰效果的影響
為探索抑制劑用量對浮選脫硫降灰的影響,分別考察了CaO用量分別為0、2、4、6、8 kg/t時球磨20 min的煤樣的浮選效果。試驗條件為:礦漿濃度為50 g/L,BET用量為200 g/t,仲辛醇用量為100 g/t,刮泡時間為3 min。試驗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抑制劑用量對浮選脫硫降灰效果的影響
由圖8可知,抑制劑用量對浮選脫硫降灰也有影響: 當CaO用量為2 kg/t時,降硫率為17.92%,降硫效果最好;當CaO用量為4 kg/t 時,降灰效果較好;隨著CaO用量的增加,降灰率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而降硫率則為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二者并不同步。綜合考慮認為,當CaO用量為2 kg/t時脫硫效果較好。
為探索捕收劑用量對浮選脫硫降灰的影響,分別考察了捕收劑BET用量為100、200、400、600 g/L時球磨20 min、超聲波處理10 min的煤樣的浮選效果。試驗條件為:煤漿濃度為50 g/L,仲辛醇用量100 g/t,CaO用量為2 000 g/t,刮泡時間為3 min。試驗結果如圖9所示。
由圖9可知,隨著捕收劑用量的增大,降灰率逐漸提高,而降硫率則先增加后減小。在捕收劑用量為200 g/t時,降硫率最大,降硫效果最好。
圖9 捕收劑用量對浮選脫硫降灰效果的影響
為探索起泡劑用量對浮選脫硫降灰的影響,分別探索了仲辛醇用量為100、200、400 g/L時球磨20 min、超聲波預處理10 min的煤樣的浮選效果。試驗條件為:BET用量為200 g/t, CaO用量為2 000 g/t,刮泡時間為3 min。試驗結果如圖10所示。
由圖10可見,隨著仲辛醇用量的增加,降硫率逐漸減小,降灰率則呈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分析原因認為:隨著起泡劑用量的加大,黃鐵礦可浮性變好,故精煤硫分增加。由此可知,在滿足產率和灰分要求的前提下,起泡劑用量越小,對脫硫越有利。
圖10 起泡劑用量對浮選脫硫降灰效果的影響
一般而言,改善煤可浮性的方法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黃鐵礦的可浮性。對煤和黃鐵礦在浮選過程中的浮選速率研究表明,在較短時間內、攪拌強度適中的條件下進行浮選,可得到較好的脫硫效果[15]。
為探索刮泡時間對浮選效果的影響,考察了刮泡時間為2 min和3 min時球磨20 min的煤樣的浮選效果。試驗條件為:BET用量為200 g/t,仲辛醇用量為100 g/t, CaO用量為2 000 g/t。試驗結果如圖11所示。
圖11 刮泡時間對浮選脫硫降灰效果的影響
由圖11可知,當刮泡時間為2 min時精煤產率較小,但降硫效果卻好于刮泡時間為3 min時。分析原因認為:刮泡時間不同,即浮選時間不同,由于黃鐵礦和煤的浮選速率不同,一般在浮選前期煤上浮占主導,隨著浮選的進行,黃鐵礦的上浮量會有所增加,因此導致刮泡時間延長降硫效果變差。這也驗證了在較短時間內浮選可得到較好的脫硫效果[11]。
(1)煤質分析表明,富縣煤屬中等變質程度煙煤,其中磷以無機磷形式存在,可以物理脫除,而硫的嵌布形式較為復雜,無法通過物理方法脫除,宜采用浮選法來脫硫降灰。
(2)對黃鐵礦細分散狀存在的高硫煤,磨礦是浮選脫硫降灰的前提條件,但單純磨礦對煤樣降硫沒有明顯促進作用。
(3)超聲波有助于清洗掉覆蓋在煤粒表面的細泥,從而提高藥劑在礦物表面上的吸附,降低細泥對煤可浮性的影響。因此超聲波預處理有利于提高高硫煤的降硫率。
(4)在浮選前對煤樣球磨20 min、超聲波預處理10 min,在礦漿濃度為50 g/L、捕收劑BET用量為200 g/t、起泡劑仲辛醇用量為100 g/t、抑制劑CaO用量為2 000 g/t、刮泡時間為2 min的條件下,浮選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