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平
(平山縣職業(yè)教育中心 河北省平山縣 050400)
植物病蟲害防治是一門具有較強專業(yè)性、實用性的課程,旨在提高學生職業(yè)技能的同時可以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然而從目前植物病蟲害防治教學來看,其尚存在許多不足,如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不夠等,這都嚴重阻礙了病蟲害防治教學的發(fā)展,促使教學活動不能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對此,就需要相關專業(yè)教師完善教學活動,提升教學質量,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多方面予以改進。
教材是學生接觸病蟲害知識的基礎,其內容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內容。然而從目前高職植物病蟲害防治專業(yè)應用的教材來看,其選用的是全國性的統(tǒng)編教材,雖然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知識,但是缺乏當?shù)靥攸c,這就會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與當?shù)刂参锊∠x害發(fā)生的情況不一致,致使學生學無所用。對此,相關專業(yè)教師在開展植物病蟲害防治教學時就需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適當融入與本地病蟲害情況相關的內容[1]。其次,由于一些教材未能及時做到更新,教師需重點針對近幾年發(fā)生的病蟲害情況和方法等進行講解,以便讓學生對當?shù)氐牟∠x害防治情況進行了解。再次,針對不常發(fā)生的病蟲害教師進行簡單的介紹即可,可讓可以讓學生自行查找資料進行學習。最后,教師要加強最新植物病蟲害防治知識講授,可通過最新的科研成果、先進的防治理論和實踐來引領學生對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現(xiàn)狀和未來發(fā)展方向進行了解,以此為學生學習提供動力。
植物病蟲害防治課程中有很多抽象型和形態(tài)學的內容,對此,如果教師還是僅僅采用口頭講授與黑板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很難讓學生的相關知識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吸收。因而加強教學中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應用就十分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幻燈片和相關視頻資料可以直觀的向學生展示課程中的抽象型知識,讓學生對一些昆蟲的外部結構和內部構造進行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
教師在提升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應用才是根本。為此學生通過現(xiàn)代教學手段對昆蟲構造等知識進行了解后,教師可以利用實物再加以輔助,讓學生邊學習邊對照實物進行觀察,把昆蟲的相對應部位與實物對此。例如學習知了的構造,教師可在課前讓學生捉一只,以此邊學習邊對照,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昆蟲構造的了解,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得到運用。
植物病蟲害防治是一門實用型課程,其實踐教學必不可少。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加強實驗課程,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實操技能。例如上述例子中對昆蟲外部形態(tài)的觀察,這一課程教師就可以利用實驗教學進行輔助。當學生對昆蟲的外部構造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利用顯微鏡對其昆蟲標本進行觀察。如此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昆蟲構造的深入認識,而且讓學生充分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提升學生的實驗技能[3]。其次,學校要完善實訓基地建設,靈活安排實訓課程,例如實訓苗圃中某一植物發(fā)生病蟲害,就可安排學生對其進行標本采集和調查,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病狀觀察、病因查找等過程制定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如此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植物病蟲害防治的流程,鍛煉學生的職業(yè)技能。
只有讓學生走進社會,深入到崗位前線,才能讓學生充分了解崗位發(fā)展的需要,并在崗位上得到鍛煉和提升。其次,學生深入企業(yè)開展實踐教學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崗位經驗,并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4]。此外,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學生在崗位中培養(yǎng)自身愛崗敬業(yè)、不畏艱辛、勇于探索的職業(yè)精神,為學生日后更好的融入社會打下量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植物病蟲害防治教學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果。為此,作為傳授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工作,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促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1]唐瑩妍.《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6(27).
[2]胡文杰,肖翰希.“以生為本”的理念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6(15).
[3]王繼煌.基于職業(yè)活動導向下《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教學研究與實踐[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10).
[4]皇甫璐瑤.自考課程“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教學與實踐模式改革初探[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