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強,顧鵬云,李 潔,左曙光
(1.浙江汽車工程學院,杭州 310000; 2.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00;3.同濟大學 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上海 201800)
駕駛舒適性是用戶購車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尤其對于電動汽車來說,由于沒有內燃機噪聲的遮蔽效應,駕駛室內的聲音品質成為一個顯著的特征。電動汽車動力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車有很大的差異。典型的電驅動總成包含一個高壓電池,電動機,固定齒比的齒輪箱,以及一個將直流電變成交流電的逆變器。由于沒有了內燃機的噪聲,人們期待電動汽車要明顯比內燃機汽車更安靜。然而,除了聲音的大小之外,聲音的特征也是同樣重要的。相對于傳統(tǒng)內燃機汽車,電動汽車的動力總成的聲音顯著不同。傳統(tǒng)汽車的低頻發(fā)火階次、機械及燃燒噪聲,現(xiàn)在變?yōu)殡姶帕妄X輪嚙合而導致的更高頻的嘯叫聲,這些高頻噪聲主觀感受為煩惱和不愉悅的。根據(jù)研究,加速工況下電動車車內噪聲頻率域包含20 Hz到10 kHz的范圍。其中500 Hz以下的低頻范圍主要由車輪和電機機械轉動的階次貢獻,500 Hz到4 kHz的中頻范圍主要由變速箱的齒輪階次貢獻,超過5 kHz的高頻范圍主要由電機的電極階次貢獻。由變速箱齒輪產(chǎn)生的中頻范圍對人的主觀感受很重要。由于沒有發(fā)動機噪聲的掩蓋,變速箱噪聲變得非常突出[1-3]。如圖1所示分別為特斯拉Model X和寶馬I3在急加速工況下引擎艙和駕駛艙的噪聲云圖。
可以看出,相對于傳統(tǒng)內燃機汽車的主要激勵為2階和4階,電動汽車的主要激勵階次為更高的階次。例如,對于6極36槽的永磁同步電機,其主要激勵是36階[4-5]。同時對于兩級主減速器,主要激勵為輸入軸階次和輸出軸階次。
以正在開發(fā)的一款純電動汽車為研究對象,采用傳遞路徑分析方法分析電動汽車電驅動總成噪聲傳遞特性。
從源到接受點的傳遞路徑可以直接測量或通過互逆性原理測量。這里使用無指向性的LMS高頻體積聲源測量純電動汽車引擎艙到駕駛艙的空氣傳播路徑。由于引擎艙的空間有限,根據(jù)瑞利可逆性原理,采用互逆性測量方法。聲源放置在駕駛艙內駕駛員耳旁位置并發(fā)出白噪聲。圍繞電驅動總成各方向均勻布置6個麥克風采集電驅動總成近場噪聲。測量時整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并關閉所有的車輛電器設備。為了保證聲源輻射空間各向一致性,試驗中將高頻聲源方向分別指向6個方向進行測試??諝鈧鞑鬟f損失(ATL)函數(shù)為引擎艙內的平均聲壓除于聲源的平均聲壓,如式(1)所示。
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其中ATL以聲壓級(dB)表示。
將車輛固定在半消聲室轉轂上,測試工況為全油門加速至電機轉速為9 000 r/min,如圖3所示。
采集引擎艙內電驅周圍6個麥克風的數(shù)據(jù)和駕駛艙內駕駛員耳旁麥克風的數(shù)據(jù)。相比于前面的空氣傳播傳遞損失測試,這里駕駛艙內噪聲數(shù)據(jù)包含空氣傳播和結構傳播路徑的貢獻。
加速工況下引擎艙噪聲和駕駛艙噪聲測試結果如圖4所示。其中8.58階和22階分別為減速器輸出齒輪和輸入齒輪噪聲階次,48階為電機噪聲階次。這幾個動力總成的階次噪聲表現(xiàn)為駕駛時的嘯叫噪聲,必須得到有效衰減或遮蔽。
圖2 空氣傳播傳遞損失測試結果
圖3 車輛轉轂測試
圖4 加速工況噪聲測試結果
將加速時采集的引擎艙內6個麥克風的平均聲壓級除以空氣傳播傳遞損失函數(shù),則得到電驅動總成輻射的空氣聲傳播到車內駕駛員耳旁的噪聲,如式(2)所示。
車內駕駛員耳旁空氣傳播噪聲理論計算結果云圖如圖5所示。
將實際測試的結果(如圖4(b)所示)和理論計算的結果(如圖5所示)中的各階次噪聲提取出來。將各階次噪聲進行對比,結果如圖6所示。
圖5 車內駕駛員耳旁空氣傳播噪聲理論計算結果
從圖6(a)得出,在6 500 r/min以上,理論值整體均小于測試值約6 dB,可見車內8.58階噪聲由空氣傳播聲和結構傳播聲共同貢獻。
其中在7 500 r/min處理論值和測試值分別為45 dB和51 dB。根據(jù)能量貢獻方法,空氣聲大約貢獻1/4的能量。從圖6(b)得出,理論值和測試值基本吻合,可見車內22階齒輪噪聲完全由空氣傳播聲貢獻;從圖6(c)得出,理論值和測試值基本吻合,可見車內48階電機噪聲完全由空氣傳播聲貢獻。
本文針對電驅動總成噪聲的傳遞特性進行測試和分析。首先應用瑞利互逆性原理測試了引擎艙電驅動總成附近6個麥克風到車內駕駛員耳旁的空氣聲傳遞函數(shù)。然后利用傳遞函數(shù)的倒數(shù)與加速工況引擎艙內測得的6個麥克風平均聲壓級相乘,得到理論的駕駛艙空氣傳播噪聲。最后將理論計算結果和試驗測試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低階(8.58階)的減速器噪聲由空氣傳播聲和結構傳播聲共同貢獻,高階(22階和48階)的減速器和電機噪聲完全由空氣傳播聲貢獻。進一步的研究須考慮聲源和麥克風放置的位置和方向對傳遞函數(shù)測試結果的影響,并通過做大量的平均提高結果的準確性。
圖6 測試和理論階次噪聲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