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琛 路 莉 張 敏 丁維磊 徐 凱
卵巢甲狀腺腫(struma ovarii, SO)是一種起源于生殖細胞的成熟性畸胎瘤,是單胚層畸胎瘤最常見的類型,由全部或大部分甲狀腺組織構成[1]。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此瘤的影像學表現(xiàn)的報道少見。本文回顧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的8例卵巢甲狀腺腫病例,總結其影像表現(xiàn),并分析誤診的原因,以期提高對SO的認識。
搜集我院2011~2017年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的8例卵巢甲狀腺腫病的患者資料。年齡34~66歲,平均(53.3±11.5)歲。5例患者因體檢B超發(fā)現(xiàn)就診,1例以腹脹就診,1例以下腹痛就診,1例因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就診。所有患者術前均行腫瘤指標檢查,僅2例患者CA125升高并伴有中等量腹水,術前腹水病理檢查未發(fā)現(xiàn)惡性腫瘤細胞。8例患者主訴及臨床查體均無明顯甲亢癥狀及體征,均無甲狀腺癌病史。
本組共8例SO,所有患者均行超聲檢查,同時其中有2例行CT檢查,1例行MRI檢查。
超聲檢查采用Siemens 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經(jīng)腹部探頭頻率4MHz,經(jīng)陰道探頭頻率8MHz。常規(guī)超聲檢查病變部位、大小、邊界、回聲特點及血供情況。
盆腔CT檢查采用GE Lightspeed 16層螺旋CT掃描機,掃描參數(shù):管電壓120kV,管電流420~500mA,層厚及層間距均為5mm。增強掃描用高壓注射器經(jīng)肘靜脈注入對比劑碘海醇(300mgI/ml)80 ~ 100ml, 注 射 速 率 為 3ml/s, 注 入 后20~30秒、60~70秒行動脈期和靜脈期掃描。
盆腔MRI檢查采用GE Signa 3.0T MR系統(tǒng),MRI平掃行FSE序列矢狀位T1WI,矢狀位T2WI及T2WI壓脂序列,軸位T2壓脂序列。平掃參數(shù):矢狀位 T1WI:TR440ms,TE7.7ms,層厚 5mm,層間距 1mm。T2WI:TR4000ms,TE136.6ms;矢狀位T2WI層厚5mm,層間距1mm;軸位T2WI層厚6mm,層間距2mm。MRI增強對比劑采用Gd-DTPA,劑量0.1mmol/kg經(jīng)肘靜脈以2ml/s流速高壓注入。行軸位、矢狀位、冠狀位肝臟容積快速三維成像(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掃描。
所有圖像由1名放射科主治醫(yī)師和1名主任醫(yī)師采用盲法進行分析。觀察內(nèi)容包括腫塊部位、大小、形態(tài)、有無分隔、有無實性成分、內(nèi)部的密度/信號及強化程度、有無鈣化,是否合并腹腔積液。
8例SO均位于單側(cè)卵巢,右側(cè)4例,左側(cè)4例。腫瘤最長徑約4.2~9.8cm。1例超聲檢查為類圓形的強回聲的實性腫塊,邊界尚清,探及豐富的血流信號,盆腔探及中等量積液。7例超聲檢查為囊實性腫塊,表現(xiàn)為以囊性為主的混合性回聲,形態(tài)不規(guī)則,實性部分均表現(xiàn)為稍高回聲,其中僅4例實性成分探及呈點狀或細條狀的血流信號(圖1);2例病灶中探及鈣化灶;3例囊腔中探及多個囊壁間隔,并有血流信號;1例有大量腹水。
2例行盆腔CT檢查者病灶均為囊實性腫塊,在囊壁或?qū)嵭猿煞种谐霈F(xiàn)弧形狀或點狀鈣化。1例行CT平掃及增強檢查者,平掃時病灶內(nèi)不同密度的囊腔,其中一高密度囊腔,CT值約63HU,增強后CT值無明顯變化;實性成分平掃CT值84HU,增強后動脈期CT值為160HU,靜脈期CT值為113HU(圖2),呈明顯強化;盆腔中可見大量積液。1例僅行CT增強患者實性成分動脈期CT值125HU,靜脈期CT值約98HU。
1例行盆腔MRI檢查,腫瘤內(nèi)示多發(fā)大小不等囊性病變,囊腔內(nèi)信號多變,部分呈T1W稍低信號、T2W極低信號,部分呈T1W稍低信號、T2W高信號。實性成分T1W及T2W均呈等信號。增強后實性成分及囊壁明顯強化,呈“花邊樣”,囊性成分無強化(圖1)。
圖1 女,51歲,左側(cè)SO。A.為軸位T2壓脂序列,B.為軸位LAVA增強序列。左側(cè)附件區(qū)囊實性腫塊,可見多發(fā)大小不等的囊性灶,實性成分(*)增強后實性成分及囊腔分隔明顯強化,可見“花邊征”。實性成分之間的部分囊腔(白箭)表現(xiàn)為T2WI極低信號的特性。C.為彩色多普勒超聲,可見實性成分及囊壁間隔有血流信號。
圖2 女,62歲,右側(cè)SO。A.平掃顯示右側(cè)附件區(qū)囊實性腫塊,病灶內(nèi)見高密度囊腔,囊腔內(nèi)見線樣分隔。實性成分內(nèi)點狀鈣化。大量盆腔積液。B.增強檢查囊性成分未強化,分隔及實性成分明顯強化。圖3 為SO的病理特征(HE染色,×200,Bar=100μm),鏡下可見大小不等的甲狀腺濾泡,濾泡被覆單層扁平細胞,濾泡內(nèi)充滿紅染的膠質(zhì)。
8位患者術中所見腫瘤與鄰近組織無黏連,腫塊包膜完整,表面光滑,部分呈分葉狀。2例腹腔抽出淡黃色腹水。腫塊最大徑約4~9.8cm。8例腫瘤切面可見大小不一的囊腔,部分囊腔內(nèi)含膠凍樣物質(zhì),囊壁光滑,囊壁薄,厚約1~3mm。7例以囊性成分為主,僅1例以實性成分為主。有2例可見鈣化灶。
鏡下腫瘤為正?;蛟錾约谞钕俳M織,可見大小不等的濾泡組織,濾泡壁被覆單層柱狀上皮或扁平上皮,濾泡腔可見嗜伊紅染色的膠質(zhì)。
病理結果:4例為卵巢甲狀腺腫,3例為卵巢甲狀腺腫合并對側(cè)囊性畸胎瘤,1例為卵巢甲狀腺腫合并黏液性囊腺瘤。
SO發(fā)病率較低,約占成熟性畸胎瘤的2.7%[2],臨床較罕見,且患者多無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故術前診斷較為困難。而且SO大多數(shù)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約0.3%~5%)出現(xiàn)惡性轉(zhuǎn)化為卵巢惡性甲狀腺腫,如甲狀腺濾泡癌和乳頭狀癌,占卵巢腫瘤0.01%,畸胎瘤的0.3%。SO發(fā)病高峰期為50~60歲左右,極少發(fā)生在青春期[3]。SO多發(fā)生在單側(cè)卵巢,瘤體一般較大,但最大徑多<10cm。約15%~25%患者有頸部甲狀腺腫大,5%~15%患者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癥,手術后甲亢癥狀可迅速消退[4]。本組中因術前均未診斷為SO,故未行甲狀腺功能的輔助檢查。有文獻報道約17%的SO患者有腹水或假Meigs征(即在出現(xiàn)腹水的同時伴有胸腔積液),甚至伴有血清CA125增高,但CA125的增高程度及胸腹腔積液的出現(xiàn)與腫瘤為惡性并無相關性[4-7]。本組中有2例SO出現(xiàn)腹水伴血清CA125異常升高,最高達1162U/ml。
SO的治療為手術切除,術后通常不需要其他后續(xù)治療,良性SO復發(fā)率極低,但對于合并腹水且腫瘤標志物較高的患者,應定期進行CA125檢測及盆腔超聲檢查。本組8位患者均手術切除,術后病理均證實為良性SO,未進行其他后續(xù)治療,隨訪復查未出現(xiàn)腫瘤復發(fā)。
根據(jù)2014年WHO腫瘤分類標準中,SO歸為單胚層成熟性畸胎瘤,SO可出現(xiàn)與正常甲狀腺上皮相同的組織學和病理學改變,如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橋本甲狀腺炎等改變;也可伴發(fā)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囊腺瘤、囊腺癌及類癌等[4],本組中有3例伴發(fā)對側(cè)囊性畸胎瘤,1例合并黏液性囊腺瘤。
根據(jù)SO的病理特點,綜合本組研究及相關文獻,總結SO的特征:SO通常為單側(cè)卵巢發(fā)病,腫塊一般較大,形態(tài)可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邊界清楚;多為囊實性腫塊,囊性為主多見,實性為主少見。囊性部分為多房囊腔,可因囊腔中含有不同濃縮程度的甲狀腺球蛋白及甲狀腺激素等物質(zhì),因此在超聲、CT及MRI檢查時囊腔內(nèi)回聲、密度及信號不同,會出現(xiàn)特征性的征象。相較于水而言,超聲表現(xiàn)為較高回聲[8],CT平掃時這些囊腔密度較高[7,9],而在MRI上這些囊腔表現(xiàn)T2W極低信號[7],增強后此類囊腔無強化。SO的實性成分、囊壁及分隔中含有甲狀腺組織,具有吸收碘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的特性,因此超聲表現(xiàn)為囊內(nèi)出現(xiàn)高回聲或中等回聲結節(jié)伴血流信號[8,10],CT密度較高,MRI表現(xiàn)為T1WI上相對鄰近的肌肉組織為等信號、T2WI上等或稍高信號,增強后腫瘤的實性成分和間隔明顯強化,有時實性部分圍繞在囊腔周圍,呈分葉狀改變,表現(xiàn)為“花邊樣”強化[9]。本文中病例數(shù)較少,僅部分病例表現(xiàn)出與上述相符的明顯的超聲特征。文獻中[2,8-9]提到SO實性成分、囊壁及房間隔鈣化常見,但本組研究中鈣化檢出率較低,筆者認為可能與本組中超聲對細小鈣化檢查的局限性有關。
本組研究中:2例出現(xiàn)假Meigs綜合征及CA125升高惡性表現(xiàn),超聲或CT檢查提示富血供腫塊,術前誤診為卵巢惡性腫瘤?;仡櫡治鲇跋駡D像后,此2例腫塊體積較大,但是邊界清楚,周圍組織器官受壓,腹腔內(nèi)及腹膜后無腫大淋巴結,沒有惡性腫瘤的侵襲性和轉(zhuǎn)移表現(xiàn)。術后病理顯示病灶中實性的甲狀腺組織較多,因此圖像上提示豐富血流。5例誤診為畸胎瘤,此5例僅行超聲檢查,均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塊,回聲混雜,未進一步行CT或者MRI檢查,檢查結果受操作者的經(jīng)驗水平及被檢查者的自身因素影響,而且少見的SO容易忽視。術后病理顯示囊性成分為主,囊腔較多,囊液清亮或呈膠凍樣,因此回聲復雜,對診斷有一定的干擾。1例行超聲及MRI檢查后誤診為囊腺瘤,此例腫塊含甲狀腺膠質(zhì)的囊腔體積小數(shù)量少,且位于實性成分之間,而此囊腔在T1WI上呈等低信號,T2WI上呈低信號,增強后無強化,易誤認為腫瘤內(nèi)的陳舊性出血。術后病理亦證實了實性成分中可見小囊腔含膠凍樣物質(zhì)。
針對無特殊臨床癥狀的附件區(qū)占位性病變,SO要與以下幾種疾病鑒別。囊腺瘤及囊腺癌:以囊性成分為主,實性成分少見。漿液性囊腺瘤:多為單房,囊腔內(nèi)回聲、密度或信號均勻。粘液性囊腺瘤:為多房,囊腔大小不等,囊液回聲、密度或信號不同,囊壁均勻增厚。當囊壁不規(guī)則增厚,囊腔內(nèi)出現(xiàn)壁結節(jié),腫塊為囊實性且邊界不清,提示為囊腺癌。卵巢巧克力囊腫:多好發(fā)于育齡期女性,臨床常有痛經(jīng)史,大囊周邊伴小囊為其主要特征。膿腫:常表現(xiàn)出典型的臨床癥狀如疼痛、發(fā)熱、白細胞升高等,抗炎治療后好轉(zhuǎn)。異位妊娠:患者有停經(jīng)史,結合妊娠試驗,當伴有出血時,行后穹窿穿刺可以幫助診斷。囊性畸胎瘤:CT可較好顯示其內(nèi)含有皮脂樣物質(zhì)、脂肪、毛發(fā),及牙齒和骨組織;通過MRI掃描多方位、同層面不同序列的仔細比對,亦可發(fā)現(xiàn)含少量脂肪的畸胎瘤,而減少誤診或漏診[11]。
除此之外,由于SO的病理特點,以及SO有一定的概率與畸胎瘤、囊腺瘤及類癌等伴發(fā)的特性,單一的影像學檢查方法,無法準確診斷SO。所以聯(lián)合多種影像檢查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對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曾有報道123I或131I可積聚在SO的甲狀腺組織中,因此,測定血清中甲狀腺球蛋白、123I或131I掃描成像有助于SO的診斷[12]。
綜上所述,SO特征為單側(cè)附件的囊實性腫塊,邊界清楚,以多房囊性為主;實性成分及囊壁、間隔超聲顯示血流信號,CT或MRI增強表現(xiàn)為明顯強化,以MRI增強的“花環(huán)樣”強化為特異表現(xiàn);囊腔內(nèi)成分復雜,當超聲提示稍高回聲的囊腔,CT平掃出現(xiàn)高密度囊腔, MRI出現(xiàn)T2W極低信號的囊腔,且增強后無明顯強化,應考慮SO的可能。但單一的影像檢查方法,誤診率很大,結合超聲及CT和(或)MRI檢查可以提高診斷率。當行123I或131I掃描成像時,在甲狀腺無核素異常濃聚時情況下,顯像劑聚集在盆腔時,應當考慮到SO的可能。若出現(xiàn)胸腹水及CA125升高的惡性表現(xiàn),SO在術前診斷中極易忽略,確診要結合病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