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盧戈
美國商務部當?shù)貢r間2月27日發(fā)布對中國鋁箔產品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最終裁定。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局長王賀軍2月28日就此發(fā)表談話稱,從調查過程和結果看,美方依然罔顧世貿組織規(guī)則,嚴重損害中國鋁箔出口企業(yè)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外媒報道稱,作為世界最大的鋁箔生產國,中國的鋁箔產品廣泛銷往歐美國家。有專家認為,面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中國應訴諸WTO并采取相應的反制措施。
“畸高反傾銷稅率”
美國CNBC網站2月28日報道稱,美國商務部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中國對美出口鋁箔總價值為3.89億美元。截至2016年,美國鋁箔市場總規(guī)模大約為50億美元,其中超過35%依賴進口,2007年前這一比例僅為16%。其中中國是最大的出口方,美國產業(yè)協(xié)會數(shù)據(jù)稱,在過去10年時間里,中國出口美國鋁箔量增長了9倍,“在中國等國低價鋁箔的沖擊下”,美國本土中小型鋁箔企業(yè)已經紛紛停產。
王賀軍表示,美國商務部在本案的反傾銷調查中,仍然以其國內法為依據(jù)繼續(xù)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適用“替代國”做法,裁出48.64%-106.09%的畸高反傾銷稅率。在反補貼調查程序中,美國商務部人為地將中國原材料供應商、金融機構認定為“公共機構”,在沒有任何證據(jù)的情況下錯誤地裁出了17.14%-80.97%的高額反補貼稅率。“美方不合理地、過度使用貿易救濟措施”,王賀軍稱,“對于美方的錯誤做法,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p>
中國鋁產能已“嚴重過?!?/p>
英國《金融時報》稱,現(xiàn)在中國占全球鋁供應量一半以上,成為世界最大鋁箔生產國,而2003年時這一比例僅占18%,這一大幅增長得益于廉價的電力以及以全球最高效方式建造的煉鋁廠,“但產能的過快增長也導致過剩嚴重”,因此中國鋁箔企業(yè)紛紛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美國、歐盟等資本技術密集的市場,采購合同大、對鋁箔需求也更為可觀。在快速工業(yè)化驅動下,中國鋁箔總產量從2003年的39萬噸提高2016年的480萬噸,出口也在這一時期從4萬噸提升到108萬噸。近幾年由于中國政府推動產業(yè)結構調整,產量不斷提升,鋁箔產品種類也趨于豐富。
美“全球性關稅”第一步
王賀軍表示,美國鋁企業(yè)早在20多年前就主動退出附加值較低的鋁箔生產,轉而生產利潤較高的鋁材產品,因此美國鋁箔產量的下降和市場份額的減少是美國企業(yè)的商業(yè)選擇,并非由進口鋁箔導致。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2月28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介紹稱,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中國對美出口鋁和鋁材總額約為16.8億美元,而美國2017年1至10月份鋁和鋁材整體進口額約為139億美元,來自中國的鋁和鋁材僅占美國進口額的10%左右,而鋁箔在其中的占比并不太大。因此這一“雙反”裁決對中美貿易整體不會造成影響。何偉文稱,為保護本國產業(yè)特朗普正傾向于對鋼鐵和鋁征收“全球性關稅”,此次裁決是美國政府將其付諸行動的第一步。
對于中國企業(yè)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何偉文表示,一方面,中國應該訴諸WTO保護本國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由于走WTO的流程費時較長,中國也可以實施一些合理的反制措施。此前,中國已對進口自美國的高粱開展反傾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