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年貨,已成為老百姓約定俗成的傳統(tǒng)。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商品琳瑯滿目,購買快捷便利,因此,建議大家一次采購量不宜過多,像生魚、生肉等食品采購量能維持在1~3天即可;熟肉、豆制品、油炸食品等采購量盡量不超過1天;綠葉蔬菜只需購買1~2天的食用量就可以了,當然現買現吃是最好的。
采購后的食品應分門別類的進行儲存,并注意生熟分開,預防食物中毒。凡需進入冰箱的食品,必須保證新鮮、干凈。散裝雞鴨魚類,要先清除內臟、沖洗干凈后,切割成一次能吃完的數量分類包裝,放入冷凍室;蔬菜類食品儲存前一定要將蔬菜破損、發(fā)芽或變質的部分徹底剔摘,裝進塑料保鮮袋里。放置冰箱時,請注意不要貼近冰箱內壁,避免凍傷;主食類如饅頭、花卷、豆包等,由于其中的淀粉易出現淀粉老化,食用時口感變差,故暫不食用的主食應放在冷凍室中保存,食用時提前取出即可;食用油、堅果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應放在室溫涼爽、通風、避光處保存。
家宴的設計應在多素少葷的原則上,力爭做到:原料多樣化,下料精準化,制作簡單化,光盤經?;?。具體方法:普通家宴按每人一個菜、一兩左右的主食即可。
家宴設計舉例:人數14,其有4位老人,6位中年人,4位青少年。菜譜中涼菜和熱菜共計14個,由于中老年人的比例大,故盛菜器皿選用的均為6寸小盤(若年輕人多時,可選擇8寸大盤)。4種主食的總量約為1000克,平均每個人的攝入量也只有70克左右。
飯菜略有“結余”時,經過合理加工,完全可以食用。關于剩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主要是指蔬菜。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從土壤中吸取含氮物質,轉化成氨基酸,進而獲得蛋白質來促進自身的生長,而土壤中的含氮物質有一類為硝基態(tài)氮,如硝酸鹽,首先還原成亞硝酸鹽,進而逐步還原成氨,因此植物性食品基本上都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只是糧谷類食品由于食用部位為植物的籽實,因此亞硝酸鹽含量略低,蔬菜由于食用部位多為植物的莖葉,因而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較高。但是,烹調后的蔬菜,由于加熱,植物本身的酶被高溫破壞,而烹飪前的清洗會除掉一部分細菌、烹飪過程的加熱又會除掉大量細菌,因而烹飪后的蔬菜存放一段時間并不會大大增加亞硝酸鹽的含量。但由于蔬菜中本身就含有較高水平的亞硝酸鹽,故剩余蔬菜存放盡量不超過24小時,涼拌菜就更要小心了。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亞硝酸鹽本身沒有致癌性,但它可以作為致癌物的前體物,和蛋白質的腐敗產物胺結合成亞硝胺類物質,而亞硝胺類物質是具有致癌性的。亞硝酸鹽不是致癌物,其產生需要一定的條件,由亞硝酸鹽合成亞硝胺同樣需要一定的條件,只要合理儲存,不會出現安全問題,因此剩菜剩飯是可以吃的。
首先要把剩余飯菜進行分類,并按照數量的多少分裝在不同的保鮮盒內,最好是一餐可以吃完的數量,這樣就避免了反復加熱的問題。
剩余食物的儲藏位置也很重要。最容易變質的食物,如豆制品和海鮮,應當放在冰箱下層深處,或者零度保鮮抽屜當中,因為這里的溫度最低。水分含量較低的炸魚、炸丸子之類,或者比較咸的腌肉、咸魚,則可以放在略微靠外的部分,因為這里溫度相對較高,特別是冰箱開門時溫度不夠穩(wěn)定。剩的果汁之類可以放在冰箱門的位置,果汁含果酸,細菌不易快速繁殖。
此外,生熟一定要分開,碼放整齊,合理利用空間。若過多的食物堆積在一起,冷氣流通受阻,會使食物的外部溫度低于內部溫度,最終導致食物的腐敗變質。
盡管剩菜剩飯在合理儲存的基礎上是可以食用的,但任何種類的冰箱都無法阻止某些營養(yǎng)成分(如氨基酸、礦物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的分解或丟失。此外,冰箱不是食物的“保險箱”。低溫可減弱食品中一切化學反應速率,延長微生物繁殖所需的時間,但并不能停止其化學反應的進行,也難以將食品中微生物全部殺滅。因此,剩菜剩飯或食物都不宜長時間保存在冰箱中。
節(jié)假日剩菜剩飯最多的就是葷菜和主食。葷菜主要為人體提供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雖然加熱會損失一些維生素,但其中的蛋白質基本不會受到影響,只要加熱合理,完全可以保存1~2天。而葷菜當中,最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發(fā)生變質的當屬水產品。魚蝦蟹貝類等水產品常常會被耐低溫的微生物污染,而這些食物烹調時為保持鮮嫩和原汁原味,加熱時間都較短。若加熱不徹底,未能殺死所有微生物,即便在冰箱中冷藏,微生物們也會有繁殖的機會,繼而帶來安全風險,因此,剩余的水產品菜肴要單獨存放,不和其他肉類混合,并且要單獨加熱處理。
菜品熟制后,尤其帶有湯汁的肉類,放置一段時間,湯汁水分減少、濃縮并會慢慢浸入入到肉質內部,口感較重。因此,剩菜在徹底加熱時,可適當加水,再放入一些適合燉煮的食材,如木耳、海帶、土豆、筍、蘿卜等,既可改變口味,減少鹽量,同時菜品的重新搭配,又能攝取更多的營養(yǎng)成分。
加熱剩菜時改變食材的形狀,既有利于加熱徹底,又能提高感官形狀,比如把大塊肉切成肉丁或肉絲,再搭配一些合適的蔬菜,一道新菜制作完成。此外,通過改變菜肴口味,如添加甜酸味、麻辣味、咖喱味等,也能達到翻舊如新的目的。
主食的加工很方便,米飯可以加入南瓜、白薯、小米、豆類等加水熬制成各種新粥;可以做成蛋炒飯、什錦炒飯等;還可以加入青菜做成燙飯。剩余的水餃可蒸制或油煎。年糕由于冷卻后堅硬,難以消化,蒸制或煎炸效果俱佳。
剩菜剩飯分兩種,一種是熟制后,馬上裝盒保留的;另一種就是大家吃過的剩余飯菜。第二種保質期更短,無論采用哪種加工方法,都要加熱徹底,整體加熱溫度需要到100℃,并保持沸騰5分鐘以上。如果肉塊比較大,一定要增加煮、蒸時間,或者把肉塊切碎,再重新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