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向明
華山是著名的中華五岳之西岳,以奇險峻秀的自然風光和底蘊深厚的人文歷史聞名于世,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是著名的中華五岳之西岳,位于陜西省渭南華陰市境內,南依秦嶺,北瞰黃渭,東眺崤函,西望長安,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總面積159.28平方公里。華山以奇險峻秀的自然風光和底蘊深厚的人文歷史成為1982年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2006年列入國家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華山景觀以奇險峻秀著稱于世,東、南、西、北、中五座主峰雄渾聳立,36座小峰羅列環(huán)繞,虎踞龍盤,氣象森森。著名景點多達320余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垂直上下的天梯、云梯等奇險冠天下,真可謂窮山岳之壯麗、盡精靈之至極。
華山景區(qū)自然景觀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臺”“七坪”“八臺”,既有奇峰險嶺、深峽幽谷、高路險道,也有懸崖坪臺、靈泉仙洞、趣石秀木,為游客帶來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
其中知名的華山西峰,海拔2082.6米,因峰頂有巨石形狀好似蓮花瓣,又稱作蓮花峰。明徐霞客在《游太華山日記》中記述“峰上石聳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西峰如一塊完整巨石,渾然天成,三面臨空,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態(tài),堪為華山形貌之代表。
游客登上西峰頂,北望八百里關中平原,平疇沃野,黃渭曲流,一望無際,南眺巍巍秦嶺,群峰疊嶂,云霞四披,若入仙鄉(xiāng)神府,一掃俗念。宋陳摶詩云:“寄言嘉遁客,此處是仙鄉(xiāng)?!?/p>
西峰一帶景點眾多,巨靈足、翠云宮、蓮花洞、斧劈石、舍身崖等,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尤以“劈山救母”故事流傳最廣。西峰上有一塊十余丈長的巨石齊茬茬的被截成三節(jié),巨石旁邊插著一把七尺高、300多斤重的月牙鐵斧,就是當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
華山全景
位于華山東峰的仙掌涯,為地殼運動及大自然風剝雨蝕造就的崖壁石紋。崖高數十米,形如巨掌,五指分明,形象逼真,稱華岳仙掌。清晨在陽光的照射下,光燦炫目,如鍍赤金。
華岳仙掌在華山諸景中獨占鰲頭,居“關中八景”之首。古人詠仙掌的詩文很多,唐王維有《華岳》詩曰:“昔聞乾坤閉,造化生巨靈。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開拆,大河注東溟。遂為西峙岳,雄雄鎮(zhèn)秦京?!碧拼娙藙⑾笠蛞皇住对佅烧啤范娒笳瘢皇廊朔Q為劉仙掌。“萬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何如掬取天池水,灑向人間救旱苗?!?/p>
華山景區(qū)文化資源豐富多彩,主要包括道教文化、祭祀文化、民俗文化(華陰老腔)等。
華山是道教有名的“洞天福地”,華山的道教活動歷史悠久,其中玉泉院、鎮(zhèn)岳宮、東道院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山上現存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余座。華山道派為中國道教的發(fā)展壯大做出了重要貢獻,也使華山成為了聞名遐邇的道教圣地。
遠古人認為華山是神仙聚居的仙方靈境,所以在原始社會后期華山就受到先民的崇祀,從傳說中的軒轅黃帝到東漢后期,歷代皇帝及黎民百姓無不對華山頂禮膜拜?!渡袝に吹洹份d,舜每5年一次,在春、夏、秋、冬分別祭祀東、南、西、北四方岳神。民眾朝山祭祀活動形成的廟會以每年3月的賽神(又稱賽祀)最為隆重,歷史最久、規(guī)模宏大。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是華山廟會的正日,這一天位于華山腳下的玉泉院等道觀將舉行誦經參拜山神的活動,華山腳下從早到晚人山人海,香煙繚繞,最為熱鬧。
近幾年,華陰老腔聲名遠播,唱響全國,成為華山景區(qū)一張靚麗的名片。華陰老腔發(fā)源于華陰市雙泉村,早在西漢時期,這里是一個軍事糧倉所在地,漕運直通當時的都城長安。帶頭船工為了統(tǒng)一大家的動作,一邊喊著船工號子,一邊用木塊敲擊船幫,這就是老腔的由來。華陰老腔剛直高亢、磅礴豪邁,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世代流傳,久演不衰。2016年央視春節(jié)聯歡晚會上,《華陰老腔一聲喊》驚艷亮相,使這一古老的藝術走向全國。
仙掌紅葉圖/崔建平
西岳廟全景
近年來,華山景區(qū)深入挖掘華山文化內涵,豐富文化旅游產品,按照“文化立山、文化興山、文化強山”的發(fā)展思路,以“華夏之根,文化之源”為重點,進一步挖掘整合華山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旅游來傳播弘揚華山厚重的歷史文化,用文化來提升華山的旅游內涵,實現景區(qū)文化、旅游協(xié)同發(fā)展。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面對新時代為旅游業(yè)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華山景區(qū)積極轉變思路,順應旅游發(fā)展趨勢,超前規(guī)劃、超前行動。當前,景區(qū)圍繞把華山景區(qū)打造成為華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及國際國內一流精品景區(qū)的目標,抓好景觀提升、設施建設、文化建設、旅游發(fā)展等重點工作,構建生態(tài)、文明、和諧、美麗的新華山,實現華山景區(qū)跨越發(fā)展。
華山景區(qū)精心策劃包裝了一批文化旅游、生態(tài)體驗、康復養(yǎng)生、休閑娛樂項目,以提升華山景區(qū)旅游承載能力及旅游服務檔次,解決華山景區(qū)“山下留客”問題。目前華山文化藝術中心、華山喜來登酒店、華山醫(yī)療養(yǎng)生中心、古柏行景觀恢復工程(南段)、華山道教學院、清新溫泉酒店、華山室內滑雪場、悅苑酒店項目均進展順利,2017年完成投資約6.7億元。按照“大華山、大旅游、大文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華山景區(qū)積極整合黃河金三角相關景點及周邊縣市旅游要素,發(fā)揮華山在大區(qū)域中的龍頭與核心作用,形成華山牽頭,其他景區(qū)聯動的“幾日游”經營模式,實現華山景區(qū)客源市場與秦晉豫金三角旅游市場對接融合,形成區(qū)域旅游資源共享發(fā)展格局。景區(qū)圍繞“奇險峻秀·大美華山”、道教名山、“華山論劍”等主題,進一步提高了華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