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nóng)安縣農(nóng)安鎮(zhèn)濱河中心小學 吉林長春 130299)
歷經(jīng)三個寒暑,我參與的《“讀寫結合”方法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實踐研究》課題順利結題了。經(jīng)過三載的辛苦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果,學生從中受益,我個人的寫作教學水平也獲得提升。
回首三年的歷程,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用“快樂”撐起小學生寫作的天空。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課題起因是因為發(fā)現(xiàn)了學生們面對篇篇美文,都熱情高漲,對內(nèi)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一語中的,對外延伸拓展奇思妙想??墒且坏搅藙庸P寫作,卻又啞口無言,悶得紅頭漲臉,真是“筆如千斤重,惜墨貴似金”了。面對這種現(xiàn)象,我努力不得其法,耗盡力氣卻收效甚微。恰好這時,學校組織了這次課題研究,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
在實際操作過程,我認真學習已有的文獻資料,積極的同課題組成員探討,大膽實踐。在借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我逐漸感悟出,只有讓學生樂學,才是成學之道。于是我抱著讓學生快樂寫作的宗旨,運用各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活躍,對于具體可感的事物易于理解接受。在教材中有很多經(jīng)典美文,這些都成為我仿寫訓練的基礎。同時,我還加大了閱讀量,在課外,我選取了大量的優(yōu)秀文章,采取按照教材中單元類型選材的原則,來對學生進行強化讀寫訓練。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寫作語言的生動,形象,富有活力。在學習景物描時,我選取了《山中訪友》一文,作為強化訓練的模仿對象。課文中有這樣一部分“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要我與你一起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這一組句子是寫“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內(nèi)容一致,結構相似,是一組排比句,同時運用了比喻,擬人等手法,把“我”和“朋友”之間的那種深厚情誼表達得淋漓盡致,借助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我開始引導學生仿寫,要求學生用這樣的句式來寫自己喜愛的一處景致。剛開始,沒有幾個同學發(fā)言,于是我改變策略,選一處大家都熟悉的景物,并鼓勵孩子每人說出一句話來描寫。然后再把大家說的按照課文中的句式來整理加工,就形成了一段很好的景物描寫文字。就這樣有選擇有目的的仿寫訓練,讓他山之石為我的課堂鑄基,為學生的寫作助跑,長此以往,堅持不懈,慢慢的,孩子們有了勇氣,有了笑容,也有了令人驚喜的精美文字。
課內(nèi)文本是寫作標本,也是一顆富有力量的石子,如果能恰到好處地運用文本,不但會讓學生體會感悟文本的內(nèi)在美,還會激起學生寫作欲望,降低寫作難度??梢宰寣W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因為小學生缺乏對生活的觀察感受,對寫作素材的積累提煉,所以當他們寫作時就會出現(xiàn)大腦空白,不知如何下筆,即使寫下去也是寥寥數(shù)語,再無下文。面對這種現(xiàn)象,我就從改寫入手,降低寫作難度。例如在學習說明文《鯨》時,文本只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鯨的相關知識,讀起來比較枯燥無味,可同時鯨的知識對學生們來說也是充滿好奇。于是,我就建議同學們把這篇文章改寫成童話故事。讓孩子們大量的查閱有關鯨的資料,并用第一人稱的寫法,親切的向人們解讀關于鯨的知識并且表達他們自己的思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在具體操作中,我先組織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就當做一只鯨來述說。一開始,學生發(fā)言并不積極,我便鼓勵他們大膽說,漸漸的發(fā)言逐步多起來,這時讓大家在發(fā)言中記錄下自己最欣賞的語句經(jīng)過全班同學一輪發(fā)言后,每個人都記錄了很多好的語句,然后以小組形式成文。雖然有的同學寫的很不成熟,但他們有了寫的欲望,有了講的信心,并接觸了童話這種文體,為他們個性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選擇。
有了這次改寫的經(jīng)驗,我便積極的實踐。我們把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改寫成了一片小短文,把李白的《贈汪倫》改寫成一幕送別的短劇,讓學生親自表演。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獲,都有意外的驚喜。學生們也都說:“老師,這樣寫作文,輕松多了,我們可以有話說了。”
寫作源于生活,作品更應高于生活。要想使學生作文生動形象富有個性,感情真摯又撼動人心,必須為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尊重學生的個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學習就必須要給他們留有空間,所以我在語文教學中常常把想像留給他們,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學完《凡卡》后啟發(fā)學生想像:爺爺會收到凡卡的信嗎?凡卡能否回到爺爺?shù)纳磉??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讓我們把這個故事續(xù)編下去。這樣既擴展了閱讀的內(nèi)涵,又鍛煉了寫作的能力;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續(xù)編故事一定要讓學生尊重原文的中心,人物的性格及語言特點也要符合原文,切不可任意想象,天馬行空,不知所云。那就失去了訓練的意義。合理的想象可以讓學生的思維世界更開闊,寫作時會有更多的話可說,也可以表達更多的想法。同時也能觸動學生的心靈,文道合一了。
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快樂,天堂就在你身旁。為了讓學生快樂的讀寫,我們就應讓他們置身于寫作的天堂,為他們創(chuàng)設計發(fā)寫作潛能的情境。
農(nóng)村小學生,他們有很多時間去接觸自然,接觸生物,接觸生活。在寫作前,我們可以結合文體不知孩子去搜集寫作的題材,尋找寫作的情感,探尋寫作的個性。然后在課堂上將自己的所得進行交流,探討。找到寫作的靈性。這樣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讓每個孩子都能沉浸在寫作中,都能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比如我曾經(jīng)以《美麗的家鄉(xiāng)》為題,讓學生們走出課堂,細心觀察家鄉(xiāng)的景物。自己的家鄉(xiāng)本來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地方,可是由于孩子們不善于觀察,不善于描寫,即使寫身邊的景物也是一頭霧水,難以下筆。我先引導孩子們觀察家鄉(xiāng)四季不同特點,在課堂上說出自己觀察到的不同時節(jié)的美景,再把精彩語段進行匯總,交流,最后成文。我們班曹耀同學就以其細致的觀察力,獨特的構思,精美的語句完成了一篇優(yōu)秀的習作——《美麗的家鄉(xiāng)》。
小學生在色彩繽紛的大千世界,卻不能很好的抓住可用的習作素材。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說真話,訴真情”的寫作習慣,也可以讓他們找到寫作帶來的快樂和幸福,置身于寫作的天堂。
古人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灰腔鄣陌盐兆x與寫兩者結合的藝術,定能讓孩子們走出寫作的困擾,開拓寫作的新天地,收獲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