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琳華,伏國偉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月山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四川 廣元 628422)
在規(guī)模化豬場中,非典型、溫和型豬瘟不表現豬瘟感染后所表現的典型臨床癥狀,因此,給臨床診斷中帶來困難,必須借助實驗室診斷方法進行診斷。集約化豬場非典型、溫和型豬瘟的診斷與防治成為新的研究方向。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不同階段豬的一種急性、敗血性、熱性傳染病,仔豬免疫系統(tǒng)不健全,該病毒對仔豬具有傳染性強,致死率高等特點,豬瘟病毒對仔豬的危害最嚴重。隨著我國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仔豬的豬瘟病毒感染與流行情況出現了上升趨勢。近幾年,集約化豬場豬瘟流行特點以非典型、溫和型表現占據主流,通過對規(guī)模化豬場中的臨床診斷和檢測,證實了非典型、溫和型豬瘟的存在。所以規(guī)?;s化養(yǎng)殖場中應該建立非典型、溫和型豬瘟的快速診斷的方法和凈化方法,淘汰陽性群體,凈化母豬群,減少規(guī)?;B(yǎng)豬場仔豬豬瘟病毒的感染率。
近幾年,規(guī)模化豬場豬瘟流行特點以非典型、溫和型表現占據主流,由于仔豬感染了非典型、溫和型豬瘟后,仔豬并不出現豬瘟感染后所表現的臨床癥狀。因此,診斷時必須借助實驗室診斷方法進行診斷。仔豬典型性豬瘟病毒診斷可以結合臨床癥狀、流行特點及剖檢變化進行診斷,而非典型、溫和型豬瘟,不易診斷,必須借助實驗室診斷。仔豬豬瘟病毒實驗室診斷方法主要包括豬瘟病毒抗原 (Ag)膠體金檢測試紙條、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反轉錄-復合巢式聚合酶鏈式反應(RT-nPCR)、病毒分離鑒定、病毒中和試驗等,其中,豬瘟病毒抗原(Ag)膠體金檢測試紙條適用于基層的檢測,但是敏感性比較低。其中,反轉錄-復合巢式聚合酶鏈式反應(RT-nPCR)主要應用于在仔豬的非典型、溫和型豬瘟診斷。
2.1 種公、母豬方面的的因素 由于飼養(yǎng)管理不當,后備母豬或者經產母豬在配種前,母豬患有圓環(huán)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使母畜處于嚴重的免疫抑制的狀態(tài),導致豬瘟疫苗免疫失敗。由于母豬的抵抗力較強,感染豬瘟病毒隱形感染,不表現相應的臨床癥狀,成為主要的重要的傳染源。當后備母豬或者經產母豬妊娠時通過胎盤垂直傳給仔豬,未出生仔豬已經感染豬瘟病毒,仔豬主要以非典型、溫和型豬瘟病毒的感染為主。當種公豬感染非典型、溫和型豬瘟病毒時,由于不表現典型的臨床癥狀,在檢測過程中容易漏檢,導致種公豬帶毒,通過垂直傳播給仔豬,仔豬的非典型、溫和型豬瘟感染也與種公豬有著密切的關系。
2.2 仔豬方面的因素 剛出生仔豬由于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健全,對外界病原抵抗力比較弱,容易感染豬瘟病毒。當仔豬患有藍耳病病毒、圓環(huán)病毒、偽狂犬病毒等多種免疫抑制性疾病時,抑制仔豬體內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抵抗力下降,引發(fā)其他疾病發(fā)生,同時也造成嚴重的免疫抑制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注射豬瘟疫苗,會免疫失敗,引起仔豬感染豬瘟病毒,促使豬瘟病毒的流行。
2.3 豬瘟疫苗因素 在豬瘟疫苗生產過程中,由于使用的設備及實驗動物或者操作不當,引起豬瘟疫苗外源性的污染,疫苗的質量下降,嚴重影響著豬瘟疫苗的品質。尤其是在制備豬瘟弱毒兔化疫苗時,使用的非SPF兔,豬瘟弱毒兔化疫苗在制備過程中易被外源性因素污染,影響了豬瘟弱毒兔化疫苗品質。
豬瘟目前沒有特效藥物,主要通過免疫接種豬瘟弱毒兔化疫苗預防該病的發(fā)生與流行,應該根據仔豬抗體水平的及機能狀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規(guī)?;i場中應該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同時還要加強平時的飼養(yǎng)管理,提高仔豬的體抗力。首先要解除免疫抑制,提高疫苗免疫效果。
3.1 凈化種豬群體 定期對母豬群進行凈化,淘汰陽性母豬,使種群進行嚴格的凈化,尤其是在母豬在配種前進行嚴格免疫,檢測抗體效價,種公豬應進行嚴格的檢測,確定無豬瘟感染后在進行采精。
3.2 合理免疫 對仔豬制定合理科學的免疫程序,嚴格按照免疫程序執(zhí)行。
3.3 消 毒 執(zhí)行嚴格的消毒制度,對規(guī)模化豬場種要加強嚴格消毒制度,對豬場定期進行消毒。
3.4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定期添加提高仔豬免疫力的中草制劑維生素等。
[1] 王源,等.昆明某規(guī)模豬場豬瘟、豬圓環(huán)病毒2型和豬口蹄疫免疫效果評價[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2018,01:32-33.
[2] 權明明,等.規(guī)?;B(yǎng)豬場疫病的綜合防控[J].養(yǎng)殖與飼料,2018,01:44-45.
[3] 程淑琴,等.仔豬豬瘟的診斷與防控技術[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8,01:84.