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國偉,米琳華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月山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四川 廣元 628422)
養(yǎng)豬業(yè)是構成我國畜牧業(yè)的主要元素之一,隨著我國養(yǎng)豬業(yè)的大力發(fā)展,對生豬養(yǎng)殖質量越來越高,為減少環(huán)境的污染,提高豬肉質量,需要對保育豬生態(tài)養(yǎng)殖。
為了更好促進仔豬生長發(fā)育,給仔豬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對仔豬豬舍必須進行徹底的打掃,并對每一個角落進行徹底的清洗和嚴格的消毒,不留死角,消毒后的豬舍必須通風透氣,保持豬舍良好的通風度,驅除豬舍內消毒液的味道。對豬舍內的水嘴、料槽、護欄等用具進行嚴格檢查,對仔豬所需的用具嚴格消毒后,再使用。消滅仔豬舍的相關傳染病的傳染源,嚴格切斷傳播途徑,減少仔豬相關傳染性疾病傳播與流行。另外嚴禁防止仔豬之間病原體交叉感染,對仔豬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制度,在仔豬全部出去后對仔豬豬舍進行嚴格的消毒制度。
當仔豬由母體分娩后應立即除去胎膜,擦干身體,用5%的碘酊消毒后對仔豬斷臍帶,同時對留種仔豬除去犬齒、剪耳號和斷尾。在仔豬生后0.5~1h內,給仔豬初乳,仔豬吃常乳時固定奶頭仔豬,讓母豬朝一個方向躺臥,讓仔豬按照固定的奶頭次序進行吃乳。在仔豬出生2~3d內肌肉注射牲血素補鐵,仔豬出生后3~5日齡肌肉注射0.1%亞硒酸鈉和維生素E補硒。對仔豬舍設置保溫箱和燈泡進行保溫防寒,給予仔豬最適宜的溫度,提高仔豬育成率的關鍵。防止母豬擠壓仔豬,在母豬產仔后3~5d,仔豬吃完奶后,飼養(yǎng)工作人員將仔豬趕到防壓欄內。必須加強仔豬飼養(yǎng)管理,才能提高仔豬成活率。
當母豬泌乳期到21d時,母豬的泌乳量逐漸在減少,不能滿足仔豬的生長需要,這時仔豬因吃不飽,會偷吃母豬的料,導致仔豬的腹瀉,嚴重者可導致仔豬的死亡。因此,仔豬在7~10日齡應開始教仔豬認料,并補飼教槽料。為了提高母豬繁殖率和飼料的利用率,仔豬的生長發(fā)育等,在養(yǎng)豬生產中常用的斷奶方法主要有一次性斷奶法和逐漸斷奶法,其中,一次性斷奶法最為常用的。一般的養(yǎng)殖場在仔豬28~35日齡時進行一次性斷奶,規(guī)?;i場仔豬在21~28日齡進行斷奶。
為更好預防豬相關的傳染性疾病發(fā)生與流行,對仔豬定期免疫接種相關傳染病的疫苗,減少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生與流行。仔豬在1~3日齡接種通過滴鼻的方式偽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14日齡免疫圓環(huán)病毒疫苗,28日齡免疫接種豬瘟疫苗,35日齡進行偽狂犬病基因缺失二免,50日齡的仔豬對豬瘟疫苗進行二免。在仔豬免疫前后補充多種V,減少免疫時應激,提高疫苗效價。豬舍進行嚴格的消毒,尤其是仔豬豬舍進行定期的消毒,嚴防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相關傳染性疾病傳播與流行。
定期在仔豬的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電解質多維、促進消化的酶制劑、中草藥超微粉等,增加仔豬的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還要加強仔豬的平時的飼養(yǎng)管理,消除環(huán)境中的應激因素,減少相關應激因素,促進仔豬生長發(fā)育,提高仔豬生長性能。
為了防止仔豬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感染,對仔豬引種必須進行嚴格的檢疫,對仔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檢疫為陰性引種仔豬,隔離2周后,進行混群飼養(yǎng),杜絕傳染源,引起其他仔豬發(fā)病。仔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有效的防治是用PCV-2疫苗免疫接種,接種日齡14日齡免疫1次,一個月后加免一次。
(1)慎重引種,仔豬在引種時,對仔豬引種必須進行嚴格的檢疫,對引種的仔豬藍耳病檢疫為陰性后,隔離觀察2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飼養(yǎng)或留做種用。(2)疫苗的免疫預防,仔豬23~25日齡進行免疫接種,后備種豬配種前再免疫接種1次。
偽狂犬病是一種嚴重的免疫抑制性傳染病,由于該病的免疫抑制,仔豬的免疫耐受,同時仔豬的機體免疫力下降,引起其他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引起相關的疾病的感染與流行。防治措施就是凈化種群,定期對母豬群進行檢測與凈化,免疫接種使用的為商品化的偽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仔豬出生后第1~3d通過滴鼻的方式進行第一免疫,在仔豬30~35日齡時,進行第二次免疫免,種豬每4個月免疫1次。
該病的防治措施發(fā)生外傷時要及時法處理,防止從傷口感染,加強平時的飼養(yǎng)管理。用豬鏈球菌多價血清滅活菌苗對仔豬于18日齡首免,40日齡2免。并在仔豬斷奶前、后氟苯尼考、強力霉素、阿莫西林可有效的預防本菌及其他細菌病的發(fā)生。
仔豬斷奶是豬只生長過程中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疫病是造成斷奶仔豬死亡的主要原因。對其他疾病應與上述疫病一道進行綜合防治,側重提高仔豬的免疫功能和免疫力,降低各種應激因素,加強各項生物安全措施的實施,方可保障斷奶仔豬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