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悅
花不花錢,這是一個問題。
沖著對方錢去的,大有人在。使勁用人家的錢,刷人家的卡,把別人的錢不當(dāng)錢,當(dāng)冤大頭,這自然也不乏其人。于是,便有了矯枉過正的另一種。
這矯枉過正的另一種,說通俗點,就是“拎得清”。
今天這場電影,你出的錢;明天吃飯,我請。今天你買了禮物送我,價值不菲;不打緊,過幾天我禮尚往來,也回贈一樣不便宜的??傊鸵痪湓挘徽寄惚阋?。
如此一來,兩人都拎得清,誰也沒吃虧。
明面上,兩人把這樣的舉動,和自尊自愛畫上了等號。因為重視對方,珍惜彼此間的感情,所以不想讓物質(zhì)之類的因素,比如錢,影響了感情。于是,兩人都約束自己,不讓自己在對方的世界里,留下拜金敗家的壞印象。
可捫心自問,花點小錢,怎么就影響感情了呢?
這是不是說,下意識里,你對這份感情并不是那么篤定。起碼,于雙方而言,這份感情并非穩(wěn)如磐石。因此,才得費盡心思,隔絕一切可能的不利因素,確保感情能繼續(xù)走下去,而不至于中途轉(zhuǎn)向。
張愛玲曾感慨,在愛里頭,能否向一個人拿零花錢,那是嚴格的考驗。
嚴格到,看似不起眼的金額,都會讓感情蒙上陰影。要的一方,就算要來了,也如履薄冰,生怕被人看輕;給的一方,表面淡定,但心里是不是直打鼓,天知道。最后,有點腦子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為了那點小錢,損失了感情與信任,實在不劃算。
就因為不劃算,所以到了后來,干脆就“拎得清”,棄小錢,保感情。
可“拎得清”,總帶著點生疏的味道。你不占對方的便宜,是不是也是在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對方,自己的便宜也不讓人占?從此以后,談著愛,但得分清,是這意思嗎?
如果這樣的感情,到了最后,還是“拎得清”的狀態(tài),你覺得怎樣呢?
相處那么久了,甚至都踏入了圍城,可兩人始終你的是你的,我的還是我的。那么,這段感情是不是如走鋼索,一直處在心驚膽戰(zhàn)的狀態(tài)?一份連零花錢的考驗都通不過的感情,何來與子偕老?
凡是有分寸。用敗家的方式,花對方的錢,這是笑話;愿意適度花對方的錢,也愿意讓對方花自己的,這對彼此而言,那便是最美的情話。這情話里頭,有信任,有接納,勝過無數(shù)的花前月下,你儂我儂。
摘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