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玉萍
隨著QQ、微信等網絡社交軟件的普及,“班級微信群”逐漸成為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不少班級微信群里也出現(xiàn)了炫富、曬娃、拉票、代購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讓不少家長和老師直呼“受不了”。
另外,如果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師沒有及時回復家長的信息,難免會產生埋怨、矛盾,這就會影響班級工作的正常開展和家校關系的和諧。
那么,究竟應該怎樣管理班級微信群,實現(xiàn)其健康發(fā)展,傳遞正能量呢?不妨嘗試以下三招。
要想班級微信群內風清氣正,就需要借助管理制度來規(guī)范微信群內的言論。所以,建立微信群之前,教師應該借助家長會等時機,與家長們面對面進行一次溝通,約法三章,形成制度。
班級微信群,是用于家校及時聯(lián)系溝通的平臺。所以,群的主要功能應在于家校發(fā)布信息、交流學習、分享經驗,而不用于解決班級事務、請假、咨詢等情況。
有需要解決的問題,班主任與家長可直接電話、短信或面談,以免在群內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班群信息主要發(fā)布人是班主任、學科教師和各級家委會等。
班級群的群主最好是班主任,群成員可以有副班主任、語數(shù)英主科教師和每家一名家長。副班主任、主科教師等都在群內,可以便于家校及時溝通,及時解惑,有針對性地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和家長對教育的需求。
規(guī)定每家只能有一名家長進群,是因為很多家庭,除了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等也很想了解孩子在校、在班級的具體情況,時常會出現(xiàn)家長自動拉家屬進群的現(xiàn)象。若不予以約束,班群陣容會立即擴大,這對班主任的班群管理把控帶來難度。
所以,在建班群前,我都與家長們明確:原則上每個家庭只能有一名家長入群,以主要負責孩子日常學習、生活的爸爸或媽媽為主。特殊情況須經群主同意,方可入群。
班級群是一個公共平臺,班主任作為群主,一定要規(guī)范群成員的言論。因此,群成員必須實名進群。教師命名:學科+教師姓名。家長命名:學生名十爸爸/媽媽。
對于教師發(fā)布的溫馨提示、分享的學生學習活動的信息、提供的教育資源等,家長收到了解即可,不必點贊。教師發(fā)布的通知、家校配合事項等,家長知曉配合、落實就好,無需感謝。這樣可以避免群內刷屏,做到不影響重要信息的傳遞,減少班群對群成員的影響。
對于群公告,個別家長有不明晰的,可私信或致電教師了解。學生個別情況交流、家長之間交流等,都請“小窗”私聊。班主任要避免班級群成為個別家長小范圍交流,個別家長之間因一時沖動引發(fā)矛盾的爭論地。
同時,教師在發(fā)布信息時也要求斟字酌句,注意措辭,杜絕群內通報點名、批評學生、公布成績或排名等現(xiàn)象。
遇到一些突發(fā)情況、個別事件時,班主任應盡量以電話、面談等方式與家長溝通,避免詞不達意,引起誤會。
微信群的交流,有時難免會影響到群成員的工作和生活。為了杜絕有的家長在半夜三更等不合適的時間在群內發(fā)言、發(fā)問,我建群時就建議群內每一個成員,包括教師,盡量在工作時間發(fā)布信息。早上七點以前、晚上十點以后,不要在班級群發(fā)言。
微信群,是一個不小的組織平臺,集聲音、文字、視頻等方式于一體,可即時傳播。一個班級的微信群,成員有三十多人。平臺內發(fā)布的每一條信息,都會即刻傳給每一名成員。作為工作煩瑣的班主任,能否即時掌控“群情”動態(tài),需要有點技巧。
雖然建群之際,已經建章立制,以此約束成員群內言論。但是幾乎每一個班級群,都會無法避免地出現(xiàn)一些個別現(xiàn)象,會有一些始料不及的群突發(fā)事件。
班主任很難保證隨時關注到群內每一個狀況。有時群內突發(fā)狀況時,若不及時發(fā)現(xiàn),進行處理疏導,就會帶來負面影響。
班主任接班建群,成立家委會后,可以召集家委會,委婉懇請家委會協(xié)助,做班群“助理”,密切關注班群動態(tài)。而在和家長熟悉后,班主任還可以增補“群助理”,委任一些有精力、有思想、有能力、有公益心的家長為“群助理”。家長協(xié)助班主任,保證時時關注到群內每一個動態(tài)。
當“群助理”在第一時間,先班主任發(fā)現(xiàn)群內突發(fā)的緊急事件,出現(xiàn)的不和諧苗頭或看到交流摩擦的火星,他們一邊及時巧妙協(xié)助疏導解決,如私信提醒撤除消息,建議私信解決問題等,一邊及時聯(lián)系告知班主任。這樣的雙管齊下,有利于班主任化解矛盾。
有時,當家長們對于學校、教師工作出現(xiàn)不理解等情緒時,“群助理”還可以從家長的角度,設身處地進行分析,表達觀點,比起教師和校方的解說,更有說服力。
新生剛入學,便出現(xiàn)霧霾天氣,家長們對此十分關心。有些家長又是發(fā)朋友圈,又是在群內倡議,讓大家聯(lián)名向校方提意見,向市長信箱寫信。一時間,群內家長情緒激動。
“群助理”及時發(fā)現(xiàn),協(xié)助解決。有的在群內疏導:霧霾天氣和霧霾問題,屬于環(huán)境治理問題,非校方能解決,學校教師和他們的孩子也都在學校,都要健康,能解決一定會解決;有的校級家委會,直接聯(lián)系學校有關領導,然后協(xié)助學校做出解釋:安裝凈化器不難,難在教學樓是有八十多年歷史的老建筑,而且都是木結構,電路裝置等難以承受全校各班安裝空氣凈化器的用電負荷。
與此同時,有的班級家委會聯(lián)系到了我,然后我電話聯(lián)系“領頭”家長,一番悉心解釋和疏導,贏得了家長的理解。
之后,我還及時在群內向家長們明確了學校應對霧霾天氣的具體措施:學校會及時根據天氣情況,調整學生在校戶外活動;不能進行戶外運動時,學校不僅添置了各種桌面游戲活動器具,還開設了豐富多彩的午間陽光俱樂部活動,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一場風波就此圓滿平息。
班級微信群實際運作證明,有幾位“群助理”,不僅可以以點帶面發(fā)揮正能量,還可以協(xié)助學校與教師營造滿滿正能量的班群氛圍,從而構建成一個充滿關愛的和諧群體。
班級微信群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家?;咏涣?。營造和諧、良好的平臺溝通氛圍,適時、巧妙發(fā)布各種信息,引導班群“輿論”風向標,是管理班群,提高班集體凝聚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密鑰。
作為家長,最高興的莫過于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和成長。所以,我和學科教師經常在群內分享學生學習中的成長點滴。
各具特色的彩泥作品、獨一無二的成長故事……每次作品發(fā)布,我都做到涵蓋所有學生,一個也不落下。這樣不僅展示了每一名學生的成長,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和家長感受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尤其是那些相對比較弱勢的學生。班級微信群,是他們獲得自信的園地。
班級學生的成長一定是參差不齊的。有的學生書寫不夠認真,有的學生疏于記錄備忘錄……教師可以鄭重授權于一些特殊的學生,讓他們在群內發(fā)布信息。
如“聘請”不記作業(yè)或不認真記作業(yè)的學生每日在群內發(fā)布備忘錄內容等。這樣可以鞭策這類學生認真書寫,完整記錄,養(yǎng)成學習好習慣。又如“獎勵”責任心不強的學生代替教師,在群內提醒學生或家長,配合完成任務。
這樣的發(fā)布殊榮,很受學生的歡迎,也得到了家長的贊同。
班級學生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能力各不相同,彼此之間存在差距。有不少家長缺育兒理念,少育兒經驗。但也有一些家長,傾注教育,鉆研教育,積累了不少家庭育兒的實踐經驗,很有借鑒作用。
因此,班主任應該深入了解,發(fā)現(xiàn)和挖掘家長群內的“教育智囊”。
學生的學習成長,需要學校教師的指導,同樣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因此,教師可以經常在班級群內上傳各類親子活動作品。不少家長看到部分學生上傳的親子作業(yè)后,受到觸動,隨即也開始重視親子活動,重視家庭教育,積極配合學校工作。
實踐證明,班主任作為班級微信群群主,應該是班級微信群的“定海神針”。班主任看似不經意,實則用心良苦的信息發(fā)布、活動照片上傳,其實是在引領和樹立“群輿”風向標,營造和諧氛圍,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