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鷗
(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qū)婦嬰醫(yī)院婦科病房,遼寧 沈陽 110101)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給患者帶來身心危害的同時影響其正常生活質量,需及時確診和接受正確治療。目前,治療子宮肌瘤多采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可獲得良好效果,但多數患者對子宮肌瘤本身和手術認知低下,面對手術時可出現(xiàn)恐懼感和焦慮感,不利于提升患者手術依從性[1-2]。本研究探討子宮肌瘤患者建立臨床護理路徑對滿意度、健康知識水平的干預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本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子宮肌瘤患者分組。對照組患者37例,年齡23~46歲,平均(35.25±2.13)歲。子宮肌瘤直徑3~10 cm,平均(5.24±2.11)cm。肌壁間子宮肌瘤23例,漿膜下子宮肌瘤10例,黏膜下子宮肌瘤4例。子宮全切5例,次全切10例,子宮肌瘤剔除術22例。路徑組患者37例,年齡23~46歲,平均(35.21±2.55)歲。子宮肌瘤直徑3~10 cm,平均(5.21±2.12)cm。肌壁間子宮肌瘤22例,漿膜下子宮肌瘤10例,黏膜下子宮肌瘤5例。子宮全切4例,次全切11例,子宮肌瘤剔除術22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普通護理模式。路徑組建立臨床護理路徑。①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建立。由科室護士長和具備豐富子宮肌瘤護理經驗的護士構成,根據患者和醫(yī)院實際情況,查閱相關文獻,制定符合患者實際的護理措施[3]。②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第一,入院當天。對患者進行入院評估,為其介紹住院環(huán)境、護士長、主治醫(yī)師和責任護士等,并介紹相關醫(yī)護人員資質,減輕患者的不信任感。以親切的態(tài)度和患者溝通,消除其緊張焦慮情緒。通過詳細介紹和耐心解釋,提高患者對子宮肌瘤的正確認知,糾正其傳統(tǒng)認為子宮切除后女性特征喪失和性生活受影響的錯誤觀念,幫助其建立手術信心,并協(xié)助其進行術前相關檢查。第二,入院第2天到手術實施之前。根據患者家庭情況、職業(yè)和文化水平等對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幫助其提高心理承受力,并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手術操作流程和麻醉方法、體位要求等,做好手術需準備的藥物和器械,術前常規(guī)禁飲禁食,做好腸道、備血等準備,并告知患者手術沖洗的目的,指導其在術后12 h進食,并說明術后康復要點。第三,從術后至術后第3天。給予患者常規(guī)切口護理,觀察敷料情況,并及時更換敷料。術后給予持續(xù)低流量吸氧,觀察陰道流血情況和引流液、排尿情況,給予進食指導,并囑咐患者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臥位,以提高舒適度。鼓勵患者早期活動,加速胃腸功能恢復[4]。第四,出院當天。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介紹出院后衛(wèi)生護理要點、合理飲食要點,并說明定期復查對機體康復的重要作用。③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過程。責任護士填寫臨床護理路徑表中相關內容的執(zhí)行情況,按時執(zhí)行且完成則打勾,若沒有完成則打叉,并在后面?zhèn)渥趥渥⒃蚝秃灻?。護士長和責任護士每天查房,對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實施過程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子宮肌瘤健康知識水平(包括疾病發(fā)病機制、治療認知、自我管理認知)和護理總體滿意度。
疾病發(fā)病機制、治療認知、自我管理認知每一項評分均以100分為滿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健康知識水平越高,對知識的掌握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護理滿意度采取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價,0~100分,其中,0~70分為不滿意,70~90分為滿意,高于90分代表非常滿意。滿意度=滿意率+非常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子宮肌瘤健康知識水平比較 路徑組患者子宮肌瘤健康知識水平(包括疾病發(fā)病機制、治療認知、自我管理認知)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子宮肌瘤健康知識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子宮肌瘤健康知識水平比較(±s)
P值0.000 0.000 0.000項目疾病發(fā)病機制認知(分)治療認知(分)自我管理認知(分)對照組(n=37)81.14±1.95 82.46±2.25 80.13±2.82路徑組(n=37)93.25±3.34 95.14±4.46 95.55±4.13 t值9.342 8.891 8.513
2.2 兩組患者護理總體滿意度比較 路徑組護理總體滿意度94.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9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66,P=0.012<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5],其通過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小組成員共同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為患者實施連續(xù)動態(tài)護理,可為住院患者提供從入院到出院的全程連續(xù)護理服務,避免傳統(tǒng)護理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減少護理工作不必要的重復,減少醫(yī)療資源浪費,避免康復延遲,有效保障護理質量,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同時,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各個成員積極溝通,患者和家屬積極主動參與到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中,可進一步提升護理服務質量,促使臨床護理路徑順利開展,可有效滿足患者需求,通過低成本、高品質的護理服務,獲得患者認可,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中,對照組實施普通護理模式,路徑組則建立臨床護理路徑。結果顯示,路徑組護理總體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路徑組患者子宮肌瘤健康知識水平(包括疾病發(fā)病機制、治療認知、自我管理認知)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與楊小蘭[6]等研究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患者建立臨床護理路徑有助于提升患者護理滿意水平和健康知識水平,提高其對疾病發(fā)病和治療的認知,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廣。
[1] 劉秋華,陳少芳,楊芳,等.臨床路徑病友篇在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6,37(z1):275-277.
[2] 馬麗嫻,劉滔,唐莉,等.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效果及并發(fā)癥預防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8):152-155.
[3] 徐曉艷.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學,2016,22(8):1377-1379.
[4] 姜虹,張婧婧,薛萍,等.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10):186.
[5] 胡先鋒,張娟,藤亞麗.臨床路徑護理對子宮肌瘤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健康知識掌握水平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18(8):1427-1430.
[6] 楊小蘭.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4,20(3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