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儀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五四青年節(jié)和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日前夕到北京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在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教師和青年學生中引起了熱烈反響。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生寄予厚望,強調廣大青年“要愛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要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干家”。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绷暯娇倳洀娬{,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服務人民、奉獻祖國,是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當代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不能停留在口號上,當代青年要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不負韶華,無悔青春。
一、中國值得愛
我們的鐵路跨千山,我們的衛(wèi)星上九天。東北興,中部起,東部先,爭第一。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和平穩(wěn)定有活力;“一帶一路”搞建設,打造世界新格局。中國輻射效應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擁有燦爛歷史和悠久文化的中華民族飽經風雨,如今以昂揚的姿態(tài),向世界展現著自己的風采。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制造正影響和改變著世界。這樣富強偉大的中國值得愛!
二、勵志方是愛
今天,中國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發(fā)展道路依舊不平坦。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馮友蘭、朱自清、林徽因、沈從文等國學大師,他們定義了中國風骨;錢學森、鄧稼先、詹天佑、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他們詮釋了中國的脊梁!這些國學大師和科學家的故事,充分地說明了熱愛祖國是激勵他們成長和奮斗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三、求真才懂愛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科技發(fā)展新態(tài)勢,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許多關鍵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他人手中,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仍然亟待提高;某些不合理的科技體制機制仍然制約著創(chuàng)新活力的釋放,許多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研發(fā)能力仍然需要增強……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青年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不要惶惑,不要忘記我們的真心真性,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務實求真,提升本領,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成為搏擊長空的翅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沖鋒號已經吹響,前方還有諸多重大問題等待當代青年去解決。要善于發(fā)現真問題,在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偠灾?,求真是讀書學習的目標,也是為人處事的準則,更是治國理政的根本。
四、力行才會愛
偉大事業(yè)是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持續(xù)奮斗的結果?!胺晟介_路,遇水架橋?!薄靶腋6际菉^斗出來的?!睈蹏⒉灰欢ㄐ枰覀儝侇^顱、灑熱血、英勇就義,愛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足矣。我們要有不服輸、不怕輸的勁頭,不懂就學,不會就練,沒有條件就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币矣谧鱿蠕h,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fā)出絢麗光彩。擼起袖子加油干,為祖國的發(fā)展添磚加瓦。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边~向新長征,當代青年既是追夢者,更是圓夢人。青年一代要開啟更執(zhí)著、更精彩的奮斗模式。追夢就不能怕吃苦,夢想之路荊棘叢生,當代青年要向歷苦彌堅的老一輩革命先烈們學習,向吃苦耐勞的同時代勞動楷模們學習,鍛煉和磨礪自己的意志。將個人理想與學習工作統(tǒng)一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去。
總之,在當今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背景下,當代青年必須繼承和傳承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塑當代青年品德、人格、素養(yǎng)之本,立大師之道,即老一輩國學大師和科學家身上集中體現的“根系華夏的愛國情懷,淡泊名利的高遠境界,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治學態(tài)度”。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題,要幫助當代青年樹立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導他們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把個人前途命運與祖國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
作為中國當代青年,要把愛國主義精神融入自己的靈魂,把責任扛在肩頭,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尤其要把求真作為導向,把力行鐫刻在腦海里,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