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氣溫高達攝氏40度的盛夏季節(jié),到了下午和傍晚,地表溫度更是高達五六十度,現(xiàn)在的人們已無法想象五六十年前這么炎熱的夏天沒有空調(diào)電扇怎么過??!其實當時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還是不錯的,人的耐熱能力也比現(xiàn)在強。天雖然熱,但還是會想出很多避暑解熱的方法可以幫助人們度過這么漫長難耐的夏天。
暑假一放,高溫就接著來了。下午,天空瓦藍瓦藍的,沒有一絲云也沒有一絲風,樹上的知了喳喳的一聲聲叫個不停。小伙伴們就找一處大樹的樹蔭或深宅大院的備弄口來乘涼,因為我們聽說過樹大招風這句成語,也懂得老宅長長而不見陽光的備弄陰涼拔風的道理,把納涼的地方放在這里是最好不過了。于是乎,住在附近的小朋友們搬著小板凳、小竹椅,甚至卷張小草席,手拿蒲扇、西瓜、棒冰、薄荷水、青蒿茶等,在這個納涼好去處聚到了一起。
要打發(fā)盛夏午后和傍晚這一段漫長而乏味的時間,孩子們自有辦法。講故事,尤其講那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是最能吸引小伙伴的。通常講故事的人會把這種鬼故事的情節(jié)描述得繪聲繪色,使聽故事的小伙伴們既感到刺激好聽,又有點驚悚害怕,處于一種聽了又想聽、聽了不敢聽的矛盾狀態(tài)。我小時候也經(jīng)常這樣,一邊在聽故事,一邊望著幽長黑暗的備弄,心想那個鬼不會站在我身后吧?所以總是會不自覺地往人群中間擠。雖然這樣,在當今的夏季,回想起這種在備弄口樹蔭下,坐在吱吱作響的竹椅上,搖著蒲扇,吃著西瓜,嚼著瓜子,聽著故事的納涼情景,還真有一絲甜甜的清涼的感覺。
爭強好勝是男孩子的天性,有時這種天性中又包含著一些不講道理和暴力傾向的意味。搏跟斗就是男孩子所鐘情的這一類游戲。搏跟斗分為兩種,一種是男孩間玩耍中各自逞強互不服氣時,以搏跟斗決定高下;另一種就是純粹的打架,一言不合或看著不順眼或替小伙伴打抱不平,就與他人搏跟斗打架。出發(fā)點不一樣,結(jié)果也就大相徑庭了。通常來說,前者以點到為止,只要對手被自己搏倒了,就分出勝負結(jié)束了。后者不但要將對手重重摔倒在地,還要揍上幾拳或踢上幾腳,這種搏跟斗的過程中還會夾帶撕咬抓撓,有時會鬧得鼻青臉腫、血痕累累。
以爭強好勝為目的的搏跟斗是比較文明的一種競技游戲。這種搏跟斗有規(guī)則的,比如,在之前先講明搏跟斗不準咬人,不能掐、抓、撓人,不準用腳踢人,不能過分用力把人摔疼,輸了不準哭,不能告訴家長等等。有的搏跟斗還以打擂的方式進行,即前一場搏跟斗的獲勝者接著與下一個小朋友繼續(xù)搏,以此類推。如果能把所有小伙伴都搏倒,他就是這個小朋友圈里公認的大王,大家都聽他的指揮,有了好東西請他吃,有了委屈也請他出頭,這種現(xiàn)象有些哥們義氣的感覺。
我小時候由于體弱瘦小,家教嚴厲,后來家庭又受到文革的沖擊,只能低著頭走路,不敢與人對抗。所以從來不和也不敢與小朋友搏跟斗打架,被人欺負倒是常有的事。后來因為家庭出身不好,也沒有誰愿意把我拉入他們的朋友圈而為我出頭打抱不平。
拗手勁是孩子們展示自己的一種游戲,這種游戲一般在男孩間開展得比較多。小時候經(jīng)??吹酵瑢W們在一起爭執(zhí)時,為了表現(xiàn)自己比別人更強壯力氣更大,就提出用拗手勁的方法來證明自己。
我小時候體質(zhì)較弱且又早上了一年學,在班上屬于最弱小的一個男生,因此從來不敢去和同學拗手勁的。有時看到同學拗手勁,雖然不敢上場比試,心里總會對自己說,總有一天我的力氣也會比你們大的。這種狀況直到我下鄉(xiāng)當知青受到了磨煉并且在回城后又在工廠的翻砂車間干了翻砂工后,才得以改觀。曾經(jīng)有一次居然與廠里公認的很有手勁的師兄拗手勁時,將他扳倒。當然,也有可能他認為我是個無縛雞之力的眼鏡先生而輕敵了,讓我占了個便宜。
拗手勁是個比較簡單的游戲。只要一張桌子或一個板凳,以此為依托,找一個裁判作為見證人,有時也可不需要裁判。雙方先約定以左手或右手比試,然后各自抓住對方的手,手肘撐在桌凳上,裁判用雙手將兩人的手放正而不得向任何一方傾斜。當裁判說開始后,雙方才能向自己方向使勁,但各自的肘部都不得離開桌子或凳子,直至將對方的手扳倒壓住,才算獲勝。
拗手勁不僅僅是比力氣,同時也比技巧。力氣相當?shù)娜耍记筛叱木蜁@勝。其實在很多時候,光用蠻力不行,智慧是克敵致勝的有力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