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 王 申
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閱讀訓練在中學教科書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它肩負著引導語言積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任。而閱讀教學中的提問則是組織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教學的核心。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提問是讓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引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思維能力、閱讀能力、拓展閱讀視野的最便捷的方法,使學生會表達自己的見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在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學生對英語閱讀并不感興趣,甚至有畏難的心理,導致一看到英語閱讀就害怕、討厭。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大方面:
1.教師的提問僅限于對語言知識的理解。
2.教師的提問僅停留在文本表層信息。
3.教師提問的目的性不明確。
4.教師提問的層次性不夠,深層次的理解不夠。
教師的提問未能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狀況。教師在作學情分析時只是泛泛地圍繞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學習特點進行分析。沒有結合課本內容找到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一個契合點,也沒有調查與分析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合理地把握學生能力水平,問題的設置常常偏難或偏易或很枯燥無味,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沉默不語或不屑回答或不感興趣,導致課堂氣氛陷入僵局。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下U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的第四課時。本單元以周末活動為主線,功能是運用一般過去時談論剛剛過去的一些常見周末活動。文本是一篇記敘文,記述了一次難忘周末旅行。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結構。另外,文章按時間線索展開,運用了很多時間短語、豐富的語言結構以及大量精彩的動詞短語來描述一連串的動作。通過學習,學生要能感受到為什么說該次周末旅行是難忘的,并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語言并學以致用。
1.導入環(huán)節(jié)
筆者問了學生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緊接著又追問了Who did you go with? How was your weekend?然后問學生Can you remember all the weekends? What kind of weekends can you remember? 同學們進行頭腦風暴后,引出本節(jié)課的討論話題“A Weekend to Remember”。 讓學生思考什么樣的周末會被人記住。
2.讀前環(huán)節(jié)
主要有兩個任務:一是突破重點詞匯。二是對文章進行預測。突破重點詞匯:教師通過借助自身經歷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新詞時,將詞匯分類。先齊讀生詞。然后讓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表達重點詞匯。之后讓學生看視頻,設計語篇填空練習,以提高目標詞匯的復現(xiàn)率,體驗重點詞匯的用法并引導學生思考Pi的周末是什么樣的,為下面分析Lisa的周末為什么是難忘的做鋪墊。
3.讀中環(huán)節(jié)
分為快速閱讀和細讀。
(1)快速閱讀
讓學生通過讀文章,給圖片進行排序,并找出時間線索。教師利用提問給學生提供閱讀線索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脈絡體會文章的意思及記敘文的結構。
(2)細讀
第一段通過填空來檢驗預測以及引導學生體驗記敘文的要素。讓學生通過填空了解本文的具體信息,未填的特殊疑問詞可能是學生預測不到的,通過對第一段的閱讀找出相應的特殊疑問詞,體驗記敘文的六要素。
4.讀后環(huán)節(jié)
(1)提出深層次的問題
①Why is it a weekend to remember?
②Have you ever gone camp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going camping? Why?
③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are in such a situation? What have you learned?
引導學生通過對整篇的理解,總結出作者是如何體現(xiàn)出難忘的。在討論中發(fā)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又領悟了課文的知識內容,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積極解決問題意識。對多樣化的回答激發(fā)學生輸出語言,拓展其思維,并印證了“閱讀是一個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過程”。
(2)語言輸出
①分析篇章結構,通過比較,讓學生總結出如何使記敘文有邏輯性,生動、活潑,細節(jié)化。
②給出兩個層次不同的任務。二選一進行輸出。一是根據(jù)圖片以小組形式復述全文。需用上生動的表達手法。二是角色扮演,進行采訪。
評析:深層的問題促使學生更好地體會了作者對此次野營的感受,為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做了很好鋪墊。體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學生考慮了如何將在閱讀中獲得的知識經驗,用于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蚝痛蠹曳窒碜约旱膫€性化思想。
通過課上的觀察以及學生訪談,筆者發(fā)現(xiàn),由于對問題的設置是由淺入深的,首先學習基礎較薄弱的同學,能夠回答出簡單的問題,并通過老師層層設疑的引導,了解了文章大意,對英語學習有了信心。中等同學能夠運用文本中精彩詞匯及語言結構把所學到的語言進行加工后輸出?;A較好的同學,能夠討論深層次的問題,并能夠進行角色扮演。本班的英語老師非常欣喜的說,班級上以前從來回答不出問題的同學,竟然也能答出基礎題,問題的鋪墊很到位。對好同學在發(fā)散思維方面有了很好的引導。
總之,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的效果對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古希臘的學者普羅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年以前就指出:“頭腦不是一個需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苯處煹呢熑尉褪且米约旱男切侵?,去點燃學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課堂提問正是這種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