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霏
(河北邢臺第一中學 河北 邢臺 054000)
《活著》講述了福貴一生的悲歡,表達了福貴一生的起落盛衰,讀它,我們會頓悟活著的更深層次的意義,從作品描寫的人物生活形態(tài)中,可以感受到社會底層人物對命運和苦難的承受,感受到從作品中呈現出來的作家那鮮明的苦難意識和悲劇意識。余華通過福貴的一生的遭遇在探討一個沉重而深刻的話題:生命的意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取決于其在社會上所處的地位,掌握的財富,擁有的人脈,得到的回報等。但是,余華通過《活著》中福貴痛苦而又艱苦的一生,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命的本身,活著,本身就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我們不能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要為了活著本身而活。生命的意義在于生活,而不僅僅是生存。余華想告訴讀者的是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
余華通過種種死亡與痛苦將福貴置身于一種最為不堪,最難以忍受的境地。不由得使人想到:“人生充滿無盡的苦難。”《心經》云:“無垢無凈,不增不減?!边@是證得般若波羅蜜多厚的境界??嗳羰强?亦非苦,樂亦是苦,苦與樂其實可以紙上劃等號。人間道是向死而生的,一路在生長一路告別,反反復復擦肩而過。圓缺無償,八風凌冽。少有永恒,只有永別。作為個體的我們不可能獨立于社會潮流之外,而只能作為社會存在的一部分,我們的命運也將永遠隨社會發(fā)展的時代潮流而牽動,即使是無盡的苦難。
雖然全程人生到處充滿著痛苦,但卻不是讓人厭世輕生,不否定生命的意義,“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叫喊,也不是來自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人,生而一人。死后,仍是一人。除了過自己的人生外,其余一切,不過背景罷了?;钪?在自己的心靈指引下,自由的去過屬于自己的一生,是我們每一個人最為正確的選擇,甚至是使自己這一生不虛度光陰的唯一選擇。
余華認為,生活是不真實的,只有人的精神才真實。可見《活著》所反映的現實不是狹窄的、固定的、死去的現實,而是容注了歷史人文精神,連接過去和將來,溝通人類共同體驗的永恒的精神世界。余華認為富貴是世界上對生命最尊重的人。
富貴的“不爭而爭”是一種更震撼人心的反抗。他用生命的存在形式化解路途的坎坷。他知道反抗的結果是無畏的犧牲,生命的繼續(xù)才能使精神存在。富貴向采風人敘述自己的苦難,證明他對活著是一種順其自然的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如果沒有精神的支撐,他怎么能在親人相繼離世的時候,一直堅強的活著呢?正如加繆筆下的西西弗,即使做著重復的動作,每天都把滾下來的石頭推到上去。但是加繆堅信人的斗爭,哪怕是一種徒勞,也是一種偉大和高尚。
不可否認的是,余華的《活著》是對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福貴的命運昭示著人類苦苦追尋一切不過虛妄而已,結尾那個與福貴同行的老牛暗示一個令 高貴的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其實人真的只是一種存在,它和萬物一樣并無意義。追尋,探究的本質不過是一個大笑話而已等等。事實上,后一種可能是非常大的,本質上,人活著本身除了活著以外,并無任何意義。那么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著本身了?!痘钪返膫ゴ蟾锌赡芮∏≡从谶@里。也正因如此,《活著》就明確了一個內容,活著在一般理解上是一個過程,但是,活著本質上其實是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那么,《活著》又對當代中國現實有何意義哪?
富貴的生命意識是中國普通農民的信奉的一種人生觀。他對生命本身含有敬畏的思想,同時具有孺子牛般的堅忍與堅韌。就像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說到得精神的三種變形。富貴處于精神的最底層,像負重的駱駝,縱使背負最重的負重與苦難,仍然有很強的忍耐力與承受力?!岸袊睦习傩?尤其是貧苦的農民,在生死問題上所抱的態(tài)度是‘好死不如賴活著’。其實,中國民間百姓樂生惡死的情感非常強烈,有學者概括為‘樂感文化’‘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p>
《人生論》說:人生中有許多種感情,其強度足以戰(zhàn)勝死亡——仇愾壓倒死亡,愛情藐視死亡,榮譽感使人獻身死亡,巨大的哀痛使人撲向死亡。唯獨怯懦軟弱使人在還未死之前就先死了。面對死亡,其實生命就是一種進攻。畢竟死亡只需要一時的意氣,活著卻需要一輩子的勇氣。生活是平淡的,這種平淡不是說生活無聊。這種平淡它需要我們懂得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活的一切成敗得失,懂得我們追求的理想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實現,懂得我們渴望的幸福和羨慕之種種其實就在身邊?;钪陀邢M?希望就是活著的力量,人要是不在了,什么都是徒勞,所以無論遇到什么艱難困苦,只要心中信念的燈亮著,所有的絕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相信逆境和磨難不是憾事,相反,它是人生最寶貴的營養(yǎng),因為只有經歷磨難的洗禮,人才會成長,才會懂得珍惜,去珍愛生命,去感受生活。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成長成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么,不管脖子上套著什么,不管肩上負載著什么,生,是一種本能,無關環(huán)境,無關信仰,無關追求。哪怕這個世界讓你絕望,讓你心灰意冷,依然要頑強的活著。
在《活著》中,余華傳達了一種讓大多數中國讀者都無法反對的根本原則:對于中國人來說,活著就是一切,活著就是勝利,根本不存在任何高于“活著”的價值。返璞歸真。內心求得一份平靜。平靜的面對人情冷暖,悲歡離合。平靜的面對無常。活著,不需要任何理由。死神不會忘記帶走你。保持一份平常心?;钪?并努力活的精彩,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