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永琴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鳴凰中學,江蘇 常州)
初中對學生來說是學習的一個跳躍期,他們會接觸到很多新的學習科目,物理正是由于是初中才開設的新課程,所以學生會對這門課程產(chǎn)生一定的好奇。因此作為老師,要結合學生本身的優(yōu)勢和特點引導幫助他們形成“自主互助型”的學習方式,而且教師也要協(xié)助學生,調(diào)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勵他們主動探索,促進他們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合作,以此來正確地引導學生去學好物理。
對于剛接觸物理這門課程的初中生來說,物理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陌生的,而且隨著要學知識的增多,他們的壓力也逐漸加大,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遇到不同難度的問題,學生也開始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打破了傳統(tǒng)物理教學模式的限制,開始構建以自主互助型教學模式為主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將被動學習轉(zhuǎn)變?yōu)榉e極自主學習。
“自主互助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來源于物理教學實踐,但它也在指導著物理實踐活動。老師授課時要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為主要目標,以他們的興趣為導向,以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為中心,并采取自主互助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課題的引入和懸念的設置要新穎,有吸引點,并且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能夠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了解挖掘所要學習的知識點。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能感受到物理知識并不難理解。初中物理課題的引入,大多數(shù)是用演示實驗來展示一些出乎意料的現(xiàn)象,增加初中生的好奇心,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例如:以大氣壓強為例,氣壓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但人們看不見摸不著,老師在課堂上用一個小小的實驗就可以讓學生理解大氣壓到底是怎樣體現(xiàn)出來的,首先使用一個大的試管并在里面灌滿水,再使用一個小試管,將其底部放入大試管口處,這時候就會看到小試管會進入大試管里面,然后再將它們一起倒放,然后看到小試管不但沒掉下來,而且會向上運動進入大試管中。在這時老師提出比較有懸念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并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明確目標是構建“自主互助型”教學方式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起著授課和引導作用,而學生才是主體。老師作為引導者,在開講新的課程時,第一就是找準教學目標定位以及為怎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接受物理知識制定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案,并將這兩者準確合理地聯(lián)系起來,從而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學習,主動與同學交流探討,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團隊精神。
其實在明確目標這一點上,老師著重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要使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大部分學生不管是在被迫的情況下去學習物理知識還是主動去挖掘知識,他們總歸是付出了一些努力,但學習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有時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會進入一個盲區(qū),他們一味去記去背,但大腦里邊總是找不到相關記憶,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有問題。而這些都要求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糾正。
初中物理的教學主要涉及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價值觀三個方向。舉一事例:在學習大氣壓課程時,首先讓學生了解氣壓的概念、影響因素等。然后以現(xiàn)實生活中可以看到的與大氣壓有關的現(xiàn)象進行舉例說明,加深學生對氣壓的認識和理解。最后,讓學生根據(jù)這個案例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問題,與其他同學交換思路,交流想法,并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找出問題的答案,為學習好下一課時提供一個充足的知識儲備庫。
在物理課堂上,老師不僅要授于學生最基礎的物理知識及概念,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在課堂上將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來,與同學們進行換位思考并展開激烈的討論,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課堂互動、合作互助是構建“自主互助型”教學模式的基礎。課堂互動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合作互助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高效發(fā)展。老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教授學生物理概念相關知識以及指導學生做物理實驗,更要積極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交流,在他們互動互助過程中指導他們改正錯誤,解答遇到的疑難等,指出重點,點撥解決問題的思路,最終讓學生學會自主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物理課堂上進行課堂互動、合作互助的目的就是能夠主動地讓學生接受物理知識,并能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實際操作問題。因此,在講課時,老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抓住他們的學習心理,矯正學習心態(tài),積極引導他們轉(zhuǎn)變被動機械式的學習心態(tài)。
“自主互助型”課堂學習模式給我們教師帶來新的氣息,給課堂帶來了活力,打破了傳統(tǒng)的“滿堂灌”、按部就班的教授模式。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訁⑴c學習,自主探究,快樂獲取知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素質(zhì)都得到了提高。然而一個新鮮事物的出現(xiàn)一定有它的好處,同時也會有弊端,如何讓它在教學領域中有一片沃土,還需要同行們共同探討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