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第十小學 江西撫州 344000)
數學是屬于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而小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學習中會比較吃力,加之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中,學生難以深刻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如果將網絡資源應用其中,不僅豐富了教學資源,還能更好的解釋和表達教學內容,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1]。本文針對網絡資源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進行了綜述。
在授課之前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再利用網絡查閱、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源,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從而更為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比如在學習《表內乘法》的時候,如果教師在課堂中直接進行知識點的講解,由于學生沒有系統(tǒng)性的接觸過相關概念,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尋找與學生興趣相契合的資源作為切入點。動畫片最能引起小學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拿出《熊出沒》中的圖片,光頭強、熊大、熊二每個角色4張,讓學生思考圖片的總數量,學生看到感興趣的動畫片,就會更加投入到學習中,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學習,從而讓課堂活起來,也讓教學質量更有保障。
數學源自于生活,而生活中到處都有著數學的影子,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將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方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課堂中教師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引導,讓學生去關注生活中的數學,還可以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答生活中的難題,從而讓學生愛上數學[2]。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時,可以從網絡上尋找乘坐公交車的圖片或視頻,“這是很多學生每天都會乘坐的公交車,有沒有人數過車上有幾個座位?”,再帶領學生通過圖片或視頻去數一數具體的座位數量,之后提出問題“車上有24個座位,第一站上車12個人,第二站下去5個人,車上最多還能乘坐幾個人?”,這樣就讓枯燥的數學計算題變得生動起來,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動起來,在課堂中去實際模擬,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混合運算,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
小學生知識的學習,主要是在相應的情境下,通過交流、協作、信息共享等方式所獲得,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打造逼真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生置身于相應的情境中,通過體驗和感受,也能更好的去理解數學知識,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3]。比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從網絡上將不同面額人民幣的樣幣打印出來,講解完基礎知識后,再營造一個商店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老板和購買者,學生會踴躍的參與,在體驗購物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還能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掌握人民幣的相關知識;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與父母一同去銀行的時候,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去理解人民幣的存儲等知識,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數學知識學習和應用的能力。
數學教學有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有時即使知道結果卻很難說出其中的道理,媒體演示進入課堂后,化解了以前許多不能解決的問題,使一些抽象概念具體化、形象化。這樣不僅能引發(fā)學生興趣,而且能形象地展示知識形成過程,從而抓住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比如在學習《三角形面積計算》時,學生對公式中的除以2往往會漏掉。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學生計算時的粗心;二是學生對公式推導過程不夠明確,大腦中沒留下深刻印象。若利用動畫課講演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動態(tài)平移,最后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有利于學生直觀得三角形的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關系。最后再移動其中一個三角形,讓學生明白這任意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都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通過演示后,再讓學生說說整個推導過程,并說說為什么要除以2?如果不去除以2計算出來的是哪種圖形的面積,學生在動手操作,欣賞課件演示、討論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就能清楚地感悟到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由來。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對教學形式、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利用數學知識特點,和人文、科學、自然、生活、社會等學科建立聯系,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素質,讓小學數學教學能夠創(chuàng)新發(fā)展[4]。所以,教師就要深挖教材內容,對網絡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制定出能夠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新方法,使小學數學課堂效率逐漸提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網絡資源具有指導意義,利用好這些資源加強教學改革,比如和區(qū)域內的各級學校建立網絡資源鏈接,將不同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共享,不僅能夠讓教師從中獲取更多教學靈感,還能讓學生獲取更加豐富的數學知識,從而擴寬數學視野。
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網絡資源,有助于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教學方法,為學生的發(fā)展和學習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的應用網絡資源,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為直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更好的去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提升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