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真實
(丹東市傳染病醫(yī)院,遼寧 丹東 118000)
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傅氖且环N沒有過量飲酒史以及其他明確肝損害因素造成的以彌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病變?yōu)椴±硖攸c的疾病。其癥狀主要為肝實質(zhì)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貯積[1]。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西方國家屬于一種常見疾病,在人群當中的患病率在30%左右[2],在肥胖或者DM人群當中的患病率相對比較高,高達80%左右。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日益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中患有HAFLD的患者越來越多,每年呈現(xiàn)遞增趨勢,對患者的健康生活質(zhì)量帶來巨大影響。所以,有效的預防和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對阻止疾病進展和改善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一共有48例,48例患者全部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當中的標準[3]。隨機分為兩組,各24例。其中,實驗組男15例,女9例;年齡24~55歲,平均(38.2±6.5)歲;對照組男16例,女8例;年齡26~57歲,平均(39.7±6.9)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方法
1.2.1 對照組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采取多烯磷脂酰膽堿(深圳賽諾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3068)進行治療,每次465mg,每天3次,共治療6個月。
1.2.2 實驗組方法實驗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之上采取熊去氧膽酸膠囊(Dr.Falk Pharma GmbH,注冊證號:H20100502)進行治療,每次250 mg,每天3次,共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ALT、AST、γ-GT、TG、TC、HDL-C、肝與脾CT比值以及Fibroscan值[3]。
1.4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顯效:ALT、γ-GT、TG以及HDL-C恢復正常,B超顯示脂肪肝減少>I級;有效:ALT、γ-GT、TG以及HDL-C有一定程度的改善,B超顯示脂肪肝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無效:ALT、γ-GT、TG以及HDL-C沒有任何變化,B超檢測沒有任何改變[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總體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情況對比Table 1 Effect comparis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血脂以及肝與脾CT比值情況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ALT、AST、γ-GT、TG以及TC均低于對照組,HDL-C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ibroscan值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ibroscan評分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Fibroscan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血脂以及肝與脾CT比值情況對比±s)Table 2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blood lipid and liver and spleen CT contrast ratio situation±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血脂以及肝與脾CT比值情況對比±s)Table 2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blood lipid and liver and spleen CT contrast ratio situation±s)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項目ALT(U/L)AST(U/L)γ-GT(U/L)TG(mmol/L)TC(mmol/L)HDL-C(mmol/L)肝與脾CT比值治療后70.3±11.5 65.2±10.7 87.2±14.4 2.0±0.2 5.2±0.7 1.4±0.1 0.81±0.16實驗組(n=24)治療前113.7±17.7 118.1±18.7 176.3±29.5 2.7±0.3 6.2±1.3 1.2±0.3 0.74±0.12治療后39.4±7.2a 38.2±6.1a 60.1±9.7a 1.1±0.1a 3.8±0.5a 1.7±0.3a 0.86±0.14a對照組(n=24)治療前107.1±16.5 122.6±21.4 173.6±27.5 2.6±0.4 6.1±1.1 1.1±0.2 0.71±0.12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ibroscan值情況對比(±s)Table 3 Fibroscan value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ibroscan值情況對比(±s)Table 3 Fibroscan value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s)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Fibroscan值(kg/m2)26.32±3.37 25.23±1.43a 26.11±3.51 26.07±1.72組別 例數(shù)實驗組 24對照組 24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臨床當中屬于一種常見的肝臟疾病,與酒精肝相類似,然而患者沒有過量飲酒史,屬于代謝綜合征的一部分[5]。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病率相對比較高,在肝臟疾病患者當中的發(fā)病率要比病毒性肝炎低。另外,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日益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中飲食結(jié)構(gòu)也悄然發(fā)生變化,進而使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越來越多,每年呈現(xiàn)遞增趨勢。產(chǎn)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病機制包括有以下幾點:①機體向肝臟當中輸送游離性脂肪酸過多,使肝細胞對其攝取,同時應用在合成TG量也發(fā)生相對應的增加,造成肝臟當中的脂肪大量蓄積[6];②當肝細胞合成TG的能力與分泌TG的能力出現(xiàn)差異的時候,前者明顯要大于后者,也許會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③當肝細胞線粒體當中對脂肪酸的氧化通過能力明顯降低的時候,為了能夠避免細胞當中的脂肪酸蓄積中毒的現(xiàn)象發(fā)生,肝細胞會采取加速合成的方式容易引發(fā)非酒精性脂肪肝;④當機體無法充分發(fā)揮合成或者分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功能的時候,使TG排泄量明顯降低,造成脂肪在肝細胞當中大量蓄積[7]。
根據(jù)相關(guān)研究表明[8],多烯磷脂酰膽堿是從大豆當中高度濃縮提取出來的一種磷脂,與內(nèi)源性卵磷脂有著相類似的化學結(jié)構(gòu),在人體當中無法自身構(gòu)成,然而由于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乳酸、油酸等,與機體當中的磷脂相對比在功能方面更加具有優(yōu)勢。多烯磷脂酰膽堿在肝臟聚集,以整個分子積極與肝細胞和細胞器相結(jié)合進入到細胞膜當中,維持多個膜功能,使細胞膜的流動性明顯增加,對細胞色素的P4502E1的含量和活性給予有效抑制,使過氧化氫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相關(guān)活性明顯加強,對肝細胞膜給予有效保護。
根據(jù)相關(guān)研究表明[9],熊去氧膽酸膠囊在正常人體當中的含量非常低,不足總膽汁的4%,其親水性更好。另外,熊去氧膽酸可以使血脂和膽汁酸的毒性明顯降低,使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明顯提高,對線粒體給予有效保護,使細胞凋亡和單核細胞產(chǎn)生細胞因子給予有效抑制,肝細胞脂肪浸潤明顯減輕,對膽固醇的轉(zhuǎn)化和排泄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10]。本文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總體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ALT、AST、-GT、TG以及TC均低于對照組,HDL-C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ibroscan評分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Fibroscan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與上述相關(guān)報道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非酒精性脂肪肝采取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膠囊治療的效果可靠,可以使患者的血脂代謝和肝臟功能得到明顯改善,使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一步提高,在臨床當中得以廣泛應用。
[1] 曹榮,胡旭東,柏濤,等.熊去氧膽酸與?;切苋パ跄懰崧?lián)合多烯磷脂酞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房,2015,24(4):365-367.
[2] 陳瀟迪,熊全,張霹云,等.多烯磷脂酞膽堿對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觀察[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5,15(6)548-550.
[3]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5,18(3):163-166.
[4] 關(guān)麗明,方亮,胡軍,等.多烯磷脂酞膽堿(易善復)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酒精性肝病的臨床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5,12(22):69-71.
[5] 劉義,徐偉松,范輝,等.復方甘草酸昔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酞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臨床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4,23(5):502-503.
[6] 楊崎恩,蔣亦明,陸宇紅,等.雙環(huán)醇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酞膽堿與熊去氧膽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對比[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15,38(4):243-245.
[7] 趙彬,孫巖,婁洋.多烯磷脂酞膽堿聯(lián)合?;切苋パ跄懰嶂委煼蔷凭灾拘愿尾』颊忒熜в^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27(5):29-30.
[8] 占國清,譚華炳,李芳,等.熊去氧膽酸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酞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療效觀察[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5,27(1):5-8.
[9] 曾云波.地衣芽抱桿菌與多烯磷脂酞膽堿聯(lián)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療效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5,26(1):5-7.
[10]王宏偉,曹麗麗,樊民強.多烯磷脂酞膽堿聯(lián)合非諾貝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臨床療效[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22(3):42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