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野
“洋畫”是用長方形厚紙片制作的畫片,面積略大于火柴盒封面。上面印有歷史故事、花鳥魚蟲、戲曲人物等,有的畫片背面還印有與畫面圖案相匹配的謎語。在昆明,50歲以上的男士兒時幾乎都玩過“拍洋畫”這種游戲:孩子們把一張張洋畫合在一起,擺在地上,輪流用巴掌去地上拍,或者用手中的洋畫去拍地上擺的洋畫,能拍翻即可贏走。男孩們不僅可以炫耀誰贏的洋畫最多,甚至可以把贏來的稀少的、繪畫精美的“洋畫”與小伙伴換成課本和鉛筆等文具。
花鳥圖案洋畫
“洋畫”是如何在昆明流行開來的呢?清朝光緒后期和宣統(tǒng)年間,門戶開放以后,香煙從海外傳入我國,它和鴉片一樣,最早也是由英國商人販運而來。經(jīng)歷過鴉片毒害的中國人,對剛到來的香煙,都懷有戒備之心,1912年4月18日,昆明《華南新報》還刊出過一則題為《香煙宜禁》的消息。1914年,英美煙公司“三炮臺”(ThreeCastles)牌卷煙剛運銷到我省的時候,同樣不被老百姓認可,在云南不太好銷售。英美煙公司為增加“三炮臺”香煙營業(yè)額,除講求質(zhì)量外,還想出種種類似今天“大酬賓”的辦法來吸引顧客?!把螽嫛北闶瞧渲幸环N促銷方式。在每包“三炮臺”香煙中都附有“洋畫”一幅和一張“獎券”,消費者只要攢夠25張券便可憑券兌換鍍金相架1座。這種促銷方式非常有效,迅速為外煙打開了云南的市場,加之香煙吸食方便,不像水煙筒、煙斗那樣麻煩,一煙在手,只需劃一根火柴即可吸用,慢慢地,城里人接受了它,后來更多品牌的外國香煙大量進入云南,僅云南一地,每年流向英國的香煙費用高達幾十萬銀元。在“提倡國貨”的愛國之心促使下,為了發(fā)展地方民族工業(yè),與英國人爭奪市場,抵制洋貨,有識之士開始開辦中國人自己的卷煙廠,創(chuàng)辦地方品牌,與“洋煙”抗衡。云南香煙工業(yè)史上,不乏披荊斬棘、苦心經(jīng)營的開拓者,比如:今天仍在生產(chǎn)的“大重九”牌香煙創(chuàng)始人——庾恩錫(著名歌手庾澄慶的爺爺,昆明崇仁街的庾園、大觀樓庾家花園、白漁口“磊樓”的設計者及主人)。
昭君出塞洋畫
香煙粘貼廣告
大重九香煙廣告
庾恩錫早年在日本學習過園藝,回國后任過水利局局長、昆明市市長等職,1918年他離滇前往京、滬一帶考察,看到香煙市場的光明前景,決心從商。1919年冬,庾恩錫在上海民國路開設了南方煙草公司,并集資購買了一批卷煙機器。僅半年時間,先后制出了“黑龍?zhí)丁?、“重九”、“七七”等三種牌號的香煙,發(fā)售市場。首先在上海問世的“重九牌”香煙殼圖案,為兩個“九”字支撐著一朵菊花,寓意紀念云南“重九光復”。1922年10月,他將廠搬回昆明,創(chuàng)辦了“亞細亞煙草公司”,并將”重九牌”香煙殼的圖案改為“光復樓”的圖案,樓的正中加了個尖頂閣樓。
更換重九香煙商標啟事
20世紀20年代初,昆明的香煙市場上仍由“英美”和“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所壟斷并平分秋色。庾恩錫力圖奮起直追,繼續(xù)生產(chǎn)“重九”、“合群”等牌號的香煙。眼見同業(yè)競爭日趨白熱化,為求自身生存,不能不在產(chǎn)品上推陳出新。新牌號的“大重九”牌香煙正是在這種競爭中產(chǎn)生的。為擴大消費市場,庾恩錫不僅在報紙上登出了廣告:“大重九香煙問世,品質(zhì)精美,定價低廉,愛國同胞,請君嘗試之!”也采取了“英美”的促銷方式,在每包煙中附設一張“洋畫”。只要洋畫數(shù)量積累到 10張就可以免費換一包“大重九”。這些“洋畫”的主要內(nèi)容是取材于中國的古典名著,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廣為流傳的還有“二十四孝圖”以及各地風景名勝圖片等等。其正面印有相關人物,背面印有各卷煙廠商的廣告語、地址等信息。這些“洋畫”不僅提升了大重九香煙的銷量,這種“洋畫”的促銷方式一直沿襲到了“公私合營”之前,由于香煙屬于大眾消費品,因此“洋畫”存留在民間的也相當多,孩童間“拍洋畫”的游戲在昆明廣為流傳。
大重九廣告
20世紀30-40年代是云南煙草發(fā)展的黃金季節(jié),各種公辦、民辦、合股的煙廠紛紛粉墨登場,省內(nèi)外的商辦香煙企業(yè)也是此起彼伏,諸如有合盛煙廠的“景星牌”、新華廠的“金鷹牌”、友合廠的“新鼎牌”、利民煙廠的”綠劍俠”、環(huán)球公司的“環(huán)球牌”等各種牌子的香煙推陳出新。在激烈的競爭中,“亞細亞煙草公司”逐漸被淹沒,1930年,改為官辦南華煙草公司?!按笾鼐拧币粏柺谰驮谄D難中度過,幾度停產(chǎn),直至1943年云南紙煙廠成立后,“大重九”香煙才得以獲得了新生,在廣大勞動人民心目中,它已經(jīng)扎下深深的根,延續(xù)了90多年的品牌奇跡,直到今天,仍然是云南煙草當中的領頭羊。
今天,透過一張張精美的“洋畫”,不僅可以讓我們追憶小時候單純的“游戲”,還能從中看到一二云南卷煙的發(fā)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