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丫頭
三年級美術(shù)比賽,老師拎著一個精致的籠子走進(jìn)教室。籠子里有五只活潑可愛的小兔子。
同學(xué)們一窩蜂圍上講臺,膽大的男生打開籠子抱出小兔子,女生也紛紛伸手觸摸小兔子。
看到青青閉著眼睛坐在座位上沒動,同桌抱了一只可愛的兔子,舉到青青面前。
青青緩緩睜開眼睛,猛地看到兔子的三瓣唇在不停地蠕動,突然放聲大哭起來。
老師快步走過來:怎么啦?
頭有點疼。
要不要緊?老師給你媽媽打電話吧。
不要,老師,我能堅持。
青青止住抽泣,艱難地拿起了畫筆。
一疊灰、黃、白、藍(lán)、黑色,形態(tài)各異的兔子里,青青畫的紅兔子分外顯眼。
老師若有所思,撥通青青媽媽的電話。
青青畫了紅兔子?她畫得怎么樣?
她畫的卡通版紅兔子,很傳神。
哦,這樣我就放心了。老師我告訴你個秘密,青青是我收養(yǎng)的兔唇女嬰,政府免費(fèi)給她做了三次手術(shù),修復(fù)得很好,去年我?guī)犭x了老家。
對不起,青青媽,我不該把畫兔子定為比賽題目。
不,老師,總有一天她要面對,謝謝你幫她過了這一關(guān)。從小到大,她拒絕看兔子,我堅持給她買了一個卡通的紅兔子。
第二天放學(xué),青青舉著獎狀,像一只小兔子蹦向媽媽:我得獎了,老師說我畫的紅兔子是天使。媽媽,明天你帶我去動物園看小兔子。
媽媽欣慰地笑了,這是她第一次從青青嘴里聽到“兔子”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