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培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蘇州市 225100)
本文先簡單分析頂管施工,以具體頂管工程為例,分析大直徑鋼筋混凝土管頂管施工技術常見問題、原因分析以及應對措施。
隨著城市地下管道施工的普遍性,頂板施工技術應用而生,頂板技術在應用中不需要開挖面層就能穿越城市地面建筑物等,最早出現(xiàn)在19世紀末期,我國是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施工,發(fā)展到20世紀末期開始出現(xiàn)先進的機械頂管設備,進一步提高了施工技術和管理經(jīng)驗。隨著水泥土壓平衡掘進機等先進頂管施工技術的不斷使用,頂管施工頂進距離逐漸加長,直徑也是逐漸增加,應用更加廣泛。以某工程為例分析大直徑鋼筋混凝土頂管施工。如在某引水工程施工中,使用鋼筋混凝土管頂管直徑均在2400mm以上,線路中管線需要穿越高速公路,頂進總長度在234m,16標段穿越高速公路,頂進總長度234m,管材采用DN2800套管內(nèi)襯DN2400。
頂管施工中面對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地層適應性中,在頂管施工中,需要根據(jù)不同地質采用合理的施工工具和方法。16標段穿越的地層主要是粉細砂和中粗砂,頂管的壓力會比較大,容易出現(xiàn)坍塌情況;17標段穿越的地層主要是黏土層以及砂層等,地下水豐富,采用大管徑施工存在很大的困難;18標段穿越的地層主要是黏土層,水位淺,施工困難,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嚴格控制機械設備和頂進施工,避免出現(xiàn)頂進偏移等問題。
引起頂進偏差原因主要表現(xiàn)為頂管下沉、管道上揚以及掘進設備等。在施工中需要通過測量來糾偏,設備精度和工藝等將會直接影響糾偏效果。頂管下沉原因主要包括土質條件、地下水以及壓力控制等,在施工中,粉細砂土地質條件常出現(xiàn)頂管下沉,在推進過程中,轉動引起強烈震動,導致土質承載力急劇下降進而導致頂管下沉,另外在施工中,若是土質比較復雜,在頂進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頂管下沉情況;在施工中若是頂管的位置正好處于地下水位以內(nèi),很容易出現(xiàn)頂管下沉;在頂管施工中,壓力的控制是一個難點,若是控制不當很容易出現(xiàn)頂管下沉。除了以上幾種原因之外,泥水管沉淀堵塞也容易出現(xiàn)頂管下沉。
管道上揚是指頂管在施工中出現(xiàn)管道向上偏離設計軸線的現(xiàn)象,一般原因包括土質、臨界面壓力以及注漿施工等。在頂管施工中,若是正好處在不同土質的分界面,很容易導致頂管上揚;在頂管施工中,若是施加壓力超過了臨界值,就會破壞土質承載力,進而產(chǎn)生管道上揚;在頂管施工中,通常會采用注漿方法減少推進出現(xiàn)的摩擦力,但是在注漿過程的具體施工中,很容易出現(xiàn)局部注漿過量的情況,導致管道上揚。
針對頂進偏差原因,建議從以下幾個大的面進行避免。在施工前需要仔細分析地質報告,在施工中避免引起粉性砂土的液化,適當調節(jié)粘結度。若是在施工中土質不均勻,可以稍微改變掘進機的頭部進行施工,若是施工中發(fā)現(xiàn)地下水位比較高,可以采用管內(nèi)明排法和井點降水法等進行降水。
頂管在頂進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直接原因為掘進設備的問題。頂管施工工藝包括頂進和安裝兩個過程,在頂進過程中需要及時糾偏偏離設計軸線問題,在糾偏中主要過程和步驟包括測量、糾偏和附注糾偏等。測量中可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進行施工,人工測量系統(tǒng)功能通過人工測量實現(xiàn),在頂進過程中不斷測量和調整頂進軸線的高程和位置,保證掘進機的工作精度。在機械自動測量中主要采用全站型測速儀進行測量。糾偏同樣分為人工和機械糾偏,當前主要采用機械糾偏,通過機頭導向系統(tǒng)急性糾偏,導向系統(tǒng)具有很高的精度,當前頂管機動態(tài)定位方法有很多,從成本和穩(wěn)定性考慮相比,可以采用電磁波定位。針對大直徑頂管施工,一般采用糾偏系統(tǒng),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千斤頂伸縮梁,調整施工工具結構。
附注糾偏是指利用設備自身糾偏系統(tǒng)進行施工,常采用的方法包括主要是混合糾偏等,挖土糾偏是指在不同部位增減挖土量達到糾偏目的,這種方法一般使用在偏差在10~20mm的糾偏中。若是偏差超過20mm,可以采用在管道外部施加外力進行糾偏,強制改變切削刀盤的旋轉方向。針對地質較硬的路段一般采用是兩種糾偏方法共同使用。
在完整泥漿潤滑套作用下,鋼筋混凝土頂管管外壁阻力與鋼頂管比較類似,頂進阻力包括外壁側摩擦力和頂管機的迎面阻力,迎面阻力與管徑、頂管機類型等存在很大的聯(lián)系,工程的迎面阻力是一個定值,因此重點分析外壁摩擦力,在頂進施工中,隨著頂進距離的增加,平均測量摩阻力逐漸變小。頂力控制的關鍵包括壓力、中繼間等,在頂進過程中,遇到異常地質,可能導致頂進阻力急劇上升。
由于施工條件有限,周邊環(huán)境復雜,針對存在的施工難點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優(yōu)化設備選型減少施工難度。在設備選型中采用水平衡式頂管施工,選用破碎能力大的頂管機,泥漿壓力高于地下水壓力10~20kPa,泥漿粘度設置為25s。合理選擇破碎能力平衡式頂管機,保證復雜地址的掘金,然后優(yōu)化泥水倉壓力控制,最后采用粘度為25s的泥漿,平衡水壓力和土壓力。頂管機主要起到均勻頂進的作用,由于該工程在施工中土層地址非常復雜,因此頂管機刀盤安裝平面刮刀和合金貝殼先行刀,由主動裝置推動,保證頂管機順利前進,改進刀盤、刀具布置。在輔助設備的優(yōu)化中,泥土倉設置多個高壓水孔噴射高壓水,減少黏土形成泥餅的可能。
16標段遇到的地質主要是粉細砂和中細砂,大管徑頂管施工存在很大施工難度。在施工中選采用止水、防滲技術,并控制頂管頂力和泥漿配合比。在泥土艙內(nèi)注射變泥漿然后轉動刀盤,避免刀盤被黏土包裹,也能起到減小阻力效果,原計劃排土泥漿濃度在1.06~1.09,由于地址復雜,將泥漿濃度提高到1.1~1.2,水和膨潤土的比例為1:0.15。17標段施工需要穿越河流,中間淺部覆蓋土層僅僅為0.4m,在施工距離河道30m時,預先下移管線,把管道向下偏移5~10cm,采用在第一節(jié)鋼管放置砂包等方式增加管道自重,出河道前是一個關鍵點,連接鉸接管和頂管機形成剛性連接體,在頂進過程中,頂進速度放緩到2cm/min,刀盤對土體中分切削,保證頂管機保持一個0.1°角的向下偏量,抵消上偏引起的偏差。經(jīng)過施工,頂進管線未出現(xiàn)偏移。
綜上所述,在長距離頂管工程段,由于土質出現(xiàn)變化容易出現(xiàn)偏移軸線問題,采用改進后的頂管機配合刀具,重點優(yōu)化中繼間接力、糾偏節(jié)布設等??紤]到地層和頂管機前土體斷阻力較大的問題,將管道分為數(shù)段施工,合理分配總推力。隨著頂管技術的不斷使用,管道糾偏技術也會進一步的提高,但是針對特殊地質條件,還無法脫離傳統(tǒng)糾偏技術,在發(fā)展中還需要不斷應用新技術提高施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