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巧紅
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是要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而科學素養(yǎng)提升的責任則必須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傳統(tǒng)的科學教學是教師講授,學生聆聽,間或互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物理課堂教學越來越規(guī)范教師的講授時間,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合作學習,踴躍展示。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限時講授,學生積極合作踴躍展示呢?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功能,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互相促進,互相幫助,互相啟發(fā),讓孩子們在合作過程中更好地開拓智力,放開思路,提升素養(yǎng)。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并在此過程中進行各項數據的對比分析,不斷調整合作過程,綜合學得課堂理念以及物理學科的特點,實施一對一分層合作學習,在學生自身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教學。
在物理課堂上,一個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采用傳統(tǒng)思維上的一對一教學,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實施的一對一教學是將全部學生按照成績和能力分為兩組,按照每次測試成績的不同,組員呈動態(tài)分布,而后參照田忌賽馬的方式進行一一對應,上對中,中對下,剩下最后一個同學和老師進行對應。這樣的組合和多人一組相比,學習效果更加明顯。同一小組的兩個同學在課堂上比鄰而坐,正常情況下教師在點撥思路的過程中成績好的同學能夠完全理解,或許有部分被幫扶的同學在聽老師第一遍幫扶的時候不能完全理解所學內容,這時候一對一小組的另一個成員就主動詢問,如果同伴未能完全理解就幫助其進行理解所學知識;如果同伴能夠理解,那么幫扶同學也要要求被幫扶的同學再將思路陳述一遍,這樣事實上小組內的兩個同學都經歷了第二次的學習過程。小組內的兩個同學的學習情況和理解水平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優(yōu)等生對于所學知識點的學習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解水平,還要內化后借助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而理解水平和表達水平的提高又加速了學習的進度。因此一對一互助小組在加速知識的學習,推進能力發(fā)展和技能形成的進度,提高學習效率,強化學習效果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優(yōu)等生作為后進學生的小老師,在幫助同組同學的過程中不但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思維能力,也增強了助人為樂的精神和主人翁責任感。實踐證明,這樣一對一互助合作小組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在學科知識,科學探究,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個層面的全方位的發(fā)展。
例如八年級上冊《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教學歷來是孩子們學習的難點,有的時候遇到班級整體生源素質較好,那么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最后只要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小結就能夠順利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但是更多的時候,整體生源的素質不及姜堰城區(qū)學校學生的素質,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弱,盡管在教學過程中也嘗試進行“同質分組”“異質分組”等分組合作學習,但是不少時候,組長還是對老師進行抱怨“某某同學,講給他聽了多少遍仍然不會做”,四人小組或者六人小組,因為組員相對較多,組長照顧不過來,成績中等的同學又漠然置之,認為幫助后進學生是組長的責任,我把自己的成績弄好就行了,導致個別后進學生因為長期得不到關心而完全不明白所學內容。多年教學實踐證明,盲目的自主合作導致很少有學生能夠完整歸納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對于物距、像距以及焦距等數據的分析和處理相當含糊,最終對于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只能選擇機械記憶,而不能做到真正理解。一旦遇到相關的實際問題,處理的時候就容易茫然,感覺不知所措。這樣的學習不僅沒有能夠讓學生嘗到探求新知的快樂,反而讓他們產生了畏難情緒。小組合作學習原本是沖著解決問題來的,結果沒有能夠有效解決問題,而一對一學習小組能夠快速達成教學目標。在教學這一知識點時,我先讓優(yōu)等生完成實驗探究,另一成員進行輔助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加強巡視,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并讓相對后進的同學及時記錄優(yōu)等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在順利完成探究實驗并得出正確的數據之后,由優(yōu)等生輔導后進學生完成實驗,小組內成員都有機會進行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機會,最終能夠成功突破,徹底改變四人或者六人小組合作時,有人操作,有人觀望,還有人發(fā)呆的現象。
再如在初三電學學習過程中,電路分析在開始時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放任這種難度存在,那么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畏難情緒。采用一對一的小組合作方式,教師如果點撥之后詢問幫扶同學,哪怕有一個同學沒有能夠掌握,教師都要轉變思路,換個方法,確保幫扶同學人人都能掌握。對于被幫扶的同學,盡管不能完全懂,但是他們仍然很努力的聽講,因為待會兒小老師要講解給他聽,他還要講給小老師聽。況且人都有上進之心,被幫扶的同學也渴望能夠邁入小老師行列,事實上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只要努力考好了,角色的轉換隨時都有可能,因此課堂上存在著你追我趕的喜人局面。
物理教學是一門科學,它有規(guī)律可循;物理教學又是一門藝術,它有著獨特的個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預設,不斷優(yōu)化課堂組織的形式,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讓學生的素養(yǎng)能夠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