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
大連去旅順的高速路中間有一個海鮮村,村民在海邊賣漁獲,村里的街道兩旁都是海鮮飯店,可以自己買了海鮮去店里加工,并不便宜,只圖新鮮。季節(jié)不同,漁獲也不同,魚類是最能表現出季節(jié)變化的,像扇貝、蛤蜊、淡菜、海蠣(也叫海蠣子、蠣蝗)等貝類是常年有的,這也是我一直納悶的事情,這些貝類可以不分四季地繁殖、生長、收獲嗎?
每一次去,都會感嘆那些貝貝還在,魚鱉蝦蟹還在,因為海浪還在拍岸。
家小區(qū)附近超市里也有海鮮,稍貴,因為地點不同還是怎么的,總會覺得不那么新鮮了。賣海鮮的海婆子欺負外地口音的人,我問海蠣多少錢?當地人20元一斤,到我這里就是30元一斤了。問她為什么給我的價格那么貴?海婆子也不急眼,笑容依然真誠,今天多給你點。臨了還問要湯不?鮮得很(恨音)!我一腦子問號,這個回去不是洗嗎?海婆子笑話我說,海蠣腸子洗得凈嗎?不是都吃了。我對以前吃進去的海蠣惶恐起來。肚子仿佛立即開始疼了似的。
海蠣就是《我叔叔于勒》里說的牡蠣,活的可以生吃。想來于勒叔叔給貴婦和小姐剝牡蠣的工作就是海婆子干的。不論冬夏,撬開牡蠣把里面的內容物取出來都不是一件好玩兒的工作。生吃牡蠣也的確需要一點冒險精神,生牡蠣容易有大量細菌,加上現在的海水污染,吃了會上躥下跳地拉肚,嚴重的喪命也不是沒有。美國女作家費雪寫的《寫給牡蠣的情書》里就記載了吃牡蠣死人的事件。
海蠣煎餅是我新創(chuàng)的一款鮮嫩軟滑的菜。海蠣洗凈,不好意思,我總是強調洗,寧肯鮮味不足我也是要洗的。用鹽、白胡椒、料酒或者味淋腌制一會兒,打入蛋液稍微攪拌一下。加入面粉調成像做雞蛋餅那樣的糊。海蠣加鹽以后會有少量汁水滲出,又加了蛋液,所以調糊的時候水可以少加。平底鍋加熱加橄欖油或者色拉油涂勻,把海蠣糊攤開餅的形狀,一面煎黃以后翻面,兩面煎黃后就可以吃了。雖然也是可以做多份的,但海蠣煎餅像其他海鮮一樣不宜多做,下一頓就不能吃了。也有在海蠣糊里加小蔥圈、韭菜末、蒜苗末的,我更愿意加一點菠菜碎,菠菜洗凈打一下水焯,稍微攥干水分切碎,和腌好的海蠣一起加入面粉調成糊。這款海蠣煎餅是亦菜亦飯的菜式,營養(yǎng)豐富,海味、蛋白質、蔬菜和面粉搭配均衡。單吃的話不用另外加主食,再有一杯咖啡或者就是一杯白開水也不錯。
海蠣豆腐湯搭配米飯非常好味。海蠣洗凈,芹菜、胡蘿卜、白蘿卜、老豆腐都切成小丁。熱鍋起油,蔥姜絲爆香,加入芹菜、胡蘿卜、白蘿卜丁炒,加開水沒過所有食材,燒開后加入豆腐丁再燒開,加水淀粉勾芡,加海蠣再燒開,加鹽,出鍋時撒小蔥圈和白胡椒粉。這個海蠣豆腐湯有點類似北方的燉菜,搭配米飯或者饅頭片都是很好的晚餐。
冬天,在大連吃的羊肉鍋是海蠣羊鍋。豬骨高湯做鍋底,沒有高湯也可以用水代替。放姜片、蔥段、花椒、麻椒、大料、小干辣椒,燒開,放入海蠣(還是反復流水洗吧)、土豆片、地瓜片、白菜、木耳、金針磨、老豆腐小塊等等,有什么就放什么,多一樣少兩樣都沒關系,燒開后放羊肉片,再燒開就可以連鍋子端上桌了。像吃涮羊肉一樣,調好麻醬汁,蘸著吃?,F成的涮羊肉醬汁貴的也不過三四塊錢一袋,方便。因為那點海蠣,這個原本香濃的羊肉鍋就鮮亮起來,土地和海洋牽手的滋味。如果不過敏,還可以在加入海蠣的時候加入螃蟹、扇貝、魷魚、海蝦等等,當然要該洗凈的洗凈該吐沙的吐沙該剪須的剪須該挑線的挑線,全都弄干凈了,吃的時候才不會掃興。
如果有時間和耐心刷海蠣殼,可以做一個烤起司海蠣。去市場買剝出來的海蠣時可以要幾個海蠣殼回來,用硬毛刷把海蠣殼刷干凈。海蠣洗凈,用鹽、白胡椒腌一會兒,放進海蠣殼里,一個海蠣殼也可以放兩三個海蠣,再放到鋪錫紙的烤盤上,放進200度預熱5分鐘以后的烤箱??臼昼娨院蟀芽颈P拉出來,每一個海蠣殼里放一小撮提前刨好的起司絲,再烤5分鐘。海蠣烤過會有汁液滲出,滲出的海蠣汁和融下去的起司會有完美的融合。搭配法棍片或者其他硬面包片以及紅湯,會讓人感到生活美好。如果不想太麻煩,一杯手沖咖啡也是不錯的。
海蠣是催情食物,很多人對此有深深的迷信。我認為催情食物的心理作用大于實際功效。不過如果你想,不妨試一試這幾款海蠣菜,那是海蠣獻給你的情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