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富
這幾天氣溫驟降,冷風(fēng)像長著眼睛似的直往身上鉆。街上的行人都縮著脖子,雙手藏在口袋里,步履匆匆。這樣的天氣,也就適合待在室內(nèi)圍爐烤火罷了。雪花就這樣紛紛揚揚地飄了下來??上С菂^(qū)溫度太高,雪花時斷時續(xù),根本堆不起來。
有好事者說,干脆咱們上山看雪去。大家都說好,于是一幫文友開著汽車就朝山上跑。山上離城區(qū)不過二十來里地,可是早就飄起了鵝毛大雪。那雪一陣緊似一陣,漫山遍野都是銀裝素裹,曾經(jīng)熟悉的山路,居然找不到了。我們只得把汽車停在山腳下,一行人憑著記憶往前走。大家的手里都抓著木棍,既可以防止跌倒,也可以探路。一腳踩上去,那雪就沒過了腳踝。就這樣在雪地里走了一會兒,有些人的鞋子就被雪水浸濕了,冷得叫苦連天。另一些人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還有一些人即興開始朗誦一些歷代描寫雪景的詩文,玩得不亦樂乎!
文人愛雪,古今亦然。雪晶瑩白凈,一直以來,就頗受文人青睞;雪可玩可塑,千百年來人們都非常喜歡它。冬天萬木凋零,寒風(fēng)襲人,然而雪花卻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更何況,我們這里是南方,一年難得見回雪景,就更加讓人珍惜了。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边@是多么有意境的一副青墨山水:在人跡罕至的冬日江面上,一笠翁一扁舟,這就像一場精心策劃的行為藝術(shù),唐人柳宗元博得了后世的無限感概。詩人將內(nèi)心的苦悶與孤獨表露無遺,高調(diào)地彰顯出自己冰清玉潔,不肯與當(dāng)權(quán)者同流合污的心態(tài)。
賞雪是件雅事。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十二月》中寫道:“豪貴之家,遇雪即開筵?!笨梢娰p雪不過是宴請的天然藉口。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記載:南宋臨安人不僅在家中設(shè)宴邀請親朋好友賞雪,而且還喜歡在西湖玩雪船。船駛向湖中后,放眼四周,人們會看到遠(yuǎn)山堆銀,樓臺殿閣上到處銀裝素裹,令人心曠神怡。
明代的張岱號稱雪癡,他在《陶庵夢憶》中記述了自己在西湖買舟賞雪的過程:崇禎五年十二月,住在西湖。大雪下過三天之后,湖中靜無一人,于是他乘坐在設(shè)有火爐的小船上,滑向湖心亭賞雪。天地之間一片雪白,湖上只能看見一條長堤,一座湖心亭,一只小船,還有幾個船中人。來到湖心亭,他看到兩個人坐在氈子上對飲,旁邊有一個侍童正在為二人熱酒。二人見到他后高興地說:“沒想到湖中還有同道人有此雅興!”于是二人邀他一起喝酒。他喝了三大碗酒準(zhǔn)備離開時,問二人姓名,才得知二人是金陵人。乘船返回時,船夫說:“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苯鹆昱c杭州,相隔數(shù)百公里,在交通落后的明代,不管是騎馬還是乘船,應(yīng)該都要費些時日。而兩個金陵人,為了在西湖湖心亭賞雪飲酒,肯定要花費不少的銀兩??墒窃谒麄冄壑?,在西湖湖心亭賞雪飲酒,是人生一大樂事,那些金錢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過在農(nóng)人的眼中,下雪其實再正常不過。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瑞雪兆豐年,他們已經(jīng)開始盤算,來年莊稼又該多收三五斗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