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羅小麗 張靈霞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200多次提到‘人民’,就是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公交車是離老百姓很近的服務性崗位,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個窗口陣地,在這十米長的車廂里,咱要更加專注技能和服務的提升,不斷提高公交行業(yè)文明服務素質(zhì),為推動市民綠色出行、建設‘美麗晉中’繼續(xù)添磚加瓦。”這是十九大代表、晉中瑞達公交公司運營三隊801路公交司機張玉柱從北京歸來和同事分享的參會感想。
黨的十九大代表是共產(chǎn)黨員中的優(yōu)秀分子,他們中很多來自生產(chǎn)和工作一線,在各行各業(yè)作出突出了貢獻。張玉柱就是其中的一位。
張玉柱曾是老山前線的英雄偵察員。1996年轉(zhuǎn)業(yè)進入晉中市公交公司以來,二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始終以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安全第一,優(yōu)質(zhì)服務”,在公交駕駛員的崗位上,為市民的便捷出行奉獻著自己的勤勞與汗水。
每逢早班,他凌晨四點二十起床,從安寧橋步行至鑫源家具坐接送車到公司,提前半小時檢查車輛,從未遲到一次。因為公司人手緊張,他經(jīng)常都是上全天的班,而且周末不休息。當人們享用著豐盛的午餐時,他匆匆便飯下肚,又駕車奔忙在公交線上;當人們坐在電視機前的時候,他正忙于收車、檢車。夏日,他汗灑車廂;冬季,他手握冰冷的方向盤,披星戴月行駛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不忘初心,軍人退伍不褪色?!边@是張玉柱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他默默堅守的一個準則。他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運營安全和優(yōu)質(zhì)服務放在首位。每次車輛回場他都細心檢查,從不帶“病車”上路。他刻苦鉆研交通法規(guī),溫習車輛安全操作規(guī)程,認真汲取事故教訓,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工作,憑著對公交事業(yè)的一腔熱情和無限熱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城市公交運營當中,運行百萬公里無大事故,成為晉中公交的標兵、楷模。
與其他服務行業(yè)相比,公交司機不僅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而且對職業(yè)道德水準要求也比較高。由于乘客的素質(zhì)不同,難免會有一些乘客會把工作或生活中的怨氣撒到公交司機身上,也有乘客因為交通擁堵、路況差或緊急剎車避讓行人、車輛等情況,埋怨甚至辱罵司機。但張玉柱從沒有與乘客吵過一次架、紅過一次臉。2009年的一天,張玉柱開車行駛到新興文教城立交橋時,后門處一位女乘客突然使勁砸門要求下車,張玉柱耐心向乘客解釋:“現(xiàn)在停車不安全,前面不遠就是站臺。”該乘客不聽解釋突然跑到駕駛座,拽住張玉柱的衣領(lǐng)并將其員工胸卡扔出窗外。張玉柱沒有與她爭吵,繼續(xù)勸解乘客,直到事態(tài)平息。
2011年4月,在迎賓街與新建路十字路口,一輛出租車違反交通規(guī)則,行駛中蹭到了張玉柱駕駛的公交車右側(cè)后部。事故發(fā)生后,張玉柱當即下車查看,在與出租車司機商談如何合理處理時,出租車司機突然抽出一把20公分左右的刀具,捅傷張玉柱后駕車逃逸。他堅持安頓好乘客才去醫(yī)院,醫(yī)生說傷口抵近肝臟,若非肋骨擋住刀尖,后果不堪設想。住院期間,傷人者的妻子上門哭訴因子幼家貧、生活窘迫,丈夫心情煩躁以致出手傷人,希望張玉柱放棄起訴。躺在病床上的張玉柱,最終放棄了追究責任,寬恕了那位魯莽的肇事者。
張玉柱拾金不昧、真誠待客的高尚品質(zhì)也令人稱贊。2011年夏天,張玉柱收車后正在單位檢修汽車,一對青年夫妻找到張玉柱說在車上遺落了包裹,包裹里有非常重要的物品。當張玉柱仔細問清緣由后將包裹交還給這對夫妻時,夫妻倆激動地千恩萬謝。還有一次,一位乘客不慎將自己收藏的古銅幣模具遺失在車上,他找遍了車上每個角落也沒找到,萬分沮喪。張玉柱得知后,讓乘客晚上在公司等他,再仔細找找。晚上收車后,張玉柱到修理車間,將座位下側(cè)蓋板掀開后,找到了乘客遺失物品并交還給失主。失主萬分感動要請他吃飯,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每一次幫助別人都會讓自己心情平靜,感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十米車廂內(nèi),張玉柱默默地奉獻著熱情。他無愧于自己的崗位,也無愧于眾多乘客,卻虧欠自己的親人很多。
20年來,因為工作量大、公司人手緊張,張玉柱總是早上4點多起床出車、晚上10點多收車回家,又主動將調(diào)休讓給同事。20年來,他沒有為家里買過一次米、一次面,瘦弱的妻子獨自換煤氣、扛米面,只能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挪。每月僅能抽出一天回北田楊梁探望70多歲的老母親,一年也難得和孩子一桌吃幾頓飯,更不用說照顧孩子、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20年來因為工作的特殊性,是妻子撐起了這個家。但妻子手術(shù)住院時,他還是因為乘客多、任務重,讓老母親白天在醫(yī)院照看妻子,自己只能下班后再去照顧。老母親生病,也多是妻子代他盡孝。妻子雖然有滿腹的牢騷和委屈,但一看到疲憊夜歸的他時,立即煙消云散,畢竟他手中的方向盤關(guān)乎乘客安全,是夫妻就要同心同德。去年國慶期間,難得休假的張玉柱同妻兒一起回鄉(xiāng)與母親團聚,面對全家的歡笑、妻兒的寬容,這位七尺男兒內(nèi)心倍感愧疚。
全家人僅靠他一人收入維持生活,而且妻子因病兩次住院,母親因為腦梗多次住院治療,現(xiàn)在每天仍需花費幾十元醫(yī)藥費,家庭原本就不富裕。但是,愛心涌動的張玉柱仍然積極參加扶貧助學活動,借助省婦聯(lián)“春蕾橋”平臺,捐助了兩名貧困家庭兒童。他以共產(chǎn)黨員的高度自覺,積極扶貧幫困、樂于奉獻。
由于工作表現(xiàn)突出,張玉柱連續(xù)10年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2012年被評為“晉中市勞動模范”,2014年被評為“山西省特級勞動模范”,201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16年被評為“山西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2017年6月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后,妻子翻出了他所有的榮譽證書和獎章,夫妻倆一起回憶平凡的過往。如此殊榮,讓他倍感溫暖。張玉柱說,代表基層黨員出席十九大,使命莊嚴、責任重大。為此,他加強學習,到群眾中進行調(diào)研,努力把基層的聲音帶到北京。從北京歸來,他又馬不停蹄奔赴在各個機關(guān)宣講十九大精神,讓黨中央的最新決策部署落地生根。他說,到現(xiàn)在為止,已經(jīng)連續(xù)宣講了37場,每一次宣講,都是一次對十九大精神的重溫和學習,再一次體會到十九大精神的豐富內(nèi)涵。除了我要繼續(xù)深入學好、宣講好十九大精神之外,還要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以群眾容易接受的形式,把大會精神傳達到基層一線,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投身到為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偉大實踐中。
談起十九大之行,張玉柱說,“我能代表晉中300萬父老鄉(xiāng)親,代表晉中22萬名黨員,在人民大會堂投下莊嚴而神圣的一票,我很激動,也很榮幸,這對我來說是很高的榮譽。今后,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堅守一線,做好安全和優(yōu)質(zhì)服務,立足本職,把這一串串光環(huán)當作我為黨、為國、為人民努力工作的不竭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