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經》記者 田永強 通訊員 馮志君
三年,不短不長,我與你相識相知。
三年,不緊不緩,你教會我本領,我待你歲月如故。
畢業(yè)季剛邁出校門的我走進你的懷抱,紅磚舊鐵的小城車站并不是我期待的。銹跡斑斑的你浸透著歲月滄桑,那墻縫里留下深深的印痕陪伴著幾代鐵路人的成長,一趟趟列車穿過晚霞與朝陽、穿梭在時光的隧道里,歲月更迭,迎來送往,也見證了中國鐵路發(fā)展的宏偉篇章,我知道了你的名字——溝幫子站,就在懵懵懂懂中我與你漸漸相識。
曾經的我想過離開你可又有舍不得。當翻開塵封的那段歷史,我想看看年輕時你的模樣,正如我所見你的高大雄壯、古樸芬芳。1930年紅色歲月中的溝幫子鐵路黨支部曾是開國元勛劉少奇同志指導“爭取花紅”運動的主戰(zhàn)場,艱難歲月中的你經歷著槍林彈雨卻依舊屹立挺拔,我們緬懷先烈也深深懷念風雨中的你。原來的你是清末京奉鐵路上的樞紐站,遼西地區(qū)的物資集散地,是通往關內外的咽喉要道,也是“奉山”鐵路與溝海鐵路的交匯站。承擔著繁忙的鐵路運輸任務,而正是你的“復雜與繁忙”深深地吸引了我,奮斗的青春最美麗,人生才更有意義。這里的自然景觀和風味美食也是聞名天下,其中味道獨特的溝幫子熏雞更是蜚聲海外,歷久彌香。
梨花漫道散芬芳,十里春風入深巷。千樹萬樹的梨花開滿醫(yī)巫閭山,映襯在余暉下如春姑娘曼妙的白紗裙,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這是大自然的恩賜與人文歷史完美的結合。我發(fā)現我深深地愛上了你,我愛你的質樸與雄壯,我愛你的包容與情懷。
在你寬闊的臂膀里有一群奮斗的年輕人,每天穿梭在列車和股道間,貼切地稱呼調車員為鋼鐵馴龍師。上百次的上下車輛、鉆進鉆出,不間斷地隨車瞭望、要道還道,每時每刻都集中精力,密切注視著前方線路和信號情況,容不得半點分神。匆匆的腳步驚醒了沉睡的露珠,奮進的腳步踏破黎明追趕著時間。無論數九寒冬還是烈日炎炎,保障鐵路運輸安全,即使再冷再寒也從未停止過腳步,再苦再難也從未彎下挺直的腰板。是你教會了我本領,掌握了鐵路業(yè)務知識,是你讓我從一個懵懂的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工人。一組組道岔記得青春的模樣,一條條鋼軌記錄著青春的足跡。三尺操縱臺上依稀的燈光,深夜里把你顯得格外亮,那里是鐵路組織運輸的“心臟”,車站值班員便是行走在列車運行圖上的指揮者。指揮著每一趟列車安全正點通過,把握住列車分歧方向,每一次的呼喚應答都字字不差,每一次的開閉信號都準確無誤,正是你的復雜與繁忙才讓我學會沉穩(wěn)慎重。繁忙的運輸線上平均每三分鐘就有一趟列車穿過你的胸膛,載滿沉甸甸的希望呼嘯遠方。是你的寬容讓年輕人逐漸成熟成長,是你為年輕人搭建實現夢想的舞臺,是你陪伴年輕人度過青蔥歲月。
三年,不短不長,我與你共同成長。
三年,不緊不緩,你教會我堅強,我守護你身旁。
彈指一揮間,如今的你變了模樣,鋪了高站臺,改造站場,換了新裝。與新時代接軌,接過新時代的使命任務,完成劃時代篇章,當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你承載著百年歷史榮光,一張張小小的車票寫滿真情寄送遠方,站臺上無數次迎親送友、上學返鄉(xiāng),演繹著悲歡離合,見證了歲月滄桑。在和你相處的日子里都是你在教會我成長,我也慢慢走進你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條股道、每一架信號機。三年里我從漫長黑夜到迎接清晨第一縷陽光,每當我走在你寬闊的站場上,就如同溫暖的臂膀,撫慰我成長的創(chuàng)傷。黑夜里是你的莊重給我堅強,寒冬里是你的陪伴度過歲月漫長。我熱愛鐵路更熱愛你,因為有你的地方才是給我實現夢想搭建舞臺的地方。
我想給你寫一段小詩,記住片片回憶,把每一段故事寫進風塵里,寫進皺紋里。當你敞開胸懷接納成千上萬次列車的到達與出發(fā),伸開臂膀延向遠方,那綿延的鐵道線上指引著人生方向也承載著無數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