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超,蔡娟,楊月娥,么剛,雍敏
(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yī)院CT室,黑龍江大慶 163001)
脛骨平臺是膝關節(jié)的重要連接點與承重點,但由于該處主要由松質骨組成,在跌倒、交通肇事等各種暴力因素時,極易發(fā)生骨折,脛骨平臺骨折屬于關節(jié)內骨折,如診斷、治療不及時,可影響預后,演變?yōu)橄リP節(jié)功能障礙性疾病。膝關節(jié)X線正側位片是以往診斷脛骨平臺骨折常用的檢查方法,但對部分骨折可出現漏診,分型亦不夠準確,對頸部的劈裂和塌陷程度更是難以評估。隨著多層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廣泛臨床應用,其特有的三維(Three-dimensional,3D)重建技術能夠從多方位觀察病變,在骨關節(jié)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臨床價值。該研究對該院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82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術前行膝關節(jié)DR正側位片和MSCT 3D重建檢查,并與手術結果對照,比較二者對脛骨平臺骨折診斷與分型的價值。
選取大慶油田總醫(yī)院擬診脛骨平臺骨折的8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49例,女33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5.48±18.53)歲;受傷距就診時間為1~14 h,平均就診時間(8.05±3.62)h;受傷原因:交通肇事51例,高空墜落24例,砸傷5例,摔傷2例。術前均膝關節(jié)DR正側位片和MSCT 3D重建檢查。
采用飛利浦公司生產的iCT機掃描,取仰臥位,腳先進,參考DR片以膝關節(jié)為中心,確定掃描范圍。掃描參數:電壓120 kV,電流200 mA,球管旋轉速度0.8s/轉,探測器寬度 256X 0.625,掃描層厚 5 mm,重建層厚0.625 mm,重建間隔0.625 mm。數據傳輸至EBW工作站,進行三維重建,包括多層面重組(MPR)、表面陰影遮蓋(SSD)、容積再現(VR)。
由2名主治醫(yī)師以上的高年資醫(yī)師參考Schatzker分型標準[4],采用雙盲法進行脛骨平臺骨折診斷和分型,如有異議經討論后確定。比較DR和MSCT 3D重建診斷與分型的準確性。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手術結果證實,I-VI型脛骨平臺骨折分別為14例、15例、11例、12例、19例和11例,與術后結果比較,MSCT 3D重建對I-VI型脛骨平臺骨折分型的準確率均高于DR,但二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MSCT 3D重建對脛骨平臺骨折分型的總體準確率為95.12%,明顯高于DR的81.7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MSCT 3D重建對髁間嵴和腓骨小頭骨折的診斷率為96.34%和95.12%,明顯高于明顯高于DR的70.73%和64.6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DR與MSCT 3D重建對脛骨平臺骨折診斷與分型比較[n(%)]
表2 DR與MSCT 3D重建檢出髁間嵴和腓骨小頭骨折情況[n(%)]
脛骨平臺骨折是臨床較為常見的關節(jié)內骨折之一,而脛骨平臺的解剖結構較復雜,在脛骨平臺骨折同時還可能伴有周圍結構的損傷,導致脛骨平臺骨折的類型復雜多樣[3],每種類型骨折的治療方案亦不盡相同,如診斷與分型不準確,可能延誤病情,影響患者預后,嚴重者可導致膝關節(jié)功能障礙,降低生活質量。DR等普通X線檢查具有簡便、經濟、無創(chuàng)等優(yōu)點,仍是目前臨床診斷骨關節(jié)疾病常用的檢查方法,其初步診斷骨關節(jié)骨折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1]。但DR片為二維圖像,多種解剖結構相互重疊,不能清晰顯示關節(jié)塌陷等情況,難以對脛骨平臺等復雜關節(jié)骨折進行診斷與分型[4]。
MSCT 3D重建技術通過容積數據進行MPR、SSD、VR等多種重建,能夠為臨床提供清晰、直觀的立體圖像,可以多角度、旋轉觀察圖像,能夠更加清晰的觀察骨折線走向、斷端移位程度及關節(jié)面塌陷程度等,有助于對脛骨平臺骨折進行準確分型,評估損傷程度,而且VR成像能夠幫助外科醫(yī)生確定手術入路與手術方案[5-6]。該研究結果顯示MSCT 3D重建對IVI型脛骨平臺骨折分型的準確率均高于DR,但二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SCT 3D重建對脛骨平臺骨折分型的總體準確率為95.12%,明顯高于DR的81.7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研究結果相符[6]。
另外,脛骨平臺骨折常常伴有髁間嵴與腓骨小頭骨折,以及周圍韌帶損傷,而且脛骨平臺損傷越嚴重,髁間嵴與腓骨小頭骨折的發(fā)生率越高,鄭軍等[7]研究認為,MSCT 3D重建對髁間嵴和腓骨小頭骨折的診斷能力明顯優(yōu)于DR,該研究結果顯示,MSCT 3D重建對髁間嵴和腓骨小頭骨折的診斷率為96.34%和95.12%,明顯高于明顯高于DR的70.73%和64.6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鄭軍等報道相近。
綜上所述,MSCT 3D重建技術能全面、立體、直觀地觀察脛骨平臺骨折情況,對脛骨平臺骨折分型準確率明顯優(yōu)于DR,可為外科合理制定手術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