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
壓實是路基路面施工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保證路基路面質(zhì)量的關鍵所在,如果路基路面沒有達到要求的壓實效果,將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質(zhì)量問題。因此,在施工中,應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結(jié)合技術設備條件,選擇合適的壓實施工設備及工藝方法。
以某一級公路工程A標段為例,該標段公路總長7.9km,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40km/h,紅線寬度為40m,公路兩側(cè)布置寬度為5m的綠化帶,現(xiàn)結(jié)合工程實際情況,對其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做如下分析。
路基填筑與平整后立即進行碾壓施工,路基碾壓基本實現(xiàn)全機械化。碾壓施工前,先檢查分層平整度及厚度,確認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無誤后再組織進行碾壓。壓實施工中,應先使用光輪壓路機預壓路基上的松鋪土,再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作業(yè)時,需要嚴格按照先兩側(cè)后中央的順序,以及“縱向進退、由慢及快、由靜至動和從弱振到強振”等基本原則。壓路機行走需保持一定輪跡重疊,對于光輪壓路機,應有輪寬1/2的重疊;對于振動壓路機,應有40~50cm的重疊;對于相鄰的兩個碾壓區(qū)段,應有至少2.0m的縱向重疊。碾壓完成以后,必須做到?jīng)]有死角和偏壓,且壓實度均勻[1]。
路基碾壓施工中,應做好以下特殊處理:車道下部結(jié)構物實際埋深往往較淺,這些結(jié)構物包括雨水支管和管道等,在回填后壓實度無法達到要求時,需要使用砂礫等材料對雨水口與檢查井等的周圍實施處理。比如,當管道頂部和路床表面之間的距離不足70cm時,需要使用混凝土進行全方位包封。
施工前先確定路床橫坡、縱向中心線與寬度。為使路床滿足設計要求提出的彈性模量等技術指標,必須對其頂面下方至少30cm的土進行碾壓,以此使土層達到設計與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壓實度。
在本一級公路工程中,填方路基段,分為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和下路堤四部分,根據(jù)重型擊實標準,這四部分的壓實度應分別達到以下要求:①上路床,路床頂面以下0~30cm范圍內(nèi),壓實度不能低于96%,填料強度不能小于8CBR;②下路床,路床頂面以下30~80cm范圍內(nèi),壓實度不能低于96%,填料強度不能小于5CBR;③上路堤,路床頂面以下80-150cm范圍內(nèi),壓實度不能低于94%,填料強度不能小于4CBR;④下路堤,路床頂面以下150cm外下范圍,壓實度不能低于93%,填料強度不能小于3CBR。零填與挖方路基段,路床頂面以下0~30cm范圍內(nèi)壓實度不能低于96%,填料強度不能小于8CBR;頂面以下30~80cm范圍內(nèi)壓實度不能低于96%,填料強度不能小于5CBR[2]。
3.1.1級配碎石底基層
根據(jù)重型擊實標準,在達到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要求壓實度達到96%以上。
3.1.2灰土底基層
混合料攤鋪完成并修整成型后,根據(jù)方案確定的碾壓方法施工,平曲線段內(nèi),按由內(nèi)至外的順序進行碾壓。一般路面的兩側(cè)需要多壓3~4遍。如果在碾壓施工中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有起皮、彈簧土及松散等問題,需及時翻開重新進行拌和,也可采用其它有效方式處理,確保滿足質(zhì)量標準的要求。
3.1.3二灰碎石底基層
混合料整形完畢后,待混合料實際含水量不超過最佳含水量±2%時開始碾壓。如果混合料的實際含水量超過最佳含水量+2%,則應進行適當?shù)姆瓡?;而若混合料的實際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2%時,需進行灑水悶料,此時應準確計算并控制灑水量。
底基層全寬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行駛時后輪保持輪寬1/2的重疊;壓路機后輪駛出施工范圍后,視為完成一遍碾壓;碾壓持續(xù)到達到規(guī)定的混合料密實度為止;碾壓完成后,混合料表面不能有明顯的碾壓痕跡;通常情況下需要碾壓6~7遍才可以達到要求;第一、第二遍碾壓需將壓路機行駛速度控制在1.5~1.7km/h范圍內(nèi),之后的每一遍碾壓都控制在2.0~2.5km/h以內(nèi);碾壓時壓路機不僅要勻速、穩(wěn)定行駛,而且還不能在混合料表面進行剎車與掉頭,否則將使壓好的混合料松散、破壞[3]。
3.1.4水穩(wěn)碎石基層
碾壓時做好混合料實際含水量檢查,同時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guī)范展開施工。對于碾壓時間,應控制在基層混合料初凝之前,通常需在2h內(nèi)完成。水穩(wěn)碎石基層一般使用輪胎壓路機配合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從基層兩側(cè)開始向中部按輪寬1/2的重疊進行碾壓作業(yè),可將整個碾壓作業(yè)分為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①由振動壓路機在關閉振動的條件下碾壓一遍;②由振動壓路機開啟振動的條件下碾壓至標準密實度;③由膠輪壓路機進行碾壓,以消除之前碾壓留下的輪跡。
壓實后的水穩(wěn)基層表面應沒有松散、開裂、擁包及錯臺現(xiàn)象,個別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應技術予以修整。此外,務必注意禁止在混合料表面進行掉頭與剎車,并且在成型后做好保護,不允許車輛及人員隨意進入。
碾壓是公路面層施工主要環(huán)節(jié),需要根據(jù)施工方案選擇適宜的壓路機類型及其組合方式,確定正確的碾壓步驟。本工程面層采用瀝青混合料,其壓實施工應使用以下幾種壓路機:鋼筒壓路機、振動壓路機與膠輪壓路機。一般面層壓實都分為初壓、復壓和終壓環(huán)節(jié),各環(huán)節(jié)施工要求如下所示。
(1)初壓
在相對較高的混合料溫度條件下進行,通常不能低于110~140℃。按照由外至內(nèi)的順序碾壓,碾壓帶之間的重疊寬度按30cm控制。主要采用鋼筒壓路機連續(xù)碾壓兩遍左右,也可使用振動壓路機,但要關閉其振動器。此外,需要注意,在完成初壓以后應及時對路拱和平整度進行檢查,并根據(jù)檢查結(jié)果進行必要的修整[4]。
(2)復壓
初壓完成,且路拱和平整度檢查確認合格后,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復壓,復壓的遍數(shù)通常為4~6遍,到達到規(guī)定的壓實度為止,同時不能有明顯的碾壓痕跡。碾壓帶之間的重疊寬度按照10~20cm要求進行控制。此外應注意,在倒車過程中應關閉壓路機的振動,否則將由于過振而使混合料形成擁包。
(3)終壓
復壓后立即進行終壓,與初壓相同,終壓既可以使用鋼筒壓路機,也可以使用關閉振動器的振動壓路機。一般碾壓遍數(shù)為兩遍以上。面層終壓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消除輪跡和收光。終壓完成時,混合料溫度應達到標準要求:當采用鋼輪壓路機時,應達到70℃以上;當采用輪胎壓路機時,應達到 80℃以上[5]。
本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已順利完成,經(jīng)檢查,路基、路床、底基層、基層與面層的壓實質(zhì)量都滿足要求,說明上述壓實施工技術合理可行,可為其它類似公路工程提供參考借鑒。
[1]鄭玉林,方會明,張淵博.公路路基路面壓實施工及質(zhì)量控制[J].技術與市場,2017,24(06):189+191.
[2]喬杰烏.試分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要點[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13(07):30+32.
[3]武 寧.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6(11):93~94.
[4]郭國光,王志鵬.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措施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4(30):101~102.
[5]夏繼榮.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措施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