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妹女
(廣州市南沙區(qū)金業(yè)小學,廣東 廣州)
責任教育不止關系社會發(fā)展,也體現(xiàn)教育主題。在傳統(tǒng)學校教育中,傳授科學知識應對考試,提高升學率逐漸成為學校的關注點,學校德育內容空泛,實效性差,“教育界責任的落寞”直接或間接導致當代社會價值觀缺失,社會主流文化正在發(fā)生變化,逐漸偏離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道德教育的核心,在學校開展責任教育不僅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更是培養(yǎng)學生由他律轉為自律,逐步樹立正確價值觀,指導學生行為的寶貴指南。
實施責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品質,喚醒其行為感知力,學會獨立思考和判斷。學生正確行為意識的喚醒需要文本支撐。學??梢酝ㄟ^讓各科目教師配合,在學科教學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學滲透中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
比如,語文教材中包含了較多熱愛祖國、尊老愛幼的經典文章,通過這些文章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意識;在各科學習中,通過課前課后的預習和復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某種程度上,《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規(guī)范》中對學生的一些行為規(guī)范有明確的指示,教師可以精心研究其中包含的責任因素,同時結合教材內容相契合的知識點在課堂教學中一一向學生傳授,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一切好的或壞的行為需要承擔的責任,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破壞公物要賠償。
教育本質上就是文化創(chuàng)造和價值傳遞的過程,學校是政府、社會、家長給予了較高期望的教育主陣地。因此,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教化學生的行為是學校的崇高責任與使命。在責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新課改理念的引領,營造和諧、輕松的校園文化氛圍,豐富校園各類活動,在情感體驗的增強中促進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行為得到完善。
首先,學??梢詮呐囵B(yǎng)教師責任意識,增強其責任行為出發(fā),逐步在校園內營造責任文化。由于小學生心理年齡特點,他們的向師性很強,在責任心強的教師教導下,學生在積極正面的責任教育中逐步感受責任的力量和內涵。通過加強師德培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培訓,強化教師的責任意識,在教師素養(yǎng)的提升中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在師德渲染中完善學生的行為。其次,由于責任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在培育學生正確行為的過程中,學校要注重通過多元評價和多類型活動開展讓學生在參與中形成意識,內化行為。比如,通過班級班會的形式確定班級文化墻,讓學生在交流中確定班級“責任之星”學生的評選要求,每個學生每月只要集齊“勤奮之星”“紀律之星”“禮貌之星”“衛(wèi)生之星”之后就能評為當月的“責任之星”。從學生的視角每周評選出一星,只要能達到要求都可以當選。一個月之后就對“責任之星”進行表彰。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主張在生活中探究知識,尋求真理。所謂“在生活中求知,在活動中明理”強調了日常生活實踐在責任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引領作用。小學生年紀尚小,不能將責任的抽象概念完全理解透徹,這就需要聯(lián)合家校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通過學生熟悉的活動參與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在身臨其境中親身感悟責任,以實踐為載體深化學生的行為。
比如,學??梢月?lián)合家長開展日常教育,讓學生在自主體驗中學會“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在落實教育理論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行為。比如,學??梢蚤_展一個“文明守紀”的評選活動,由教導處出具評選活動方案,各班學生推選代表參與,在這個過程中,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開展,又挖掘了學生身上的潛在品質,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在這個活動綱要中,可以將遵守校紀校規(guī)、常用禮貌用語、尊師愛友、團結同學等作為評選條件,還可以設置進步最大獎,一些表現(xiàn)欠佳的學生在一個周期內有明顯進步并得到師生一致認可的可以獲得精神或物質上的獎勵。比如,頒發(fā)獎狀或獎勵課外書、筆記本等。在實踐中,學校還可以充分挖掘社會資源,讓學生充當“大使”將責任意識傳遞給社會。如協(xié)助交警叔叔指揮交通,在活動中讓學生掌握交通安全知識及遵紀守禮的重要性,通過學生宣傳交通安全,更是社會責任意識的擴散。
綜上所述,學校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實踐,不僅有效推動了全體師生的熱情參與,還豐富了學生的責任意識,提升了其責任心。在學校責任教育中,通過讓學生在文本教學中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教育活動中體驗責任的內涵,在行動中明白守紀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