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文化悠久的中國,美食是最飽含情味與情懷的一種,當(dāng)問起任何一個中國人,談及最喜歡的美食味道,一定來自母親、來自家鄉(xiāng)。食物,是文化的最佳傳承代表與載體。
寶雞,古稱西府,不僅是華夏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廣為人知的美食起源和傳承地。一碗紅油飄香的臊子面,一份酸辣筋道的削筋面,從手工制作的搟面皮,到鮮嫩爽滑的鹵汁豆花,落地開花的酥脆麻花,從明清開始備受大家喜愛的老點心,到一碟祖孫三代同做的甜蜜油糕……散落在西府大地上的人間情味故事,從各處匯聚。
在西府老街近八十家鱗次櫛比的店鋪中,多的是有著三十年歷史甚至數(shù)百年歷史的老店,它們在呈現(xiàn)出千般美味的同時,也將一個個關(guān)于美食與文化的真實故事再次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人間百態(tài),唯有食物,凝聚著關(guān)于生活的煙火氣,中國人的智慧與精神,正是在這煙火氣息中不斷凸顯和變得越發(fā)濃厚。
時光鑄造的品牌
很多人來到西府老街的原因只有一個:回味傳承的味道,品嘗歷經(jīng)時光沉淀的品牌美食。
老街的小吃街一側(cè),有一家專門售賣咸鴨蛋和咸蛋黃夾饃的店鋪,蛋黃咸香流油,配上多種配菜夾饃,極具特色而令人齒頰留香,店鋪的名字叫作“寶雞記憶咸鴨蛋”,關(guān)于這家店與咸鴨蛋的故事,是屬于每個人的“寶雞記憶”。
20多年的日子里,凡是居住在寶雞的人們,都能聽到同一個人售賣咸鴨蛋的吆喝,這聲音中氣十足,穿透力極強。從清晨太陽初升到夜幕降臨時刻,高聲響起的幾句“咸鴨蛋”,總會在寶雞的大街小巷中不斷響起,推著自行車的移動小攤隨后便瞬間被街坊四鄰包圍……攤主,是已邁進古稀之年的戴華民。從23年前為養(yǎng)家而選擇的咸鴨蛋生意,現(xiàn)如今早已成為戴老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縱使寒冬,戴華民老人也常常衣著單薄地出現(xiàn)在街巷路口,精神頭十足。網(wǎng)絡(luò)發(fā)達時代,戴老成了名副其實的網(wǎng)紅,面容親和,吆喝有力,加上咸香個大的咸鴨蛋,這一切,讓戴老和他的咸鴨蛋,成了西府人民內(nèi)心深處最為牢靠的生活與味蕾記憶。
作為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滿漢全席的盛名無人不知,它既有宮廷菜肴特色,又有地方風(fēng)味精華,突出滿漢兩個民族菜點特殊風(fēng)味,涵蓋了燒烤、火鍋、涮涮鍋等豐富種類的宴席,是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滿漢全席中的每一道菜肴,都堪稱經(jīng)典。西府老街的“肖家豬蹄”,正是從滿漢全席中演變而來,2015年,寶雞市餐飲協(xié)會授予肖家豬蹄“2015年金牌菜”的榮譽,古法秘制,新意改良,一只豬蹄,成為食客心中斷不了的念想。
“這個點心吃起來口感很特別,不像一般的五仁點心。這餡中白色泛青的部分是什么?吃起來酥軟,卻有著別樣清香?!币患医凶鳌袄宵c心”的店鋪前,一位熟客的話,引起一干人的好奇,做了一輩子老點心的張師傅笑著回答,這是冬瓜仁啊,不過經(jīng)過了特別處理。從陜西到山西,張師傅去過很多地方,也捧回不少獎牌獎狀,用簡單的“老點心”當(dāng)作店面招牌,足見其自信與真誠。
作為著名的秦式糕點之一,老點心已經(jīng)流傳了數(shù)百年,頭天精心配制材料處理成餡,和面、包餡、烤制均在當(dāng)天完成。在百年老店張師傅的店中,最為傳統(tǒng)也最受人喜愛的便是五仁點心,除此之外,綠豆、紅豆等餡滿足著不同人們的口味需求,金面銀幫,起皮掉酥,一口下去,馨香不膩,不知道最初的老點心,是不是也是這個味道?
走在西府老街,隨處可見老字號的招牌店鋪,就像“樊家油糕”。祖孫三代的用心鉆研與經(jīng)營,打造出樊家油糕的經(jīng)典??此瞥R姷男〕?,在樊家人的手下,一點也不普通,精髓只有味蕾最具發(fā)言權(quán)。外皮焦酥,內(nèi)里香軟,餡料不是隨處可見的白糖或者糖稀,色澤深紅,甜而不膩。在很多人的眼里,油糕屬于油膩食品,但樊家油糕偏偏做出了醇厚地道的滋味,絲毫不膩。所謂傳承和用心,由此可見。
大清早的一碗豆花,幾乎是所有西府人最愛的早餐。傳承了百年的“馮記豆花”更是為人熟知。大清早的西府老街街道上,店家就已經(jīng)開始制作豆花和準備所需的佐料。不一會兒,小木桌旁就坐滿了人,一旁小木牌上寫著的“8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食用”,充滿仁愛。
茶米油鹽醬醋茶,匯聚成酸甜苦辣咸的生活百味。西府老街多的是老店,每家店鋪、每道美食背后,都凝聚著光陰的故事。
食客眼中的精彩
飲食的迷人之處,除了最終呈現(xiàn)的色香味,還有制作過程的講究與專一。
餅子切成條狀,鋪在碗底,餅上鋪肉,用精心熬制的老湯澆過一遍又一遍,直到餅與肉熱透,撒上蔥花、香菜等配菜,一碗正宗的劉老五泡饃隨即出爐,湯汁濃郁,鮮香撲鼻,令人食指大動。獨特的做法源于鳳翔當(dāng)?shù)氐膫鞒校浾鎯r實的食材選取,成就了食物本身鮮美的靈魂。提起老街內(nèi)的“劉老五羊肉泡”,不管是游客還是當(dāng)?shù)匕傩?,都有很多話要說。為了保證老街品質(zhì),也為了給游客以最為真實、高品質(zhì)的享受,入駐西府老街的商家店鋪,都是景區(qū)工作人員在經(jīng)過前期專門考察并實地拜訪之后確定的。為保證商家利益,景區(qū)內(nèi)的每種品類食物,均只有一家店鋪?!皠⒗衔逖蛉馀荨笔窃诰皡^(qū)舉行的一次美食競賽中,由食客評選出的味蕾優(yōu)勝者,大家普遍認為他家的泡饃做法獨到,滋味優(yōu)美。歷經(jīng)三次拜訪,“劉老五羊肉泡”終于入駐西府老街,給食客帶來歡喜。
作為中華名小吃之一,寶雞搟面皮是由唐代冷淘面逐漸演變而來。勁道、酸辣可口的特點,讓它一時間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特色小食。雖然常吃,但很少有人見過手工搟面皮的制作過程。位于西府老街的店鋪——“手工搟面皮”,則真實演示著搟面皮的現(xiàn)場制作、調(diào)制過程,當(dāng)潔白的面糊糊,經(jīng)過蒸制,在氤氳的水蒸氣中,逐漸變換成柔軟勁道的面皮,取出切好,澆上調(diào)配好的紅油和汁水。總能令食客倍感神奇,也更加放心。
腐竹,色澤金黃,因為形狀像竹枝而得名,吃起來豆香濃郁,卻跟其他豆制品相比有著完全不同的口感。加熱煮沸的豆?jié){冒著熱氣,香味四溢,一側(cè)的溫度計監(jiān)視著溫度變化,當(dāng)豆?jié){表面的膜形成,將其取出,依次晾掛在門口的架子上,層層懸掛,等漸漸干燥,就形成了深受人們喜愛的餐桌食物——腐竹。老街上的“手工腐竹”因為品質(zhì)優(yōu)良,吸引了不少的回頭客,而晾在門口的腐竹,也儼然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風(fēng)景線。
在我們安靜沉睡的夜晚,高粱、大米在悄然進行著發(fā)酵,年年釀新酒,酒香飄蕩在老街的每一處,尋香而行,就到了老街酒坊——“柳林酒”的店門前。作為中國文化名酒,柳林酒以優(yōu)質(zhì)豌豆、大麥、小麥制曲。新酒釀出后,必然要經(jīng)歷大酒海儲存三年以上,歷經(jīng)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變化,酒體才被滋養(yǎng)得更為豐厚綿長,醇香宜人。傳說中,大將軍裴行儉因為酒香吸引,來到柳林鎮(zhèn)亭子頭村,即興賦詩:“送客亭子頭,蜂醉蝶不舞。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绷志频拿钟纱硕鴣?,也不斷被越來越多的文人墨客所喜愛,在絲綢之路上美名飄揚。
在西府老街,也有很多來自中國各地的美味存在,并且同樣品質(zhì)優(yōu)良。一碗鮮香麻辣的鹵肉粉,米粉細膩,肉質(zhì)鮮嫩有嚼勁,配上大串的紅柳烤肉,不只“夠味”所能形容。
轉(zhuǎn)過街角,皮毛光亮的慵懶貓咪躺在文藝咖啡小店門口,進店,木質(zhì)門的背后,書架、綠植有序擺放,淡淡的松木香氣氤氳縈繞,院中的蘋果木烤披薩總在誘惑著食客的味蕾,依著墻壁攀爬的藤蔓、盛開的花朵讓人仿佛置身在自家精心布置的后花園,彩色桌椅有序擺放,溫柔的午后,只想像貓咪一樣盡情享受。
不遠處的冰淇淋是孩子、少女的最愛,醬豬蹄的味道也在不經(jīng)意間飄散,血條面在歷史的傳承中仍然帶給人們驚異與驚喜,各種食物味道混合的街巷,完全讓人不知道該在哪里駐足,但停在哪里,都不會讓你失望。
味蕾感受美味,眼睛看到傳奇。西府老街,還有更多傳奇故事在悄然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