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
在當前小學階段開展的教學活動中,綜合實踐活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提升學生自身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更好地應用所掌握的知識,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而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理念和思路,對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有效開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基于以往小學階段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在具體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中,學校有必要引入包含探究性學習要素的教學活動和思路,真正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全面積累實踐經(jīng)驗,并使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現(xiàn)狀及成因
在一線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效果常與預期存在差距,還有較多的提高空間。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少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不夠重視,認識上也不夠科學客觀。在具體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教師們往往對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入更具探究性的內容,造成實踐活動的效果較低。
二是不少任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質還有待提升。目前,不少一線教師在教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足、專業(yè)能力較低。須知,在具體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上,需要教師本身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整體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質量和效果。
三是部分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沒有考慮到本地實際情況和校情。如何更好地因地制宜地展開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也是當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必須要考慮的一個要素。
二、探究性學習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分析
1.讓綜合實踐活動具備一定的開放性
探究性學習要求綜合實踐活動具備較強的開放性,其相關內容在基于素材的基礎上,應進行適當拓展,避免過于局限,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更加廣闊的探究空間。
每學期,學校眼科醫(yī)院都免費為學生的視力情況體檢一次,以讓學生、家長、教師及時了解。為了引起學生對視力保護的足夠重視,學校邀請了眼鏡店工作人員為學生做如何預防近視的報告。報告中講到:如果小學生的父母是近視的,孩子近視的機率是25%;父母是高度近視的,孩子近視的機率是50%。學生們聽到后紛紛質疑:這個結論是真的嗎?我會不會也像父母一樣近視?。课腋改覆唤?,我怎么近視了?針對學生們的疑惑,筆者引導他們提出了“小學生近視的機率與父母視力的關系”的研究。
小學階段,學生自身的探究意識還處于萌芽的狀態(tài),在這種開放性的空間設計上,可以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其產(chǎn)生主動探究的動力并養(yǎng)成科學探究的習慣。
2.利用生活性內容促進探究性學習的應用
知識的學習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活動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也應該選擇學生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各類問題,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進行思考并實踐。
有一次,筆者經(jīng)過五年級六班時,聽到教室里不時傳出“哇,這么清楚……”的喊聲。“在干什么?”帶著疑問,筆者走進了教室,看到許多學生圍在窗邊,正輪流舉著一個東西往外看,聲音正是從那里發(fā)出來的?!澳銈冊谕媸裁矗俊闭f著,筆者走了過去。正從里邊擠出來的學生聽到了筆者的問話,便喊道:“老師,我們正在玩望遠鏡,可清楚了,您試一下?”筆者看了一下說:“確實不錯,你們接著玩,但一定注意安全,不要離窗口太近!”走出教室時,筆者突然想到:可以把它作為我們的課題來研究,這樣不但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能使學生學到更多知識。
對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來說,可以使之更好地達到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的目的,這是小學階段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核心內容和目標。如此,學生既可以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還能夠體驗到知識學習的樂趣,認識到知識學習對自己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性。
3.利用創(chuàng)新性內容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探索
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當前教育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具體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和契機,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遷移知識的能力,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內化,從而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探究性是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一個重要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開展自主探究和學習;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對知識的歸納、分析以及比較;在創(chuàng)新性內容的選擇上,應該重視對學生思路的有效啟發(fā),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此外,教師也應該重視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從更加科學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4.因地制宜地選擇綜合實踐活動內容
不同學校所處的地域不同,并且當?shù)氐牡貐^(qū)特色也不同。學校通過科技社團、綜合實踐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展,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huán)境意識、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人文素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等許多方面都在悄然發(fā)展。
一是大膽嘗試,打破學科藩籬,探索科技社團教育的新模式。為探索跨學科綜合性的創(chuàng)客項目,學校把社團變成一個個開放的、自由的創(chuàng)客空間,為學生提供跨學科的合作機會,整合藝術、工程、電子、機器人等領域的學習資源、創(chuàng)造資源,以及動手實踐的場地。
二是扎扎實實,持續(xù)推進。學校以科技活動社團為平臺,結合最新課改與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進行創(chuàng)客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和活動,打造精品校本課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以社團為平臺參加國家、省市的各種科技類賽事,并取得了榮譽;努力提升學校形象,創(chuàng)造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品牌,真正把“校風建設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的育人理念落到實處。這些措施和方法提升了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總之,就當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來說,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本身應該更全面地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具體情況,并圍繞實際教學需求進行科學地開展。對于在具體活動中引入探究性學習的實踐,還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讓綜合實踐活動發(fā)揮出更強的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編者略)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