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倩倩
電視劇《歡樂頌》里樊勝美奇葩的父母,讓人們了解了什么叫原生家庭的傷害。
豆瓣里有個“父母皆禍害”小組,吐槽起糟糕的父母來慘絕人寰泣不成聲。有像敲骨吸髓的吸血鬼般自私索取的,有家暴不斷像盤旋在兔子頭上的兀鷹一樣陰影不散的,有冷面鐵臉只會潑冷水的,有像獨裁者一樣全面控制橫加干涉的,有漠不關(guān)心就跟死了似的,有大大咧咧只會幫倒忙的,有啥都不懂還要瞎操心的……自己家的父母不行,“別人家的父母”就完美嗎?
NBA球星吉米-巴特勒的母親,在他只有13歲的時候,因為嫌他長相太丑陋,竟然將他趕出家門。他不得不在朋友家里面寄宿,每過幾周就要換個地方。
“小斯”阿瑪雷-斯塔德邁爾的母親迫于生計以盜竊為生,在小斯成名之后,母親還是經(jīng)常惹事,醉酒駕車,無證駕駛是家常便飯。據(jù)說她入獄的次數(shù)達到20次以上。
著名作家卡夫卡的父親是個暴君,還愛嘮叨訴苦。屠格涅夫稱他的母親為“女沙皇”。
巴爾扎克在給情人韓斯迦夫人的信中寫道:“我母親是我一生中所遭受的一切痛苦的根源。”
眾多女性心中的偶像、作家“師太”亦舒,18歲時與畫家閃婚生子,婚后卻常為金錢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離婚后兩人各有感情歸屬,亦舒不愿與前夫再有任何瓜葛,干脆連親生兒子也斷絕來往,33年無任何聯(lián)系。
網(wǎng)壇名將大小威廉姆斯的父親,從孩子出生起就立志要把她們培養(yǎng)成世界冠軍,但是家里實在太窮,請不起教練,于是他就拉上孩子的母親先自學,看書、找錄像帶、夫妻對打……兩個人學會了再教女兒。
從4歲開始,孩子們的訓練從每天2小時逐漸增加到4小時。直到10歲后,家里條件好點,大小威廉姆斯才上網(wǎng)球?qū)W習專業(yè)訓練,八年后姐妹雙星震驚世界網(wǎng)壇,人們也知道了這個半路出家訓練女兒的父親。
這算是“別人家的爸爸”吧?簡直比《摔跤吧爸爸》里的父親還要勵志,印度爸爸好歹還是國家冠軍,威廉姆斯她爹可是半路出家,摸石頭過河。
可是,這位“別人家的爸爸”, 在大小威成名后跟她們的媽媽離婚了,過了幾年又娶了一個小自己30多歲的女人,70歲還生了個娃。
很多人都讀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大多會被父子間的脈脈溫情感動。可是,這位父親朱鴻鈞原來做官時特別講排場,到哪都要擺擺架子,吃吃館子。賦閑在家后朱鴻鈞的生活變得格外拮據(jù),心情和脾氣都失控了,甚至找到朱自清任職的學校的校長,把要付給朱自清的薪水全部拿走。不止一次,而是好幾個月,使得朱自清的生活陷入困頓。父子兩人也從此形同路人。直到十一年后,朱鴻鈞讀到兒子的文章《背影》,父子二人才冰釋前嫌。
而朱自清,在初為人父時,也是手足無措,根本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第一個孩子阿九兩歲半的時候,膽小,家里來了生人便嚇得哇哇大哭,讓朱自清在來客面前十分懊惱。一天,朱自清實在忍不住,關(guān)起門來,將兩歲半的阿九按在地上,狠狠打了一頓。
你看,哪有什么“別人家的父母”,天下就沒有完美的父母。
父母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具有各種各樣的缺陷與不足。他們不是電影里無所不能的大英雄,什么愛能發(fā)電的神話也不會上演,他們無法改變世界,甚至無法改變自己。那些說“他們沒有資格做父母”的人忘了,世上并沒有教授做父母這門職業(yè)的學校,人們無法學習做父母。一位接受心理治療的病人問弗洛伊德,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母親?他的回答是:不管你怎么做,你都不會是個好母親。在某種意義上,弗洛伊德的回答是對的,即使身為精神分析學之父,他本人也是一個被自己孩子責難批評的父親。
一位女士曾經(jīng)致信美國心理學家杜布森博士,說父親一直不能給她必要的關(guān)愛。杜布森博士回信說:“如果你父親是個盲人,你不會因此而不愛他吧?實際上,你父親就是情感方面的一個盲人。他看不到你的需要,也意識不到對你的生活漠不關(guān)心給你帶來的傷害。情感方面的障礙使得他體會不到你的感受,也不可能了解你的期望,你要學著接受你父親還會繼續(xù)給你帶來傷害的這個事實?!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