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巖
【摘 要】目的:探析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其術后應用早期康復護理的臨床價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且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共70例)作為觀察目標,將其隨機分為參照組(35例)和試驗組(35例),分別接受術后常規(guī)護理、術后早期康復護理,對2組取得的康復效果予以比較。結(jié)果:2組術后第1d、第7d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比較,P>0.05;參照組術后第30d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顯著低于試驗組,且P<0.05。結(jié)論: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其術后應用早期康復護理,可以取得顯著的康復效果。
【關鍵詞】 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早期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33-02
前言
高血壓會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其中,以高血壓性腦出血最為嚴重,該疾病多見于冬春季節(jié),以男性患者居多,且其年齡通常在50~70歲以內(nèi)。高血壓病往往會造成腦底的小動脈出現(xiàn)病理性變化,使得這些小動脈的管壁上出現(xiàn)纖維樣或玻璃樣變性、缺血、局灶性出血以及壞死,從而導致血管壁的強度受到削弱,產(chǎn)生局限性擴張,同時還會引致微小動脈瘤的出現(xiàn)。當血壓在體力勞動、過度腦力、情緒激動等因素的作用下,就會出現(xiàn)升高,從而造成已病變的腦血管發(fā)生破裂和出血,產(chǎn)生高血壓性腦出血[1]。本次研究主要是為探討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其術后應用早期康復護理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入選的70例高血壓腦出血且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均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至我院診療,嚴格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為試驗組(35例)和參照組(35例)。其中,試驗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1:14;年齡在51.5~69.5歲以內(nèi),年齡平均(58.14±3.21)歲;手術方法:腦室外鉆孔引流術與開顱腦內(nèi)血腫清除術各為12、23例。參照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2:13;年齡在51.5~70歲以內(nèi),年齡平均(58.21±3.18)歲;手術方法:腦室外鉆孔引流術與開顱腦內(nèi)血腫清除術各為11、24例。2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上無顯著差別存在(P>0.05)。
1.2 護理方法 35例參照組接受術后常規(guī)護理,35例試驗組接受術后早期康復護理,措施見下:
(1)不良反應監(jiān)測:在患者接受早期康復訓練中,對其心電圖和生命體征等進行密切注意。
(2)大小便練習:針對便秘患者,按照其具體情況,對其進行腹部按摩等措施,保障其腸道的蠕動,同時,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調(diào)節(jié),為促進患者排便狀況的改善,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輔助藥物,以免出現(xiàn)用力排便情況。針對尿失禁患者,指導其進行按時排尿訓練。針對尿潴留患者,指導其學會自行排尿。
(3)吞咽功能練習和語言功能建立:①在進行吞咽功能練習前,對患者實施洼田飲水實驗測試。無明顯吞咽障礙者接受吞咽功能練習,使患者采取側(cè)臥位,將床頭抬高300,利用注射器對少量米糊類的食物進行抽取,注入位置為口腔健側(cè),如患者可以主動吞咽,又無嗆咳現(xiàn)象,則后續(xù)的吞咽功能練習以該種喂食方式進行,同時,逐步過度到喂水;若患者有明顯吞咽困難,且具有意識障礙,則依據(jù)要求,對鼻飼管進行留置,并根據(jù)營養(yǎng)科協(xié)作制定鼻飼餐譜。②對患者進行語言功能恢復訓練的指導,協(xié)助其練習單詞、詞語的發(fā)音,并試著講一些簡短的句子,訓練過程注意循序漸進。
(4)肢體功能訓練:在患者術后一星期內(nèi)實施,首先,對肢體進行良肢位的擺放,然后指導患者進行偏癱側(cè)肢體的踝泵運動,并指導患者家屬對其實施局部推拿,以此加快血液循環(huán),以適度力量進行操作,防止出現(xiàn)血壓升高,加重病情。按照患者具體狀況,若其生命體征保持穩(wěn)定,則給予患者接受適度肢體被動活動。在相對穩(wěn)定期間,不但要持續(xù)之前的運動訓練,對于清醒的患者,還要指導其針對患肢實施適度主動活動。在最后穩(wěn)定期間,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實施電針、腦反射等康復治療以及偏癱肢體綜合訓練。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術后第1d、第7d、第30d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情況予以比較,通過改良Barthel指數(shù)[2]進行測評,包括11項內(nèi)容,滿分為100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得分成正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時使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以(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比較,當結(jié)果顯示P<0.05,則表示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組術后第1d、第7d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術后第30d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顯著低于試驗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以失語、肢體偏癱、意識功能障礙、頭痛頭暈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并且,患者往往還會伴有其他并發(fā)癥,如肢體功能障礙等。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不但要予以其盡早和有效的手術治療,還要注重患者術后的早期康復訓練和護理[3]。
王天舒等人[4]在研究中指出,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其術后應用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本次2組術后第1d、第7d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比較,P>0.05;參照組術后第30d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顯著低于試驗組,且P<0.05,也說明了術后早期康復護理的有效性。有研究表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最佳的康復訓練運動時期為術后3個月以內(nèi),在此期間,若能指導患者接受康復治療,就可以幫助受損大腦對正常生理功能進行重新建立,從而使患者的日常自主運動功能得到盡快恢復。本次通過在患者術后,對其采取不良反應監(jiān)測、大小便練習、吞咽功能練習和語言功能建立、肢體功能訓練等一系列早期康復護理,可以加快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速度,促進其運動功能得到恢復,從而使其生活質(zhì)量得到提高[5]。
因此,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其術后應用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自主運動功能。
參考文獻
[1] 葛海嬌,張桂麗,李金城.早期康復護理對微創(chuàng)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7,24(9):1295-1296.
[2] 趙麗娟.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7):1325-1326.
[3] 王爽,曹艷杰,史好巍,等.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康復護理效果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6,24(10):133-134.
[4] 王天舒,謝玉環(huán),相艷艷,等.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早期康復訓練介入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6,20(9):1797-1800.
[5] 藍彩紅.早期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后遺癥患者獨立生活能力和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7,9(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