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博
報紙作為為傳統(tǒng)的四大媒體之一,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fā)行的印刷出版物。雖然報紙受到網絡媒體的沖擊,發(fā)行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報紙作為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知識面廣、及時性、權威性、公信性等特點,依然承擔著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同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報紙印刷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提升報紙印刷質量,早已成為業(yè)內人士關注的問題。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印刷工作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際標準化組織都發(fā)布了相關標準,用以規(guī)范報紙印刷、提升質量。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簡稱ISO)是一個全球性的非政府組織,在國際標準化領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998年,ISO就頒布了ISO 12647-3∶1998《印刷技術網目調分色片、樣張和印刷成品的加工過程控制 第3部分:新聞紙冷固型油墨膠印和凸印》,2005年和2013年又發(fā)布新的版本,并隨著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取消了凸印。2013版標準是目前最新、最權威的報紙印刷生產過程標準,最能體現全球范圍內報紙印刷行業(yè)的發(fā)展狀況和平均水平。在2013版中,刪除了部分過時的內容,而調頻加網則成為標準規(guī)范內容,不但給出了網點的大小,同時也給出了階調增加值。一些技術參數在新版中也進行了修訂,加網線數從40lpc調整到40~54lpc即100~140lpi;明確了CTP印版上的網點大小誤差由不應超過2.0%改為1.5%個階調值;明確了0.2mm的值,取消了建議值,并明確此套準誤差是對角線套準誤差, 這也更加嚴格和準確;階調值總和要求不宜超過220%,不應超過240%,在階調值總和達到上限要求時,黑版階調值最好不低于90%,較原來240%和黑版至少為85%有了明顯變化,階調值總和的降低和黑版階調值的增加,可以明顯減少彩色油墨量,更有利于印刷色彩的穩(wěn)定,減少蹭臟現象;階調再現范圍由原來的3%~90%擴充至3%~95%。在2013版中,和ISO 12467-2(膠印)等其他部分在印刷質量控制上采用了相同的思路,即提出了“印刷條件”的概念:一個冷固型印刷條件由印刷承印物、呈色描述、加網描述、油墨組和印刷色序組成,并給出了具體要求。隨著柔印的廣泛應用,2013版定義了柔性版報紙印刷條件和相關技術要求。
中國的標準化組織也制定了相關標準來規(guī)范印刷質量,1993年頒布實施了GB/T 14705-1993《報紙印刷品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該標準目前已經作廢,1998年頒布實施了GB/T 17934.3-1998《印刷技術 網目調分色片、樣張及印刷成品的加工過程控制 第3部分:新聞紙的冷固型油墨膠印》,并與2003年進行了修訂,成為GB/T12647.3-2003,該標準在我國目前現行的報紙印刷的國家標準,也是最新標準。GB/T 12647.3-2003修改采用了ISO 12647-3∶1998,在制定該標準時考慮到我國目前新聞紙冷固型油墨的單色和多色膠印印刷的國情,對ISO 12647-3∶1998做了一些修改,主要包括:刪除了ISO 12647-3標準名稱中的“凸印”;簡化了標準的適用范圍,刪除了“不適用于新聞紙的柔性版打樣和印刷”;增加了“底色去除”“灰成分替代”“分色片線性化誤差”的術語和定義;增加了“分色片線性化誤差應≤2%”及“分色片應版面清潔,無劃痕、臟跡、折痕”的要求;修改了網線數的上限值,用“48線/cm”代替“40線1cm”;L*值用“81”代替“80”,“b*”值用“3”替代“4”,光澤度值用“7”替代“5”,亮度值用“56±4”替代“60”;階調值復制范圍的下限值用“5%”代替“3%”;刪除了對凸印和陽圖型版材照相曝光曬版的網點增大值的規(guī)定等。但是該標準由于時間較長,工業(yè)技術也在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其對應的ISO的標準也修改了兩個版本,因此該標準的修訂也迫在眉睫。
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印刷工作委員會直接管理著中央級有印刷廠自印的報紙、各省、市、自治區(qū)黨報、副省級市的黨報、經濟特區(qū)的黨報。在2003年結合剛頒布實施的GB/ T 12647.3-2003,為貫徹執(zhí)行該國家標準,規(guī)范全國報紙印刷質量管理,頒布了《報紙印刷質量實施細則(彩色、黑白)》,從圖片、題字、墨色和外觀等方面對報紙的印刷質量提出要求,并給出了各報社評比時的計分辦法。2013年,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在征求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85家會員單位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為了適應全國報紙出版印刷發(fā)展的需要,進一步提高全國報紙的印刷質量,并結合全國報業(yè)印刷的實際,以及報紙印刷質量檢測的情況,制訂了2013版的的報紙印刷質量標準《報紙印刷質量檢測要求及檢測辦法》。該辦法分3部分:質量檢測要求(四項17條);檢測辦法(四項15條);檢測符號畫法(5條)。質量檢測要求是優(yōu)質級以上報紙的印刷質量標準,檢測辦法是進行質量檢測的評分辦法。該標準從2013年1月1日起開始執(zhí)行,檢測工作更加規(guī)范化,印廠更明確了報紙印刷質量的具體要求,對質量提升、管理細化作用顯著。對比2003版報紙印刷質量檢測標準,2013版在檢測要求、檢測方法、符號畫法等方面更加細化;對圖片的加網線數、加網角度、網點形狀及網點變形首次做出規(guī)定,對題字(黑白及彩色)的密度、套印要求提高了要求,對文字墨色按實際字號(各報多用5號字或6號字)規(guī)定了密度要求,對影響外觀的臟跡分類規(guī)定、透印要求、叼針孔、正背版心、折頁等都首次提出了新要求,這些規(guī)定促進了報紙印刷質量的提升。
報紙印刷質量是涉及材料、工藝、設備、技術、人員等多方面的綜合的結果,加強印刷的標準化工作,是提高印刷質量的重要途徑。在實踐中多摸索,認真分析,優(yōu)化工藝,改進技術、提高人員素質,一定會印出高質量的報紙。
作者單位:渭南日報社印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