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越來越得到認可。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以實現(xiàn)初中英語的高效課堂。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分小組合作實踐、討論以及思考交流,以小組的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英語課程的學習質量,使得學生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和發(fā)展。
在初中英語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發(fā)揮積極引導的作用,注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滿足初中生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為此,教師要不斷地反思,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隨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調整和改進。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將學生處于主導地位,讓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和快樂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班級內按照一定的方式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按照一定的科學理論指導,充分發(fā)揮每個組員在組內的作用,允許他們自由進行學習,自由確定組長。小組合作學習能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進而促進各個組之間的良性競爭,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有效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勇敢表達自己,善于傾聽和尊重他人,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1]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思考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1.合理統(tǒng)一標準化分組。英語課程的學習是一個需要大量合作互動的過程,對班級同學進行合理分組是開展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教學工作,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有效的分組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能夠保證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交流和溝通,它的主要形式是小組內組員之間的合作探究學習以及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然而,班級同學認知層次的差異、知識掌握程度的差異以及個性愛好等差異都為分組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在進行合理分組時,英語教師一定要遵守以下分組原則:不管小組中學生人數(shù)的多少,都要對小組內成員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考量,保證小組內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存在價值,使他們能夠通過小組學習看出自己的不足和進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學生的座次就近進行小組劃分,這樣便于在上課的時候更好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根據(jù)英語考試成績將學生分為①②③④四個小組來安排座位,其中①組的學生英語成績最好,然后其他組依次遞減,在劃分學習小組的時候,要保證組內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2]這樣充分了解了每位學生的認知層次及其個性差異,然后依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合理性分組,才會促進組內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互幫互助,看到彼此的優(yōu)點進行相互學習,共同糾正對方的缺點,在良性競爭下共同進步。
2.明確組內分工。分組之后,就要對組內成員進行分工。組內分工明確是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手段,利于保證每個成員密切配合,發(fā)揮好自己擔任的角色,保證高效率的學習。[3]教師應當根據(jù)每個組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自由協(xié)商每個人擔任的角色,教師則在這個過程中起引導作用,可以給學生提建議,如設立組長、資料員、作業(yè)員、聯(lián)絡員、信息員等若干名人員,各司其職,相互協(xié)調配合,保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人都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發(fā)揮團隊精神,高效完成自己小組的學習任務。
3.培養(yǎng)小組成員合作技能。培養(yǎng)小組各成員的合作技能是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比如,一位初中英語老師在PPT屏幕上展示了一篇短文,要求小組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Bob和Tom星期五晚上做的所有事情。當老師展示完PPT的時候,立即有學習成績稍差一點的學生缺乏耐心,抱怨展示時間太短。這位老師卻有條不紊地指導學生在自己的組內進行系統(tǒng)、明確的分工,并進行有序、有條理的記錄,同時引導學生認真聽取隊友的意見。在學習任務的執(zhí)行過程中,每個學生各司其職,集中注意力,勇于擔當各自肩負的責任,培養(yǎng)合作技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漸投入分工協(xié)作的學習活動中,在交流與討論中解決問題。如此,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技能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4]
4.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并且學會傾聽其他同學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時要做到科學合理,結合學生的年齡、學識、閱歷等實際情況,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程度的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將英語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教師一定要做好監(jiān)督和引導工作,善于啟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學習。并且,在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和探索的時候,教師要適時給予指導或點撥,幫助學生解決一些難題;同時要注意把握指導的尺度,不能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過多的干預,也不能給予太少的指導。總之,監(jiān)督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要杜絕渾水摸魚的現(xiàn)象,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合作探究討論,提高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5.科學客觀的評價方式。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制定一套詳細科學且客觀的評價方式,實行組內互評、組間互評、組員自評、教師評價等方式。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清楚且全面地認識到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便于學生自主地針對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和完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進步的程度,感受到努力之后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自豪,進而幫助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評價體系,不僅僅要讓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還應該重視小組內部的互評、學生的自評以及小組間的評價等,將多種評價方式結合在一起,確保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客觀、公平。在進行互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從中取長補短,完善自己不足之處的同時,也可以將其他同學的缺點引以為鑒,避免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小組間的互評能夠督促組內的一些學困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提升自己,而避免做小組的“拖油瓶”。科學客觀的評價方式是對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肯定,也是一種保障,能促進各組團體的進步,也能促進個人的進步,對評價的結果進行公開鼓勵和表揚,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被肯定和被鼓勵中進行快樂學習,共同進步。這種多樣化、多角度的評價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