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芝
2017年3月4日,李健作為“逆戰(zhàn)歌手”,再次來到《歌手》(!"#!$%&")的舞臺。演出完畢,所有歌手聚集在一起,大家紛紛對李健拋出問題,李健用他的幽默機智巧妙回答,贏得陣陣掌聲。
導演洪濤問李健:“再次來到《歌手》,有什么感覺?”
李健回答說,感覺特別“穿越”,就像大學畢業(yè)之后參加了工作,有一天公司領導突然說“你的文憑不好使,再讀一遍”,這是第一感覺。第二是對這里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依然是您,尤其是您說話的方式”。借用林志炫的話說,陌生的則是又有新的歌手、新的歌產生,可以介紹給更多的知音,認識更多的人。
李健先用“補文憑”這個巧妙的比喻來述說自己的感受,讓人忍俊不禁又點頭稱是。接下來用了“熟悉”和“陌生”這一對反義詞來說自己的感受,還不忘幽默導演一把,引得洪濤直喊“討厭”,大家哄堂大笑。這番話,有比喻、有反義詞,又有對導演的幽默,可謂妙趣橫生。善用修辭方法和特殊詞語,找到某人的特征,就能讓你的話語妙趣橫生。
李健在那一場演唱中,被觀眾評為第二名,就有人問他有何感想。李健答:“第二名,我沒太敢想,因為對手的確很強。我想到我前年第一次參加《我是歌手》時的第一場,得了第三名,似乎我這個重讀生,好像成績還進步了一些。不過,還是特別感謝大家,兄弟姐妹們承讓了。”
接著,李銳補充說,其實,這首《異鄉(xiāng)人》大家并不太熟悉,只希望在異鄉(xiāng)很多的腳手架上,在工廠里聽到這首歌的人能感受到一絲溫暖,感覺到幸福。
得了第二名的李健先用“對手的確很強”表揚同仁,讓名次不好的歌手心里很舒服。然后又用了一個“重讀生”的比喻呼應上面的“補文憑”,這樣,兩個問題能前后照應,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語言功底。最后不忘回到本次問題的主旨,感謝大家。這番話,兩次照應,可謂嚴謹。
張杰問李?。骸拔曳浅O矚g你寫的歌,記得2008年的時候,我就向你邀過歌,你還記得嗎?這么多年了,怎么樣了呢?”
李健說:“我覺得張杰的聲音變高了,大家覺得是嗎?”大家都表示有同感,張杰也頻頻點頭承認。李健繼續(xù)道:“以前我感覺你的聲音沒有這么高,我要是以前就給你寫歌就委屈你了。但是,我現(xiàn)在感覺你的聲音還能更高,所以,我還要再等?!?/p>
顯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李健沒有給張杰寫歌,算是失約,面對張杰的“討債”,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先道歉,然后解釋原因,最后表明一定努力“還債”。李健卻另辟蹊徑,從表揚張杰開始,說他的聲音越來越高,所以才沒有寫歌。但還是不能“還債”,因為你還會更好。這番解釋,讓“討債人”心里舒服,更使自己這個“負債人”顯得情意綿綿。所以,遇到自己沒有做好的事情,先中肯地表揚對方,就為自己贏得了主動權,也盡顯機智和誠意。
洪濤說:“健哥來了以后,我們的氣氛活躍了很多。”李健為什么能活躍群體的氣氛,除了他的幽默機智外,在上面的話中,讓我們看到的是他謙虛、善于贊美他人的品質。正是這樣的品質,才出幽默機智,才能活躍氣氛,也使聽到他的話的人更加喜愛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