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霞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奔牛實驗小學
預設:預測與設計,是課前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清晰理性超時空設想與安排,教學預設應包括教學目標的確定與敘寫,教學材料的處理與準備,主要行為的選擇,教學組織類型編制及教學方案形成,具有彈性和留白。它具有目標明確、結(jié)構(gòu)嚴密、操作性強等特點。
生成:生長和建構(gòu),是根據(jù)教學本身的進行狀態(tài)而產(chǎn)生動態(tài)形成活動過程,具有豐富性和生成性。動態(tài)生成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主要特征,它強調(diào)課堂教學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固定不變、機械僵化的教學模式,主張課堂教學必須構(gòu)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動過程。
預設與生成,是課堂教學的一對矛盾,教師能否正確認識并妥善處理,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敗,那么該如何來看待二者的關系呢?
教學有預設的一面。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因為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然而,不少教師簡單、機械地解讀了“生成”,從而將“預設”完全擯棄。在課堂里任意生成,致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不到發(fā)展,人文素養(yǎng)得不到提高。
葉瀾教授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可能有發(fā)生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教學需要預設,教師在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要有全面的預設。然而,課堂教學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不可能完全拘泥于預先設計的固定程式,也不可能將學生的活動都納入預先設置的框框,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jīng)驗、彈性成分,需要師生在互動中即興創(chuàng)造。倘能如此,就會在某種情況下補充和超越原有的預設。
預設與生成在課堂教學中,似乎是一對矛盾。預設與生成是相輔相成的,充分的預設孕育生成,生成的反饋則為教師調(diào)整預設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
彈性預設是指教學方案為體現(xiàn)學生主體而預備充分的空間,為鼓勵動態(tài)生成保留足夠的余地。彈性預設指明教學達成的大方向,又顯示高度的靈活性。我們可以預設教學目標,但是只是基本的目標。我們可以預設教學重點難點,但是只是基本的重點難點,可以在生成中調(diào)整。我們可以預設教學的流程,但也只是基本的流程,預設的流程可以在實施中變化。只有這樣的彈性預設才能促進生成。這是科學而藝術地把握課堂的預設和生成的重要前提。
課堂教學是千變?nèi)f化的,預設也不可能是一絲不漏的,教師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所有情況。當課堂上出現(xiàn)了“意外”,教師應具有較好的教學機智,抓住學生的生成機會,及時地調(diào)整課前預設,鼓勵學生生成。這樣,學生創(chuàng)造的火花不至于被消滅,反而有可能激發(fā)學生自己去研究。
作為教師,應該要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開放的,并能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而課堂教學的預設是生成的重要前提與基礎,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新課程改革追求開放、互動、動態(tài)、多元的課堂形式,在強調(diào)課堂教學的生成性的同時,并不是就意味著在課堂教學時就可以隨意地展開學習,而是對課堂預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教學計劃是一項有目的的活動。那么,如何去做好課前的預設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做好備課工作。
(2)對學生的“已知”及“未知”的預設。
(3)教學方法的預設。
(4)預設迎接偶發(fā)事件的心態(tài)。
(1)在認知錯誤處理中生成。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生的種種錯誤,很多是教師難以預測的。如當初在我實習的過程中,某教師進行課文范讀時,把“多”的字音讀成“都”,被學生指了出來。這位老師急忙讓學生范讀幾遍,自己很謙虛地跟著學,最后還稱這位學生是“一字之師”。
(2)在學生質(zhì)疑導引中生成。
學生質(zhì)疑、教師引導解疑,是課堂教學生成的最主要因素。一位教師執(zhí)教《五彩池》的深讀活動正在進行,一個學生突然發(fā)問:“五彩池能游泳嗎?”教師可能覺得自己也不清楚,也可能以為討論這個問題無多大意義,便支開話題,不了了之。其實,教師正可以借此展開學情,引導深讀課文,既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又指導了讀書方法。否則就失去了一個課堂教學生成資源利用的最好時機。如教師可以作這樣的引導:“池里能不能游泳,取決于四個條件,一是池的大小,二是池水的深淺,三是水質(zhì)的好壞,四是池底有無障礙物。好,現(xiàn)在就請大家從這些方面去深讀課文,自己尋找答案?!庇谑?,學生便會興致勃勃地去讀議課文。有的可能會說:“課文中有這樣一句:‘五彩池’大的面積不足一畝,小的比菜碟大不了多少,說明許多五彩池不能游,大的勉強可以,但也不會很舒服?!庇械目赡軙f:“課文中告訴我們‘五彩池深的水深不到1米,淺的用手指就能碰到它的底’,說明多數(shù)的池不能游,水深的還可以。”有的可能會說:“課文中告訴我們五彩池‘互相連接,水也來自同一溪流’,說明水是活水,這水是很干凈的,一般可以游泳?!庇械囊膊浑y發(fā)現(xiàn),“課文第三節(jié)中有這樣一句:‘池底生著許多石筍’——游泳是很危險的”。在學生欣喜地發(fā)現(xiàn)認真讀書可以自己解決疑難時,教師便可乘機小結(jié):“讀書能提出疑問很重要,有了疑問大多可以通過自己認真地閱讀課文來求得解決,這才叫會讀書。”由此可見,教師如何現(xiàn)場引導解疑是向教師的智慧和能力提出的挑戰(zhàn)。引導得法,不僅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異探索精神得到積極發(fā)揮,而且可以使過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
我認為,真正的生成應是學生思維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識、技能,是身心的發(fā)展,智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教師只有從思想上真正顧及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顧及了課堂教學的多面性和師生生命活動共同創(chuàng)造的活力,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并駕馭好課堂教學的生成特點,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創(chuàng)造才能在處理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最佳發(fā)揮,使課堂教學取得驕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